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作为维持膝关节静力性稳定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前移[1].ACL损伤较为多见,相关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对下肢步行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ACL重建术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OKC训练,观察组进行CKC训练。2组术后3及6个月进行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10米步行时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值及关节松弛度KT-1000值评定。结果:术后3个月,2组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10米步行时间、IKDC评分及KT-1000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小腿周径差值、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IKDC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KT-100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CKC能较早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是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有闭链运动训练(CKC)和开链运动训练(OKC)两种形式。目前,有些临床医师认为ACL重建术后应以CKC来取代传统的OKC形式。对此,作者回顾了相关文献资料,对CKC和OKC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陈宇  罗春梅  汪涓  邓旭  蒋小丽 《护理学报》2018,25(17):25-30
目的 系统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链运动与闭链运动康复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所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开链运动对比闭链运动康复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和临床对照研究.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 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开链运动组和闭链运动组相比,术后 3个月胫骨前移度(KT-1000)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5,95%CI (0.41,0.70)].其余各项指标,包括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Hughston评分在术后各时段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链运动更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但后期康复最好结合2种运动方式,并针对患者个体制定严密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探讨安全有效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BPTB)患者60例,按照我中心现行康复程序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年进行关节活动度、肢体围度测量及问卷调查。使用等张肌力测试系统对术后3个月后坚持练习和未坚持练习患者各10例,评定双侧腿肌力,比较各项参数。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全范围AROM、正常ADL及患膝屈肌肌力,6—7个月恢复正常运动,大部分专业运动员恢复原有竞技性运动水平。术后坚持练习组与未坚持练习组肌力比较,伸肌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收缩速率、最大力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肌疲劳系数及屈肌力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大腿及小腿围度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程序安全有效,患者短期(3个月)可恢复正常AROM、ADL及患腿屈肌肌力,并逐步恢复正常运动。膝伸肌肌力需坚持长期练习,才可更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开链运动(OKC)、闭链运动(CKC)与有限OKC加CKC相结合的运动康复效果。 方法 选择单侧ACL断裂并已行ACL解剖重建手术患者9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OKC组(采用OKC康复方案治疗)、CKC组(采用CKC康复方案治疗)和联合训练组(采用有限OKC加CKC相结合的康复方案治疗),其中OKC组33例,CKC组30例,联合训练组31例。术前3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KT-1000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3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KT-1000值及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评分及其KT-1000值和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KC组、CKC组和联合训练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7.00±4.79)、(83.67±3.55)和(86.71±3.62)分,IKDC评分分别为(89.45±4.79)、(86.40±3.76)和(88.58±3.60)分;主动活动度差值分别为(10.06±2.06)、(7.73±1.41)和(8.10±1.35)°;被动活动度差值分别为(9.76±2.26)、(7.87±1.89)和(8.39±1.62)°;KT-1000值分别为(1.99±0.30)、(1.05±0.26)和(1.02±0.24)mm。3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主动活动度差值、被动活动度差值、KT-1000值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OKC组、CKC组和联合训练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1.33±5.68)、(91.23±5.48)和(92.00±4.40)分;IKDC评分分别为(93.45±4.35)、(92.40±3.96)和(93.18±4.61)分;主动活动度差值分别为(5.33±1.73)、(3.20±1.45)和(3.52±1.03)°;被动活动度差值分别为(4.45±0.94)、(4.03±1.27)和(3.90±1.01)°;KT-1000值分别为(2.13±0.36)、(1.11±0.21)和(1.12±0.26)mm。3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主动活动度差值、被动活动度差值、KT-1000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OKC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评分与联合训练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主动活动度差值、被动活动度差值、KT-1000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在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主动活动度差值、被动活动度差值、KT-1000值方面与联合训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有限OKC加CKC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2例按病区分为本体感觉促进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本体感觉促进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10±1.38)°,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76±1.93)°,两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85±1.55)°,健侧膝的总平均偏差为(3.56±1.72)°,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本体感觉促进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膝Lanchman和Pivotshift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晓鸥  郑光新 《中国康复》2006,21(4):237-238
目的: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24例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损伤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按相应训练程序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量表评分。结果:经系统康复训练后平均随访(31.9±12.1)个月,24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量表中跛行、关节不稳、疼痛、肿胀和上下楼等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1或0.05)。结论: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保护重建韧带,增加关节稳定性及恢复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步态变化。方法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观察Lysholm评分100分、ACL重建术后1年的患者14例。测试步态周期中健侧和患侧的时间距离参数(步频、步长、步速、单腿支撑时间、摆动期、支撑期)、膝关节在预承重期和摆动期的最大屈曲度以及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平均波幅。结果健侧和息侧的时间距离参数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各时间距离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两侧的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平均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股内侧肌平均波幅显著小于健侧(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1年且Lysholm评分达100分的患者,步行时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股内侧肌肌肉收缩活动仍低于健侧。  相似文献   

11.
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电话随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0例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指导,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心理、体位、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的重要性。结果:经过有计划的康复指导,10例病人均恢复正常步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前交叉韧带(ACL)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能限制胫骨前移,限制膝关节旋转和内外翻运动及本体感觉功能。ACL损伤可造成膝关节稳定性缺失,并继发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关节退变及另一侧膝关节损伤。据统计,初次ACL重建手术的成功率达90%以上,75%-90%的患者可恢复损伤前的运动水平,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无论新鲜或者陈旧的ACL损伤,只要患者有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的愿望、年龄适当、侧方稳定性良好,均应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治疗。随着关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方案随着手术方式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完善,但在功能训练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怎样在"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与"移植韧带良好的愈合"两者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一直是相关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拟从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中的一点——选择闭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应用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能完成最低强度正面直腿抬高锻炼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能完成最低强度正面直腿抬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处方可有效提高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康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等张肌力测定系统对膝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及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评定,了解其变化规律,指导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膝ACL断裂患者15例,膝ACL重建术后康复3个月患者20例,术后康复12个月患者20例。使用EN-TreeMExplosivepulley等张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双侧伸、屈肌肌力。对照比较各项肌力参数。结果:膝ACL断裂后患膝伸肌及屈肌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收缩速率、最大力量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5);疲劳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康复3个月屈肌肌力大部分参数与健侧无显著差异;伸肌除耐力外,各项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康复12个月患膝伸、屈肌肌力大部分参数与健侧无显著差异。结论:等张肌力测定可以提供多项量化的肌力参数,是一项实用的功能性肌力评定方法。膝ACL断裂后膝关节屈伸肌力下降,重建术后经康复治疗屈肌肌力首先恢复,伸肌于12个月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急性膝关节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急性膝关节痛患者144例,分为热敏灸组50例、电针组50例及药物组44例。热敏灸组取热敏穴膝痛点、委中穴行悬灸治疗;电针组取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穴,行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分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等疼痛量表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PRI、VAS、PPI疼痛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热敏灸组更低于电针组及药物组(均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为治疗急性膝关节痛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管理是常规需要的,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评估了康复督导在生活质量及功能预后的疗效,但没有人关注它在运动回归中的疗效。该研究检查了运动员在遵从康复训练后运动回归的效果。研究对象为93名急性前交叉韧带撕裂后外科重建的业余运动员。术后所有患者接受了运动治疗。所有受试者被建议参加20次门诊运动治疗的预约,超过9个月时间。在6个月结束的时候,这些患者被允许参与运动。受试者门诊运动训练的次数取决于  相似文献   

19.
向静 《全科护理》2012,10(26):2487-2488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ACL)及内外侧半月板的稳定结构如不及时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保守康复方案与激进康复方案对关节镜下骨-髌腱-骨自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1999-09/2002-09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45例,分为保守方案组(24例)和激进方案组(21例),分别应用保守和激进康复方案进行术后康复,术后2年检测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2年,关节松弛度测量阳性者保守方案组4例(17%)、激进方案组4例(19%),Lysholm膝关节评分两组各有1例疗效差。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无明显差异(P>0.05)。激进方案组早期关节肿胀较明显、渗液较多,术后行关节穿刺抽液患者激进方案组15例、保守方案组1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正常运动训练所需时间保守方案组1年、激进方案组9个月。结论:两种方案均安全有效,激进康复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更快地获得膝关节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