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内外倡导的新医学模式,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而产生的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新理念。同时也是系统评价开展循证护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核心卫。。它的出现使得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最佳证据。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祥龄 《上海护理》2004,4(1):56-57
1 循证护理产生的背景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Eigence-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循证医学的产生既发扬了西方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又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和期待的重视。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它是用批判性思  相似文献   

3.
生命质量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惠仙  徐义 《天津护理》1998,6(6):266-26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国际医学理论界开展了对医学目的的讨论。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成为当代医学的重要目标。它使护理工作的内容更为广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生命质量 1.1 关于生命质量的内涵 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一种感觉体验。  相似文献   

4.
涉足护理新领域-论康复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利  常玉 《现代康复》1999,3(1):101-1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康复医学的重要意义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康复医学即使在国外一些科学发达的国家,也是~门比较新的学科.对我国来说更是名副其实的新兴学科。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康复医学发展的需要,康复护理必须从护理学中逐步形成独立的体系,成为护理的新领域。然而康复护理毕竟是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5.
刘利共 《现代护理》1998,4(12):68-69
本文将整体护理模式引入康复护理,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上整体护理模式为康复护理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康复医学向临床的进一步渗透和全方位的开展带来了希望本文重点对整体护理概念中康复医学内涵及整体护理模式中的康复护理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21世纪护理新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保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44-846
近年来 ,国际医学领域兴起了一个新的学说———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EBM ) ,又称“实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其含义为“有目的、正确地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对病人的治疗[1] 。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 ,国际护理界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研究与实践 ,开展了护理新模式“循证护理 (Evidence basednusingEBN)”。一些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了EBN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1 循证护理的概念循证护理 ,即“遵循证据的护理” ,其定义为 :“慎重、准确、明智…  相似文献   

7.
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护理人员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系统化,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观点逐渐转化为现在医学模式(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学模式)整体护理开展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医学模式的同一性 在人类认识疾病、战胜疾病的漫长历史中,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生物医学模式的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当代医学的研究不得不更多地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医学模式则迅速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相似文献   

9.
中医护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君 《天津护理》1999,7(6):254-256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护理学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其方式由功能制护理转为整体护理。作为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如何将祖国医学理论融入整体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而辩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如何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即提出“中医护理问题”,有如下一些体会,愿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对护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还要有新的管理理念,同时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新的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更有效地服务于病人。本文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循证护理思想的产生和进展,以及对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作一论述。1循证护理的产生及进展简况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medicine,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  相似文献   

11.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极大提高,早产儿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早产儿护理干预的研究也很多,现就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医学和护理学关注的对象也有所转变。即新医学模式中护理学的总概念已从单纯的治病而转为治人,即把人作为有心理活动和社会属性的生物机体而采取整体护理,这对促进患者的心身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3.
么莉 《现代康复》1998,2(2):110-111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正在迅速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治疗目标和使用的手段不同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也不同于护理学。所以在康复护理与护士的职业道德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7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发生了相应变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诊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护理人力配备需要从数量和专业知识水平适应护理工作内涵的拓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医院护理人力配备不足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国内外均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护理工作量和人力配备的研究可以为护士岗位的合理设定和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复护理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进步康复医学做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受到了重视。在康复医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康复护理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并受到护理界的认识。许多从事康复护理的同志们正在实践中探讨摸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做为护理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面对未来,面对21世纪它的发展必然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仅就国外康复护理的进展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以便与同道们达到共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实证护理--指导临床护理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建鸣 《中国临床医学》2000,7(4):461-461,465
实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作为一种新理念,是近年来国际临床护理领域迅速兴起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1 实证护理的概念与渊源 实证护理的概念源于实证医学。实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称循证医学,1991年由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提出[1]。此后,同是加拿大学者 D. L. Sackett把实证医学定义为“在进行临床医疗决策过程中对现存实证进行有意识的、明确的、审慎的应用,将个人的临床知识技能与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所获得的临床…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与护理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87-1088
我国高等医学护理学教育长期执行规范性、灌输式教育,突出教师、课堂、书本三个中心,实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虽培养了大量医学护理学人才,有可取之处,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评价体系采用静态应试指标,评价方法单一,主要依靠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效果,致使学生用大部分时间识记知识,缺少创造性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其二,教学主要依靠“满堂灌”式的讲授,虽然注重了知识的贯通性,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8.
护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杨 《护理研究》2004,18(3):378-379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在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同时,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由于医疗诊治手段日益高技术化,医患间的交流急剧减少;许多慢性病久攻不克;市场经济对医学的影响和诱惑;人们健康权利意识的增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全方位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社会在呼唤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发扬。2002年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数十位专家、教授(来自29个单位)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我国现代医学和护理学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培养了许多高质量的医学和护理人才,对我国医学和护理教育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过去几十年欧美医学对我国医学的重大影响。它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中医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姿态、行为帮助病人了解发病原因,改变病人感受、认识、情绪,促进气机调畅,使之“精神内守”,增强抗病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