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细胞组和对照组,各组再分为2周和4周组,每组15只.制作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室模型,HAECs组局部应用培养的HAECs,对照组局部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分别于2周、4周检测神经传导功能和HE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形态学变化.结果 术后2周两组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HAECs组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功能明显恢复,HE染色显示术后坐骨神经手术部位出现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呈现纤维性修复,吻合口以远HAECs组神经纤维形态结构较对照组完整,神经纤维与髓鞘直径均较对照组大.结论 HAECs移植可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有助于有髓神经纤维损伤后的轴突与髓鞘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细胞组和对照组,各组再分为2周和4周组,每组15只.制作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室模型,HAECs组局部应用培养的HAECs,对照组局部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分别于2周、4周检测神经传导功能和HE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形态学变化.结果 术后2周两组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HAECs组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功能明显恢复,HE染色显示术后坐骨神经手术部位出现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呈现纤维性修复,吻合口以远HAECs组神经纤维形态结构较对照组完整,神经纤维与髓鞘直径均较对照组大.结论 HAECs移植可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有助于有髓神经纤维损伤后的轴突与髓鞘的再生修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uman amniotc epithelial cells (HAECs) on regeneration of rat sciatic nerve. Methods Six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HAEC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week group and four week group, with 15 rats each. The sciatic nerve was cut and the regeneration chamber was created. The HAEC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regeneration chamber in the HAECs group and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regeneration chamber in the control group.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the histological study was done at two weeks and four weeks after the surgery. The results of nerve conduction study and HE staining of regenerating nerve fiber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wo weeks post-operatively.At four week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amplitude of evoked potentials comparing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Nerve fibers and 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 was seen near the lesion site by HE stain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whereas the HAECs group showed more integrated nerve fihers and mature myelination distal to the lesion sit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may enhance nerve regeneration in rat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二组,实验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50只大鼠于T13水平切除左半侧脊髓10mm,再取右侧坐骨神经10mm移植到脊髓缺损处,近端接脊髓,远端接马尾,分别于术后2、4、6、8、12、22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移植处坐骨神经、吻合口远端马尾神经、左后肢坐骨神经再生情况,并用摄像机记录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8只大鼠,于13水平切除左半侧脊髓10mm,不移植坐骨神经,观察脊髓缺损远端马尾神经和左右肢坐骨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坐骨神经的轴突及髓鞘部分崩解,密度降低,无再生轴突形成。实验组术后4周电镜下偶见移植处坐骨神经髓鞘及轴突形成,术后8周光镜及电镜下可见较多细的有髓神经纤维,22周时接近正常;同时观察到左后肢坐骨神经再生;大鼠后肢功能部分恢复,肌力达3级。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有再生能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毫米波对周围神经部分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毫米波对周围神经部分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制成左侧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神经损伤24 h后,将毫米波辐射损伤部位,每周5次,每次30 min.观察指标:从运动功能、电生理、组织学等方面观察其对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术后2、4、6周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对照组在术后2周的神经变性程度比治疗组严重,治疗组在术后4、6周的神经再生数目和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毫米波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丙戊酸钠充填导管促进大鼠外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VPA)充填导管对缺损外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硅胶管(1 cm)进行缺损神经段(0.8 cm)的桥接,局部应用8%VPA注射液10ul,观察VPA对神经再生和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3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硅胶管局部注射VPA注射液;对照组在硅胶管局部注入生理盐水. 结果 术后每只大鼠每2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每4周做电生理检查,最后术后12周处死所有大鼠,对坐骨神经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用数字图像分析软件检测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并对再生神经纤维轴突计数.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发现SFI,电生理检查,神经组织性形态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使用VPA于神经缺损的大鼠,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因此VPA有望在临床上应用于外周神经损伤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柠檬酸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柠檬酸锂组, 每组18只。均行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术, 建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模型。柠檬酸锂组在损伤点以远神经外膜下显微注射10.0 g/L柠檬酸锂20 μl。对照组显微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随后于各对应时间点检测两组大鼠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小腿三头肌恢复率、再生神经纤维定量与形态学、远端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及巨噬细胞浸润变化。结果术后3周, 相较于对照组, 行为学结果显示柠檬酸锂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增加(P<0.05);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柠檬酸锂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显著升高(P<0.05);三头肌恢复率柠檬酸锂组显著升高(P<0.05);再生神经纤维定量与形态学结果显示柠檬酸锂组部分髓鞘及轴突近似圆形, 髓鞘厚薄均匀、板层清晰, 雪旺细胞形态饱满, 髓鞘外可见少量胞质, 核清晰, 且柠檬酸锂组有髓神经数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柠檬酸锂组新生神经纤维较多, 再生纤维较粗, 新生髓鞘包绕轴突结构规整紧密。术后1、2周, 各组上述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种子细胞移植治疗外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从成年大鼠的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BM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移植后分为BMSC+去细胞SD大鼠神经导管组(BMSC治疗组)和空细胞SD大鼠神经导管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各5只。比较两组大鼠术后2、4、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等修复效果的指标。结果BMSC治疗组的坐骨神经修复术后2、4、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周损伤侧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和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BMSC复合去细胞神经支架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可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行性,观察马尾神经再生情况。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实验组:将20只大鼠马尾在L2水平行半侧切除,将对侧坐骨神经移植到马尾切除侧,近端接马民行断端,移植的坐骨神经远端与马尾切除侧坐骨神经吻合,分别于术后4、6、8周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马尾再生情况。实验对照组:5只大鼠,仅切除部分马尾。正常对照组:5只大鼠,不做处理。结果:实验对照组坐骨神经的轴突及髓鞘均崩解,无再生轴突形成。实验组术后4周HE及固蓝染色偶见髓鞘及轴突形成,雪旺细胞数目少,有世噬细胞吞噬现象;术后6周较4周再生髓鞘及神经轴突数目增多,雪旺细胞大量增生,巨噬细胞吞噬现象减少;术后8周高倍镜下可见再生的典型形式,即胶质基质中的退变纤维中有大量簇状细小的有髓神经纤维,电镜下可见含较多细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内含较多线粒体等管状结构,雪旺细胞核大而明显,胞浆丰富,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线粒体增加明显。结论:周围神经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是可能的,马尾神经损伤后有再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反义TGF-β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S组(神经吻合术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20只)、反义TGF-β1组(神经吻合术后局部注射反义TGF-β1,20只)和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0只).术后6周、12周分别用免疫组化检测胶原Ⅰ、Ⅲ的表达量;显微镜下对新生神经纤维数量进行计数;应用足印分析和电生理检查技术,从功能角度判定反义TGF-β1的生物效应.结果 在6周、12周两个时相点,免疫组化结果证实,反义TGF-β1组胶原Ⅰ、Ⅲ表达低于NS组(分别为P<0.05,P<0.05);神经纤维计数证实,新生神经纤维数目明显优于NS组(P<0.05);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上,TGF-β1组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反义TGF-β1通过抑制胶原Ⅰ、Ⅲ的过量表达,预防神经损伤后创伤性神经瘤的形成,有利于损伤神经纤维轴索再生,使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采用不同间隙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探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长度极限.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分叉处以上5 mm建立坐骨神经离断伤模型,部分切除坐骨神经后使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使神经断端间留有2、5、8和10 mm间隙.8周后常规锇酸染色,镜下观察套管远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轴突平均面积、髓鞘平均厚度及腓肠肌平均湿重,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术后8周显示2 mm小间隙组神经纤维已有80%再生,再生效果最佳,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间隙距离逐渐增加,神经纤维再生效果逐渐变差;5 mm间隙组再生约60%,效果优于8 mm间隙组(P<0.01);8 mm间隙组再生约20%,优于10 mm间隙组(P<0.01);10 mm间隙组只有1%有髓神经纤维成功长入远端,肌肉湿重降至正常的42.9%.结论 使用甲壳质套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2 mm左右小间隙套接修复效果最佳,5 mm间隙是修复后周围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的极限间隙,10 mm是神经单靠趋化性、营养作用再生的最大间隙.  相似文献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oropoietin,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EPO组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组,用硅胶管桥接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EPO组和NGF组分别注射EPO和NGF.术后4周和8周时每组分别提取10只大鼠,以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形态学观察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 9.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EPO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术后4周SFI,EPO组为[(-78.85±3.87),x-±s,下同],NGF组为(-79.98±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SFI,EPO组为(-60.26±2.91),NGF组为(-64.65±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和8周时,EPO组MNCV、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以及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优于N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 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12.
异体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体周围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雄性。 6只为供体 (C组 ) ,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A组 ) 12只 ,于右大腿后侧皮下行异体坐骨神经 (15 mm)包埋 ,2周后取出 ,修整为 10 mm的片段移植于左侧新鲜的坐骨神经缺损处 (10 m m)。对照组 (B组 ) 12只 ,于右腿相应部位皮肤切口直接缝合 ,左侧新鲜坐骨神经 (10 mm)原位吻合。术后 2、4、8和 14周行组织学观察 ,14周作电生理测定和电镜观察。 结果 术后 2周 ,A组炎性反应稍重于 B组 ;至 4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程度相似 ,近端少许胶原纤维增生 ;8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基本停止 ,胶原纤维增生稍明显 ;14周时两组神经外膜构成完整 ,束膜、内膜结构无明显差异。再生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及少量的无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完整。再生轴突数目、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束膜厚度、分布及范围相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峰值及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皮下包埋的异体周围神经段虽有一定的炎性反应 ,但仍具有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神经再生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以壳聚糖一胶原偶联的生物膜为载体,联合移植雪旺细胞(SCs)与神经干细胞(NSCs)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 分离纯化SCs和NSCs,传代4代后共培养于壳聚糖一胶原生物膜上.32只Wistar成鼠(体重350~400 g)建立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SCs移植组;NSCs移植组;NSCs联合SCs移植组.14周后观察Cy3荧光素染色、MBP免疫酶染色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结果.结果 BDA示踪显示术后联合移植组和SCs组有较多的神经纤维穿过缺损部位,大鼠右后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较其他组明显,修复神经段神经传导速度比值也大于其他组(P<0.05).SCs组和联合移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s和SCs与壳聚糖一胶原生物膜相容性良好,壳聚糖一胶原生物膜介导的SCs联合NSCs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可使部分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卡压松解后病理生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神经特殊染色技术及电生理学方法,探讨周围神经卡压松解后神经纤维的再生修复和神经传导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大鼠坐骨神经卡压模型基础上,将6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仅去除卡压;B组:去除卡压后切开神经外膜;C组:去除卡压后神经外膜下周围注射利美达松(0.5mg/kg);D组:去除卡压后切开神经外膜,在神经周围注射利美达松(0.5mg/kg)。于去除卡压后1、2、3、4和5周行运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党参、黄芪、丹参、生地、当归及红花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草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均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后立即进行缝合术。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检测两侧坐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组织学检测有髓神经轴突数目;计算腓肠肌肌湿重及最大收缩肌张力。结果各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术后第4周,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12周两时间组,中草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党参、黄芪、丹参等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大鼠坐骨神经的早期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