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胎儿娩出后何时断脐对新生儿最有利的问题目前还有争论.为探讨胎儿娩出后最恰当的断脐时间,了解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自2006年10月起对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实施两种不同的断脐时间,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红细胞压积(hematoe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胎儿娩出后何时断脐对新生儿最有利"的问题目前还有争论.为探讨胎儿娩出后最恰当的断脐时间,了解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自2006年10月起对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实施两种不同的断脐时间,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红细胞压积(hematoe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3.
史美琳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77,(2)
资料报道产程中应用催产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者为此进行了研究。作者观察了1393例孕37周以上阴道分娩之新生儿,将其分三组:(1)自然临产;(2)用催产素加速分娩;(3)人工破膜后催产素静脉点滴。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均肌注维生素K_1 1毫克。出生后第3、6天,测定血胆红素含量,超过12毫克/100毫升者考虑为高胆红素血症,有475例因早期出院仅测定一次。检验结果:1395例中有40例婴儿因体重过低或有红细胞抗体(溶血症)而未统计在内。仅余135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断脐前新生儿放低位置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经阴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74例(娩出后20~30s内断脐)、延迟断脐组60例(延迟断脐2~3min,断脐前新生儿传统放置位置)、延迟断脐并低位组87例(延迟断脐2~3min、断脐前新生儿放在低于分娩床20cm的接生台上)。新生儿出生后1~5天每天经皮测量胆红素浓度,对经皮胆红素浓度偏高的新生儿抽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对照组、延迟断脐组和延迟断脐并低位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2、3、4、5天的经皮胆红素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的新生儿血清高胆红素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延迟断脐或延迟断脐同时放低新生儿位置不加重新生儿黄疸的程度,不增加新生儿血清高胆红素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张巍赵时敏黄醒华胎儿期的高水平红细胞压积(HCT)是为了适应宫内低氧环境,虽然在新生儿期可以耐受,但HCT≥65%就成为病理改变,被称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P)。NP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3.6%~5.0%,...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早期吸吮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早期吸吮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严荔煌王山米王吉善刘静洁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佳食品,但在新生儿早期因母乳不足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3]。这无疑会引起产妇和医护人员的担忧[4],影响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目前研究认为,频繁吸...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蓝光照射治疗前、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方法:搜集2011年和2012年的高胆红素血症经蓝光治疗的新生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血胆红素、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血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及NK细胞上升明显。结论:蓝光照射对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刘士勇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1,(8X):92-92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大约70%的新生儿在生后早期会出现黄疸,而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足月儿为10.5%、早产儿为25.3%。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胆红素脑病四联症: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和牙釉发育不良以及脑瘫、智能落后等,重者甚至死亡。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所以即使治疗就尤为重要,现就将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做如下综述:1肢体抚触抚摸可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产生更多的激素,如胰岛素、胃泌素等有助于小儿吸收,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黄正文等的研究表明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的身体抚触,可以明显增加新生儿排泄,使黄疽减轻。新生儿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约80%来源于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被骨髓、脾脏、肝脏的网状内皮细胞清除,分解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在生后特定时间内血清总胆红素超过一定界限 ,以皮肤出现黄疸为临床表现 ,亦称新生儿黄疸 ,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黄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导致胆红素脑病 ,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因此加强新生儿早期黄疸的观察 ,寻找病因 ,及时治疗尤为重要。1 分类1 1 生理性黄疸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 ,5 0 %以上足月儿和80 %以上早产儿于生后 2~ 3天出现黄疸 ,4~ 5天达高峰 ,足月儿 2周内 ,早产儿 3~ 4周可消退 ,一般状况良好 ,无其他临床症状。传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单胎阴道分娩孕妇444例,分为早断脐组(215例)和延迟断脐组(229例)。早断脐组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延迟断脐组在新生儿娩出后1min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d的结局。结果延迟断脐组新生儿血红蛋白(Hb)值[(178.75±30.21)g/L]高于早断脐组[(149.96±23.79)g/L],延迟断脐组胆红素峰值[(11.21±2.13)μmol/L]高于早断脐组[(10.15±2.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3.49%,8/229)低于早断脐组(9.77%,21/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1min断脐,可以减少新生儿贫血,未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光光疗因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一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最近研究证实,蓝光照射时间过长可导致染色体损伤。本研究通过改变蓝光照射的方式,缩短了光疗时间,并与传统的持续光疗进行了疗效对照观察。一、对象和方法选择血清胆红素大于205.5μmol/L并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足月新生儿,男女不限,除外严重感染、肝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按发病日龄、体重配对分为两组:间断光疗组:28例,日龄(2.5±0.4)天,体重(3.2±0.6)kg;持续光疗组:28例,日龄(2.9±0.7)天,体重(3.… 相似文献
14.
使用儿科研究所与心理研究所制订的0-4岁精神发育量表,对36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2个月、4个月、9个月12个月的5次随访,发现发育商均低于配对的对照组;其中2个月的DQ明显低于对照组(t=2.264,p=0.03)。单项对比中,2个月时的社交行为DQ明显低于对照组(t=2.857,P=0.007)。单项DQ均数显示除大运动项外,余4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t=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7周、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经光照等治疗的早产儿237例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1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因素、早产儿一般情况及早产儿疾病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剖宫分娩率43.5%(103/237)、1min Apgar评分≤7分22.8%(54/237)、第一次排胎便时间24h者27.4%(65/237),显著高于对照组(25.4%、11.3%、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酸中毒18.6%(44/237)、新生儿败血症(早发+晚发)8.4%(20/237)、新生儿溶血病5.9%(14/237)、化脓性脑膜炎2.53%(6/237),显著大于对照组(18.3%、0.7%、1.4%及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龄(33.8±2.1)周和出生体质量(2 259±515)g,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170±21)g/L,高于对照组(163±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1min Apgar评分≤7分(OR=8.189,P0.05)、剖宫分娩(OR=2.461,P0.05)、第一次排胎便时间24h(OR=3.214,P0.05)、新生儿败血症(早发+晚发)(OR=45.385,P0.05)、高血红蛋白水平(OR=1.024,P0.05)为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围产因素导致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提高分娩技术、及早发现、及时胃肠喂养会减少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0,(3)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不明原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不明原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按照医生建议患者自愿选择是否应用白蛋白治疗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胆红素下降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在治疗新生儿不明原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且无增加潜在感染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进行检测,同时选3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心肌酶,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肌酶升高,应将心肌酶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重症组为400例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轻症组为4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未进行换血治疗,监测分析入院时以及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及心肌酶谱(AST、LDH、LDH1、CK、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 重症组和轻症组各项指标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与总胆红素值呈正相关关系;换血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致心肌损害,积极换血治疗可减轻心肌损害,保护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PD)缺陷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了调查新生儿期 G- 6 - PD缺陷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 ,现将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G- 6 - PD缺陷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进行分析 , 相似文献
20.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最严重的危害在于中枢神经毒性;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者,在血脑屏障功能低下或有影响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的因素存在时,胆红素易进入脑内,导致以基底核为主的脑细胞发生中毒性病变,即胆红素脑病[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