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瓦合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拇、手指指端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设计以趾底固有动脉-甲皱襞血管筋膜蒂为血管蒂的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进行瓦合修复.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4~17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皮瓣两点分辨觉为4~9 mm,外观逼真,指甲生长外形良好.供区趾甲生长良好,趾端无疼痛,植皮无破溃发生.结论 应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受区外形好,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瓦合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拇、手指指端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设计以趾底固有动脉-甲皱襞血管筋膜蒂为血管蒂的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进行瓦合修复.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4~17个月,平均12个月.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皮瓣两点分辨觉为4~9 mm,外观逼真,指甲生长外形良好.供区趾甲生长良好,趾端无疼痛,植皮无破溃发生.结论 应用第二趾趾端复合组织串联趾侧方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受区外形好,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指侧方软组织伴有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例手指中近节侧方软组织并伴有一侧指固有动脉和神经缺损的患者,应用桥接指动脉神经的游离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侧方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4.0 cm× 1.5 cm~ 2.0 cm× 1.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4.2 cm× 1.8 cm~2.5 cm× 1.5 cm,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1.0~4.0 cm,平均2.4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 36个月,平均15个月.修复指体外形好,指端温暖,无怕冷现象.指体Allen试验阴性,修复侧指端两点分辨觉6~15 mm,平均8mm.供区创面愈合好.结论 应用桥接指固有动脉、神经的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侧方软组织缺损,可以较好地恢复手指的外形、血供及感觉,是修复此类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游离(足母)甲皮瓣与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例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选用游离同侧(足母)甲皮瓣,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对(足母)甲皮瓣供区的处理,2例采用同侧第二趾侧方皮瓣覆盖,第二趾供区全厚皮片植皮,6例采用全厚皮片植皮.对侧第二趾供区均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8例移植瓦合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足部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同,皮瓣无明显萎缩及色素沉着,拇指外形满意,指甲生长良好,指腹感觉恢复S2~S3+,指间关节伸、屈活动良好.供区植皮无瘢痕挛缩,无破溃,足趾无垂趾畸形,足部活动无影响.结论 应用游离(足母)甲皮瓣与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不牺牲末节(足母)趾,可以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母)趾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对18例此类患者采用(足母)趾趾背皮瓣移植修复.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随访2~6个月,平均3.6个月.18例皮瓣全部成活,患指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足母)趾趾背皮瓣具有血管蒂较为恒定,易切取,皮瓣带感觉神经,与手指指背外形、功能相近,且可以携带部分伸肌腱,是修复手指指背复合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吻合血管的双叶复合皮瓣瓦合修复手指套脱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指皮肤套脱伤(或部分套脱伤)选用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创面的新术式。方法 以第一跖背或跖底动脉、足背静脉、趾神经为蒂,切取躅趾腓侧皮瓣及第二趾背侧甲皮瓣(保留第二趾)的双叶复合皮瓣移植瓦合修复手指皮肤套脱伤。血管蒂与指总动脉、掌背静脉、指神经吻合。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受区手指外形逼真,主动伸屈功能良好,两点分辨觉达5~7m。供足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 以第一跖背或跖底动脉为蒂的躅趾腓侧皮瓣、第二趾背侧甲皮瓣双叶复合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套脱伤,是一种符合“生理性修复”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游离拇趾背和第二趾背甲皮瓣修复指甲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3指指甲缺损的患者,应用拇趾背、第二趾背甲皮瓣进行修复,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移植后的指甲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5个月,1指皮瓣稍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全部移植指甲生长均良好,指端触觉恢复满意,手指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可以抓捏细小物体。参照Zook指甲修复标准评定:优40指,良3指,优良率达100%。足部供区植皮愈合良好,足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拇趾背、第二趾背甲皮瓣修复指甲缺损,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外形及功能,对供区损伤小,是手指指甲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足趾复合组织瓣瓦合再造拇及手指末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移植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拇及手指末节的新术式.方法 自第一足趾腓侧切取部分骨甲皮瓣与第二足趾胫侧切取的趾底皮瓣相瓦合,形成一个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瓣再造拇及手指末节.结果 临床应用7例7指全部成活.受区伤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5.0~8.0 mm,外形逼真,指甲生长良好,关节活动度正常.第一足趾供区直接缝合后均Ⅰ期愈合,第二足趾供区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行走良好,无疼痛及足部肿胀.结论 第一足趾腓侧骨甲皮瓣与第二足趾胫侧的趾底皮瓣相瓦合是再造拇及手指末节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趾底动脉吻合指动脉的趾腹侧方皮瓣动脉血供给不良时的处理办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对9例拇、手指末节指腹皮肤缺损,应用游离第一趾腓侧趾腹皮瓣修复5例,第二趾胫侧趾腹皮瓣修复4例,切取面积2.6cm×1.7cm~3.2cm×2.1 cm,应用指动脉远端吻合皮瓣趾底动脉终末端修复供血不良的皮瓣. 结果 9例趾腹侧方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6~ 14个月,指体末节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6~10 mm. 结论 应用指动脉远端吻合皮瓣趾底动脉终末端修复供血不良的皮瓣临床效果良好,为动脉供血不良的趾腹侧方皮瓣恢复供血提供良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母)趾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对18例此类患者采用(足母)趾趾背皮瓣移植修复。通过随访观察手指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随访2-6个月,平均3.6个月。18例皮瓣全部成活,患指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母)趾趾背皮瓣具有血管蒂较为恒定,易切取,皮瓣带感觉神经,与手指指背外形、功能相近,且可以携带部分伸肌腱,是修复手指指背复合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Composite tissue loss involving the distal finger pulp and the nail is a common but challenging finger injury to restore.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reconstruction procedure for a distal finger pulp and nail defect using a partial toenail flap transfer.

Methods

Twenty digits, including 16 thumbs, two index fingers, and two middle fingers, with composite soft tissue defects were treated with a partial toenail flap transfer from October 2015 to January 2020. Shortening revision of the great toe phalanx, a V-Y advancement flap of the toe pulp, and a local pedicle flap from a second toe transfer were used to cover the donor sites, and no skin grafts were required. Functiona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Spanish version of the Quick-DASH scale. The aesthetics of both the reconstructed and donor site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 The static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2-PD) of the finger pulp was used as a measure of tactile agnosia.

Results

All donor site wounds healed well.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23.6 months (6–39 months). The mean Quick-DASH functional score was 7.1. The VSS scores were 4.02 ± 0.29 and 4.00 ± 0.38 for the reconstructed and donor sites, respectively. The static 2-PD of finger pulp was 4.5 ± 0.76 mm.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finger motion, sensor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contour.

Conclusions

Partial toenail flap transfer is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to regain motion, sensation, function, and a satisfactory aesthetic appearance when considering repairing a composite soft tissue distal finger defect with accompanying loss of the perionychium, particularly in the thumb, index finger, or middle fing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足趾复合组织瓣对指腹完整或部分完整的末节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根据手指末节缺损的情况及拟吻合的受区血管设计、切取皮瓣,将皮瓣移植到供区并建立血液循环。结果:10例患者的皮瓣均Ⅰ期成活,随访6个月~1年,外形、功能及感觉恢复满意。结论:为保留指腹,足趾复合组织瓣移植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足部皮瓣治疗多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足部皮瓣治疗多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临床应用7例19指,均为2~4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伤,并伴有伸肌腱缺损及指骨或指间关节外露,并指后指背创面大小为5.0 cm×1.5 cm~9.0 cm×2.5 cm.以(足母)趾腓侧、跖侧界线及第一、二跖骨间隙为轴线设计皮瓣,形状同并指后指背创面,面积稍大.皮瓣切取时携带大隐静脉、趾背静脉和第一跖背、跖底动脉及神经,分别与相应患指指背静脉及指固有动脉、神经吻合.保留趾短或趾长伸肌腱于皮瓣内,以修复指背缺失的伸肌腱.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及外形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6~8mm.患指伸指功能得到重建,主、被动屈伸活动恢复满意.足部供区瘢痕轻微,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结论 足背、趾蹼及(足母)趾腓侧复合皮瓣是治疗多指指背复合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跖底动脉为蒂的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月一2012年3月,对29例因外伤造成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患者,采用第2趾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9例均恢复原手指的外形与功能,且保留了第2趾的长度、外形与功能。结论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趾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19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拇指及其他手指指腹缺损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方法 对1987年来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指及其他手指指腹缺损19例。结果 19例移植皮瓣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12年,修复的指腹外观饱满,皮纹清晰,两点分辨觉为6-8mm,修复指持物时无疼痛;供足于移植术后以皮片修复,无瘢痕及胼胝形成,无任何功能影响。结论 与其他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相比,趾腹游离皮瓣移植对单一的指腹缺损修复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对15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在清创术后3~6 d,采用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指端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n×1.2 cm~2.2 cm×2.0 cm.供区中节指背创面取前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与皮片全部存活.15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患指伸、屈功能正常,伤指无疼痛,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指纹,末节指端静止两点分辨觉为5~6 mm,指侧方静止两点分辨觉为8~10 mm.结论 带神经的同指螺旋状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辫结合压力治疗修复及指腹缺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14指指腹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最大约4.0cm×1.5cm,最小约1.5cm×1.0cm.平均约2.5cm×1.2cm。切取第2趾胫侧皮瓣面积最大约4.5cm×2.2cm,最小约2.0cm×1.5cm。术后2周,修复指佩带压力套接受24h压力治疗3个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修复指腹肤色红润,质地良好。皮瓣与原手指皮肤交界处过渡自然,瘢痕不明显,修复指腹外形接近正常手指。指腹温暖,无畏寒。修复指腹2-PD8~15mm,平均11mm。足部供区一期愈合,无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步态正常,无足部疼痛或行走不适感。小腿供区一期愈合。结论应用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结合压力治疗修复手指指腹缺损,不仅可以较好地恢复指腹的感觉和功能,而且可使外形接近正常手指,是修复此类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