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气管插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侵袭性操作,会使新生儿产生不适和疼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反应、低氧血症和明显的颅内压升高等.国外报道选择性气管插管前用药能够减轻插管的副反应,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成功率[1].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侵袭性操作,会使新生儿产生不适和疼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反应、低氧血症和明显的颅内压升高等.国外报道选择性气管插管前用药能够减轻插管的副反应,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成功率[1].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剖宫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进行及时抢救,很容易死亡或致残。本文笔者将采用分组临床研究的方法,对气管插管技术应用于剖宫产儿的窒息复苏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临床实践证实,气管插管技术的应用使剖宫产儿窒息复苏成活率显著增高,处理时间明显缩短,复苏后异常儿童,病例也大量减少。因此,气管内插管是抢救剖宫产儿窒息的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室息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对新生儿日后成长过程的影响,是减少剖宫产儿窒息死亡的关健措施。笔者将分析气管插管方法和其他方法,并得出气管插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患儿,可及时准确吸出其气管内异物、补充氧气,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方法我科在2003~2004年采用气管插管抢救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结果20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5min 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min评分为8~10分,经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在抢救羊水粪染新生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共 1992例 ,按《头位难产》羊水分度 ,其中羊水Ⅱ~Ⅲ度粪染435例 ,占 2 1 8% ,随机选择新生儿 2 12例 ,均为第 1产 ,在娩出后常规气管插管抢救作为插管组 ;选择同期羊水粪染新生儿2 2 3例作为对照组 ,基本条件相同 ,出生后不予气管插管 ,常规吸痰管盲吸清理呼吸道。两组资料分布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选用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生产的新生儿喉镜及气管套管。喉镜片 (早产儿用 0号 ,足月儿用 1号 )气管套管根据新生儿体重选择 ,体重小于 30 0 0 g ,选 2 0mm内径套管 …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寻找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和改善预后的办法。方法 :分析了 1990年和 1998~ 2 0 0 0年两个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有关因素和结局。结果 :农村产妇及 1990年羊水 ~ 度胎粪污染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高 ,P<0 .0 1。后一时期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较 1990年低 ,P<0 .0 1。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无直接关系 ,后一时期重度窒息新生儿经气管插管抢救 ,提高了 5分钟 Apgar评分 ,无初期新生儿死亡。结论 :努力提高孕期保健和产科质量 ,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 ,能迅速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 ,改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从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24例重度窒息儿。现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4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437例,其中重度窒息儿24例,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14例急性肺出血。结果:早产及感染所致肺出血占主要。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合理机械通气可能提高新生儿肺出血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14例急性肺出血。结果:早产及感染所致肺出血占主要。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合理机械通气可能提高新生儿肺出血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气管内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1018例体会即墨市人民医院房德安,宋修响,邹淑花1975年7月至1993年7月,我们用气管内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1018例,其中轻度窒息46例,占45.19%;重度窒息558例,占54.81%;经阴道分娩638例,占62.67...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是抢救新生儿窒息中首要的措施,通常用T型管装置行纯氧间隙正压通气,需复苏气囊及供氧设备,其操作较为复杂。我科自1990年用洗耳球制成简易装置,配合其它治疗措施,经抢救58例新生儿窒息,取得满意效果。取50ml洗耳球一只,于其中部中央刺入9号或12号粗针头,再与80~100cm长输液用胶管相连,胶管另一端与氧气源相接即制成简易装置。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者先行呼吸道清理,气管插管完成后,术者左手固定导管,右手将洗耳球口对准导管,挤压洗耳球进行正压通气,然后右手将洗耳球口脱离气管导管,产生呼气过程;再将自动膨胀充气的洗耳球接气管导管,继续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临床实践中,我们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除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强心剂及纠正酸中毒外,早期及时采用经口腔盲探气管插管,清除气管内粘液和羊水、吸氧及建立人工呼吸,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手术方法:先将儿头尽量后仰,使口腔、咽、喉几乎成为一条直线,术者左手掌向上,以左手食指伸入新生儿口腔,经舌根至会厌,食指尖可触及气管开口及其后方较硬之环状软骨,固定左手食指于环状软骨处,右手沿左手食指掌面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约1cm,抽回左手食指,固定导管,抽取管芯,进行吸痰及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建立后拔出气管内导管。体会:作者应用上述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150例  相似文献   

13.
快速开放气道建立有效通气是新生儿复苏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正压通气手段包括经典的气囊+面罩通气(bag and mask ventilation,BMV)或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TI)通气.但使用面罩进行复苏时存在密闭不足、面部或眼部压迫损伤的潜在危险;而气管插管时由于技术、经验或患儿呼吸道畸形等因素常会导致操作失败,贻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90年代开始 ,10年间共行 6 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分两个阶段 :1990~ 1995年共 31例 ,未及时使用气管插管 ;1996~ 2 0 0 0年 6月共 2 9例 ,均及时使用气管插管。1 临床资料按照阿氏评分法 ,1min评 0~ 3分为重度窒息 ,立即进行复苏 ,均保暖 ,清理呼吸道 ,刺激呼吸 ,必要时加用药物治疗。1990~ 1995年 31例 ,未及时使用气管插管 ,其中男 16例 ,女15例 ,常规清理呼吸道后 ,如无啼哭 ,即刺激呼吸 ,给予呼吸兴奋剂 ,如仍无呼吸 ,则请麻醉科医师协助气管插管 ,正压给氧 ,抢救成功 2 3例 ,成功率 74 2 %。其余 8例中 ,1例当时未抢救…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的重要手段,既往多用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及双水平正压通气,但提供的压力低、作用有限;而气管插管通气虽取得较大疗效,但是堵塞、吸痰困难、气管黏膜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弊端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气管内吸引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有效性,探讨新生儿活力与胎粪吸入的关系. 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分娩胎粪Ⅲ度污染新生儿(简称粪染儿)4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生后常规气管插管、应用胎粪吸引管抽吸胎粪;对照组246例,生后插管、气管内冲洗.观察两组MAS发生率、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MAS发生率分别为7.6%和11.4%(x2=2.45,P>0.05);观察组重型M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8%(2/249)和4.5%(11/246),x2=6.5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为0.4%,对照组为2.8%(x2=3.12,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病死率1.2%(3/246).观察组1 min Apgar评分9~10分有活力新生儿气管抽出胎粪中位数为0.86 ml,明显少于≤8分无活力新生儿的1.65 ml(z=1.44,P<0.05);观察组有活力粪染儿中17.8%(38/214)气管内可抽到胎粪,其中26.3%(10/38)可抽出大量胎粪.结论 (1)粪染儿生后早期进行气管内吸引不能减少MAS发生率,但可减轻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降低病死率.(2)有活力新生儿亦可发生胎粪吸入,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剖宫产产妇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有效剂量。方法:选取ASA分级1~2级、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32例足月产妇,患者均以理想体重为给药参数。全麻诱导给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当镇静/警觉评分≤3分时,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初始剂量0.8μg/kg。调节丙泊酚给药速度,意识指数(IOC)值70开始气管插管。按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如发生插管反应,下一例患者瑞芬太尼升高1个给药剂量,否则降低1个给药剂量。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第1、5min Apgar评分。全麻完全苏醒后及术后第1、5天对患者进行改良的Brice问卷调查,以判断有无术中知晓。Probit回归分析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95%有效量(ED95)。结果:瑞芬太尼的ED50及ED95分别为1.04μg/kg(95%CI 0.89~1.1)、1.25μg/kg(1.14~2.76)。2例(2/32)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8,需加压面罩辅助通气。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抑制全麻剖宫产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ED95分别为1.04μg/kg和1.25μg/kg。适当的麻醉深度可减轻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8.
原因不明胎儿生长受限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 收集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出生的单胎足月原因不明FGR新生儿65例,分为3组;阴道分娩组(25例)、选择性剖宫产组(18例)和急症剖宫产组(22例),分析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气管插管率、儿科住院率以及胎粪污染率.结果 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组和急症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剐为(2.30±O.15)kg、(2.20±0.29)kg、(2.08±0.14)ks(P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2mg,异丙酚2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之后行喉罩置入术或气管插管术,全麻的维持为静注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必要时),异丙酚3mg/kgh+2%七氟醚2L/min氧气,于插管前(t),插管后即刻(t),插管后5min(t),手术后即刻ft),拔管后1rain(t)记录MAP,HR,SPO2结果:插管时MAP和HR均低于基础值,但喉罩组心率和血压低于气管插管组,手术开始时心率和血压没有显著差异,拔管时两组心率和血压均高于基础值,但喉罩组高于气管插管组。结论:插喉罩时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小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策略和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常规管理方法,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与并发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和结局. 结果 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均安全转运到目的地医院,转运成功率为100.0%.转运前有11例患儿使用镇静剂,157例留置胃管.转运过程中需停车进行应急处理3例,其中1例患儿发生气管插管脱管,1例心跳骤停,1例气管导管阻塞,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转运后经过治疗痊愈195例(91.6%),放弃治疗11例(5.2%),死亡7例(3.3%). 结论 机械通气新生儿病情危重,技术精湛的转运人员、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和密切的转运中监测以及积极而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