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条悬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针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悬灸神阙和双侧足三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 FBG、TC、LDL-C 下降(P〈0.01);TG 下降(P〈0.05);HDL-C 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悬灸治疗高脂血症不仅能改善血脂代谢,同时还可以调节糖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参归龙饮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高脂血症合并抑郁患者血脂水平及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高脂血症合并抑郁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次10 mg,每天1次,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日20 mg,每天1次。观察组采用芪参归龙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总有效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积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4/5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生津活血胶囊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共纳入符合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口服益气生津活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餐后0.5 h服用;对照组仅以一般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12个月.疗程结束后失访10例(治疗组6例,对照组4例).观察益气生津活血胶囊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变为正常糖耐量者,治疗组6例(23.1%),对照组3例(10.7%);转变为2型糖尿病者,治疗组2例(7.7%),对照组10例(35.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除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增加外,BMI、腰围、臀围、OGTT血糖及胰岛素水平、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升高,其中FPG、2 hPG、3hPG、3hINS、HbA1c、LDL-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除BMI、臀围、3hPG下降外,腰围、WHR、OGTT血糖及胰岛素水平、HbA1c、TC、TG、LDL-C均增加,HLD-C下降,其中TC、LDL-C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间BMI、FPG、2hPG、3hINS、HbA1c、T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益气生津活血胶囊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HbA1c,调节血脂代谢,对防止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心功能和炎症指标及疗效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降低(P <0.05或P <0...  相似文献   

5.
益肾活血降脂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降脂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活血降脂汤治疗组和爱西特对照纽。疗程2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消除率(Ccr)、24小时尿蛋白含量(24hupq)、血清白蛋白(A lb)、血红蛋白(H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二组患者BUN、Scr均降低(P〈0.05),Ccr升高(P〈0.05),对照组TC、TG、LDL-C、24hupq、A lb、Hb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BUN、SCr、TC、TG、LDL-C、24hupq降低,Ccr、A lb、Hb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降脂汤能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脂、改善肾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加减对代谢综合征痰瘀互阻证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0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对照组20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20例,基础治疗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干预一个疗程(3个月),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血压)、中医证候评分、生化指标[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各评价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减配合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人体糖、脂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分析养心氏片对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含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绞痛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同时还有较优的降脂及抗炎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服用酪酸梭菌的为对照组,服用茵陈蒿汤与酪酸梭菌的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HDL-C,LDL-C,TG,TC以及ALT,AST,GG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评分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上利用中药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66例,33例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3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降脂汤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最后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差别,P 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可知,对高脂血症患者利用中药降脂汤配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从而更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辨证实施中医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控制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辨证实施中医饮食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cose,GLU)及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控制效果、血脂调节效果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GLU、2 h PB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辨证实施中医饮食干预,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及血脂的调节,可大大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何 《山西中医》2004,20(3):10-11
目的 :观察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糖耐量低减门诊患者 6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两组均进行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 ,治疗组加用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 ,观察 1年。了解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空腹静脉血浆胰岛素 (FINS)、糖尿病患病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FPG、2 h PG、Hb A1c下降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 (P <0 .0 1) ;糖尿病患病率下降。结论 :引起糖尿病气阴两虚的病因在糖耐量低减阶段可能就已经存在 ;益气滋阴中药可以干预糖耐量低减 ,降低糖尿病患病率 ;新型的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在治疗慢性病患者时 ,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脾虚痰浊论治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5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采用健脾化浊方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吡咯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于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较对照组BMI、FBG、2hBG、TG、TC、LDL-C高,血清脂联素、HDL-C低(P0.05或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BMI、FBG、2hBG、TG、TC、LDL-C降低,血清脂联素、HDL-C升高(P0.05或P0.01);中、西药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阶段中医病机为脾气不足,痰浊壅盛,此期采用健脾化浊方健脾益气,升清化浊,可改善糖调节受损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应与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潘熠  赵玲茏  郑相颖  马立永 《陕西中医》2020,(11):1595-1597,160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0、血黏附因子。结果:研究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恶心呕吐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IL-10、血黏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活血化瘀汤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给予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彩超、肝功能、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BMI及腰围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重指数、腰围,改善肝功能、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5.
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而中西药组给于口服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西药组给于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1);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1),TC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的治疗IG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散风"针刺法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清晨血压的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口服1类降压药,观察组予"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1次/d,6次/周,共治疗5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清晨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TC、TG、LDL-C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HDL-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SBP、DB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与治疗后6个月SBP、DBP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血脂和清晨血压,调节血脂能有效稳定血压,对长期调控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1)观察具有益气健脾、养阴清热功用的中药复方益糖康对并有糖调节受损(IGR)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2)观察益糖康对不同血糖分层的并有IGR的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由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阳糖尿病专科医院五个中心收治的患者,共计完成试验165例,均为痰热互结型并有IGR的MS患者。根据治疗前的血糖情况将患者分为空腹血糖异常(IFG)组(7.0>空腹血糖(FPG)≥6.1 and餐后2h血糖(2hPG)<7.8),餐后血糖异常(IGT)组(FPG<6.1 and 11.1>2hPG≥7.8)和IFG+IGT(7.0>FPG≥6.1 and 11.1>2hPG≥7.8)3组。给予益糖康配合综合治疗12周,测量其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结果:从血糖角度分层,IFG组BMI;IGT组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FG+IGT组FPG、2hPG、SBP、DBP的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经t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痰热互结型并有IGR的MS患者的血糖以IFG+IGT型为主。(2)益糖康治疗后对TC的影响主要以IFG+IGT患者为主;对BMI的影响主要以IFG患者为主。其还可以改善IFG+IGT患者的HDL-C和LDL-C;IGT组的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活血养心中药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脂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3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7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活血养心方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7d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中药方剂活血养心方对ACS患者的降脂效果显著,有益于辅助ACS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相关性,观察痛风系列颗粒对原发性痛风患者IR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痛风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60例,分别检测两组人群血压(BP)、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瘦素(FL)、C肽(C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将6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虎杖痛风颗粒、茵连痛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胶囊、苯溴马隆片治疗;并于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痛风患者sUA、FPG、TC、TG、LDL-C、FINS、CP、FL和IRI、BMI、WHR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而HDL-C、ISI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与FPG、FINS、IRI、BMI、TC、TG、LDL-C、CP、F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之间呈正相关(r 分别为0.444,0.496,0.660,0.542,0.414,0467,0.344,0.470,0.419,0.275,0.330,P<0.05),而与ISI(取对数)、H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9,-0.264, P<0.05)。以sUA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与IRI、TG和BMI仍呈正相关(r分别为5.758,2.849,3.425,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TC、TG、FINS、FPG、IRI降低幅度和HDL-C、ISI增高幅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痛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IR;痛风系列颗粒具有一定的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蓉  陈霞波 《新中医》2020,52(6):38-40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以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998,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经治疗后SBP、DBP、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经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HOMA-IR均下降,ISI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所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3个月的治疗期间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能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