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病名不同,病证不同,但其有相同的病机.对于气虚久病致瘀所致之证,笔者采用益气通络法,即补益药与虫类药配合治疗,疗效较佳.试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该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故一直被列为八法之首[1]。《素问·热论》就曾有明确论述: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而已。《内经》谓之在皮毛者因而汗之。皮毛,是指体表的皮肤毛发。而我们的鼻腔、咽腔、气管黏膜也有着皮毛一样与外界接触的界面,易受外邪的侵袭。以肌肉营卫而疏通之,则邪自外可解矣。所以包括耳鼻喉在内的肺系  相似文献   

3.
张德祥 《天津中医药》2004,21(4):306-306
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原方增茯苓、大枣,减生姜量,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症.<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亦载温胆汤,但比原方多茯茯一味,主治热呕吐苦水,虚烦不眠、惊悸、痰气上逆.笔者临症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满伟 《河北中医》2000,22(4):313-314
叶天士为清代名医 ,临证经验丰富 ,多有发明 ,病久入络即为其著名学术观点。今通过《临证指南医案》[1] (下简称《指南》) ,分析其如何在胃脘痛的治疗中运用通络法。1 《内经》对络脉的认识《指南》均为医案 ,只有少量按语 ,对络病理论论述简略 ,只言其要 ,然究其理论渊源不外《内经》,因此参考《内经》有关章节对深入理解络病理论多有帮助。《灵枢·脉度》说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指出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更细小的分支称为孙脉。《素问·经络论》将分布于表的络脉称为阳络 ,分布于里的称为阴络 ,与《灵枢·百病…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消渴肾病范畴,笔者从毒损肾络论治,运用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案例李某,女性,68岁,退休,长春市人。2009年3月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特征为持续性白蛋白尿排泄增加和/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DKD现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发生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要因素[1],因此延缓其病程进展刻不容缓。依据DKD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肾劳”“虚劳”“关格”等范畴。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正式将DKD的中医病名确定为“消渴病肾病”[2]。目前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7.
夏洪生教授治疗胃脘痛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某,男,40岁。胃脘痛2月。初诊日期:2003年5月26日患者于1月前开始常于进食后出现胃脘胀痛,时有呕恶,昨日进食后呕吐2次。食纳尚可,大便偏干,2~3日1次。服中西胃药3周效不佳。1周前行胃镜检查示:糜烂型胃炎。唇暗,舌暗苔白,脉沉弦。  相似文献   

8.
血瘀证是指经络、血脉瘀滞不通的一种病变,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出血、肿块、寒热和精神症状等。导致瘀血最常见的原因有:肝失疏泄,气滞不通,寒湿凝滞脉道,脏腑气血虚损运行无力,热结脉中,以及外伤,  相似文献   

9.
李军 《江苏中医药》2017,49(8):41-43
正慢性咳嗽是指病程超过8周,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等[1]。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久咳范畴,多数学者认为其由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原因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2]。透法,为温病治疗过程中,运用轻清宣透药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在临床中,曾遇到1例外院诊断为肺癌的高龄老年患者,因年龄体质等原因,对放化疗不能耐受,遂要求中医保守治疗。笔者辨证后,运用清热养阴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此验案1则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王某,男,86岁。2012年8月16日初诊。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无明显发热。曾接受抗炎输液治疗,效果不明显。2012年7月24日,在某大型医院作肺部CT示左肺门影增大,纵隔淋巴结增多;肿瘤全套示总前列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病机常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辛散法治疗鲜有报道.笔者临床跟随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傅元谋教授,观其以辛味药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显著,此列举验案1则如下:1 病历摘要罗某某,男,30岁.2012年2月24初诊.患者半月前因头晕等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170~190/110~120mmHg间,口服各种降压药乏效而来就诊.现症:头晕胀,面发热,多梦,素易感冒,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舌淡,齿痕明显,苔白厚腻,脉浮弦紧有力.辨为阳虚寒湿气滞.治以辛温宣散、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12.
柴浩然治疗宫外孕验案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宫外孕破裂从“内崩”论治范某,女,32岁,农民.1966年4月19日初诊.患者停经50余天,于当日上午突发右侧少腹剧烈疼痛,渐扩散至全腹疼痛,冷汗淋漓,晕厥2次,以妇科急诊住院.入院后疼痛稍有缓解,妇科检查:宫颈呈紫蓝色,有摇举痛,后穹窿饱满,穿刺抽出不凝固暗红色血液;右腹部压痛明显,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诊为子宫外孕,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陈小宁 《江苏中医药》2003,24(12):35-36
清泻心火为中医临床常见治法之一 ,主要用于心火炽盛、心火上炎所致的病症 ,作者在临床中用此法治疗耳、鼻、喉、口腔诸病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神经性耳鸣杨某 ,女 ,5 6岁。初诊日期 :2 0 0 1年 10月 2 0日。两耳鸣响 5年 ,声如潮水 ,入夜尤甚 ,拒绝噪音 ,听力下降 ,伴失眠心烦 ,两眼干涩 ,口干思饮 ,腰酸膝软 ,小便黄 ,大便干。检查 :两耳鼓膜完整 ;听力检查 :两耳呈混合性耳聋 ,左耳听力下降 4 7dB ,右耳听力下降5 5dB ;耳鸣测定 :双耳 4KHz× 35dB。舌质红 ,脉弦数。证属心火内炽 ,肾水暗怯 ,坎离不交。治拟泻南填北 ,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技术的进步,皮肤科疾病中与精神及心理相关疾病也逐渐增多。中医认为情志内伤不仅可以引发许多皮肤病,而且在皮肤病的发展中,病人如有精神紧张、忧虑、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时,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相似文献   

16.
正张觉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在近40年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师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伴顽固性失眠的病机概括为阴虚络瘀,治疗上以养阴通络为法,灵活地结合益气、活血、祛痰、化湿等法,并以生脉散为基础,发散性地运用,不拘一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临证验案1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验案二则     
验案二则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陈金兰案1:刘某,女,46岁,工人。患者一年前躯干出现丘疹、斑丘疹,瘙痒不适,逐渐波及四肢近端,经治疗皮损加重,后以“神经性皮炎”、“乳头湿疹”住院治疗2月,皮损仍未根治。半月前,前后发际发红、痒重,抓破后有渗出...  相似文献   

18.
王魏 《湖南中医杂志》2016,(12):106-107
正妇女以血为主,血瘀为妇科常见的病机,引起血瘀的原因各不相同,或气滞,或寒凝,或气虚,或热灼,但总属瘀阻冲任及胞脉,以致脉络不通,或血不归经。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1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女,28岁,已婚,未育。初诊时为月经前期。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经期少腹疼痛难忍,且逐月加重,犹以月经第1、2天最为明显,需口服止痛药方能止痛,平素贪凉,嗜食生冷之品,月经周期尚且规则,量少,经色紫暗,有血块,畏寒,得热下腹痛减。就诊时正值月经前期,妇科检查:子宫  相似文献   

19.
王凤桥 《河北中医》1996,18(1):25-26
慢性肾炎验案王凤桥(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050011)1肺肾两虚型肾炎石某,男,16岁,1990-01-16初诊.反复发作性浮肿、隶少2年。在省某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普通型。曾经抗感染及不规则激素治疗,病情虽然缓解,但常因劳累或感染而再发。近发咳嗽,痰少...  相似文献   

20.
血管炎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特征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现为血管壁有细胞浸润和坏死、纤维素样物质沉积、血管内皮水肿、增殖,血管腔狭窄、闭塞,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