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91年5月开始埋藏全自动DDD型起搏器,现将5例报告如下。 此5例患者均为房室传导阻滞,计Ⅲ°AVB4例,Ⅱ°Ⅱ巨型—不完全性三枝阻滞1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为术后改善心功能,均安装了房室顺序型(DDD型)起搏器,此种起搏器为生理性起搏,具有很多优点,安装上与VVi有不同的特点:(1)需要置入二根电极,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因心房内膜平滑需要特别的丁形心房电极,较难固定,较易脱位。(2)置入时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3~1993年十年间共安装埋藏式起搏器30例,多数患者同期进行电生理检查,安装中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起搏器分析仪测试,各种技术指标达理想结果后封闭伤口,术后进行测试随访。 全组病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7.4±11岁,病因中冠心病18例,心肌病6例,心律失常5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1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41例Holter共检出心律失常75例次,其中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为最多见,分别为28例次、24例次、8例次。同期常规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15例次,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8例,常规心电图未能记录到。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劳损3例次,常规心电图检出10例次。后者对心肌劳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4.
5.
埋藏式起搏器诊断功能的临床应用章隆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孙瑞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100037)随着起搏器研制中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微电脑的应用,起搏器的诊断功能得到开发,如用于判断心脏自身心电活动、血液动力学、心...  相似文献   

6.
国产埋藏式起搏器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分析我院1974至1987年2月共使用140台国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结果。 140台起搏器中,上海复旦大学产GXB—2M垂34台,AXB—3型6台;重庆华伟电子设备厂YCP—Ⅰ型6台,YCP—Ⅱ型94台。除部分GXB—2M型使用锌汞电池外,其余均为锂—亚硫酰氯电池。 76台经使用至电池耗竭或出现故障而被取出的起搏器,平均使用寿命为18.02±10.98个月。其中GXB—2M型(28台)17.32±6.64个月,AXB  相似文献   

7.
随着埋藏式起搏器(pacemaker,PM)临床应用的迅速增加,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PM的寿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埋藏式起搏器(pacemaker,PM)临床应用的迅速增加,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PM的寿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83例起搏器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随访的意义。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3例置入心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判断起搏器起搏、感知状况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互作用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DCG检测出起搏器功能障碍14例,检出率为16.9%,常规心电图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4例,检出率为4.8%,两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CG检出与起搏器无关自身心律失常55例,与起搏器相关性心律失常5例,发现伪融合波15例。结论 DCG起搏器功能障碍检出率高,可为起搏器置入后临床随访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 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埋藏式起搏器长期随访分析陈次滨吴沃栋胡方斌劳绮云沈彦焱木卢雄陈明孔羽翱(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50)作者简介:陈次滨,男,46岁,副主任医师我院1982~1996年随访老年人埋藏式起搏器共26例,随访期间通过建立专科档案,设专...  相似文献   

13.
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我院从1980年至1992年的1861例次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植情况。其中40例术后发生感染,39例痊愈:1例采用抗生素治疗,38例手术清创;1例至今未痊愈。对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感染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控制感染的关键是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内科保守治疗难以获效,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24h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是安装起搏器后检测起搏状态、自身心律以及已知心律失常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总结我院自 1997年起 ,在我院安装起搏器患者DCG检查资料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1例 (共 12次 ) ,其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 8~ 78(平均 5 8)岁 ,随访时间距起搏器安装时间 3d~ 7年零 4个月 ,随访次数 1~ 2次。起搏器类型AAI1例 ,VVI 7例 ,VVIPM 1例 ,DDD 2例。埋藏起搏器时起搏阈值 0 3~ 1 1V ,R波高度 3 0~ 18 2mV ,检查前起搏器电压程控为起搏阈值 2~ 3倍 ,感知灵敏度程控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圈(DCG)在起搏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ortara公司12通道DCG,对4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行24h检测,分析起搏、感知功能及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检出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5例,与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5倒。结论 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殛相关心律失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对其检出率较高,可作为心脏起搏器随访的常规性检查。  相似文献   

17.
动态心电图(DCG)监护是评价窦房结功能(SAF)的检测方法之一,因其方便、无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近年来普遍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安装起搏器适应症,目前多依靠经食管心房调搏或心内电生理检测法测定其窦房结恢复时间(SA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固有心率(IHR)等了解和评估窦房结功能的好坏以及体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人术后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起搏器的工作状态的检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植入起搏器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植入起搏器类型及动态心电图对其术后合并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起搏器的工作状态的检测资料。结果根据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将人选患者分为5组,其中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型(ventricle pace-making ventricle sensation inhibitory,VVI)组120例: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atriumpace-making atrium sensation inhibitory,AAI)组32例:心房心室双起搏双感知双反应型(duplicate pace-making duplicate sensation duplicate response,DDD)组25例:心室起搏心房心室感知双反应型(ventricle pace-making duplicate sensation duplicate response,VDD)组14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组5例。动态心电图观察发现VVI组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起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和ST-T改变发生率比AAI组,DDD组,VDD组高,ICD组例数太小,未作比较,但因5组例数相差悬殊,未做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功能障碍检出率及ST-T改变检出牢均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高[24.5%(48/196)比4.1%(8/196),36.7%(72/196)比17.3%(34/196),P均〈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重要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9.
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干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对埋藏式永久起搏器的干扰情况。方法 :用自身对照法 ,将国内常用的 2种移动电话分别放在 3种不同位置及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下 ,检测其对埋藏式起搏器的干扰情况。结果 :对 110例患者共进行 185 7次测试 ,仅 1例 (0 .9% ) Biotronic Ergos- 0 1VVI型起搏器依赖型患者 2 2次 (1.2 % )出现干扰。干扰只发生在移动电话处于起搏器上 ,且多出现于铃响阶段。数字机干扰大于模拟机。当移动电话处在正常耳旁位置时未见干扰。结论 :目前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对移动电话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起搏器患者在通常耳旁位置使用移动电话是安全的 ;起搏器依赖型患者最好选用模拟式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20.
采用程序心脏刺激仪进行胸壁刺激试验(CWS)和程序胸壁刺激试验(PCWS),结合磁铁试验和起搏器程控仪对42例VVI起搏器分别进行测试和程控。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较全面了解每个起搏器的各项参数和对外电干扰的反应性能,可避免或及时发现、处理起搏器突发故障;通过程控功能,对选择最佳起搏参数,延长起搏器寿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