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荷丹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开始药物灌胃干预,治疗4周后处死全部动物,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油红0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荷丹片治疗后可明显减低NASH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光镜观察荷丹片能明显缓解NASH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荷丹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LP)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Wistar大鼠NASH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瘦素(L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苏丹Ⅳ、Masson三重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TG、FFA、HOMA-IR、TNF-α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与血清瘦素水平、血游离脂肪酸、TNF-α、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0.71、-0.74、-0.65、-0.83、-0.8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肝脏脂肪变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NASH瘦素抵抗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模型组和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组。正常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模型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治疗组同时每天予当飞利肝宁胶囊灌胃干预。8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CCl4,48 h后处死并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T、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并计算HOMA指数,以及血清脂联素和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肝组织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面积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HE染色同时显示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而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模型组血清ALT、AST、LDH、TG、LDL、FF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HOMA指数和肝组织TNFα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下降;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联合CCl4诱导的大鼠NASH具有显著防治作用,对脂联素、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威灵仙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实验性NASH大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建模阶段:5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4)和造模组(n=36)。空白组用普通饲料饲养;造模组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SH大鼠模型。干预阶段:将造模组大鼠(n=30)随机分为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威灵仙多糖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n=8)作为对照组,依次分别给予0.9%NS、易善复溶液、威灵仙多糖溶液、0.9%NS灌胃干预,8周后4组大鼠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RBP4的含量,统计分析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RBP4的相关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威灵仙多糖组NASH大鼠HOMA-IR、血清RBP4水平较低(P0.05);NASH大鼠HOMA-IR与血清RBP4呈正相关(r=0.541,P=0.001)。结论威灵仙多糖可有效治疗NASH大鼠,其主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NASH大鼠血清RBP4水平,改善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的空白组(C,n=10)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造模组(n=34),造模8周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西药组(R)、柴胡皂苷D组(CD),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罗格列酮、柴胡皂苷D灌胃治疗4周,同时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和游离脂肪酸(FFA),以及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结果:CD组大鼠体重、肝湿重、TC、TG、FBG、FINS、IRI、FFA、TBA、ALT水平较M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LDL-C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 05)。结论:柴胡皂苷D能够显著改善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肪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动物模型 ,探讨NASH发病机制。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 ,检测血清转氨酶、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BI)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肝组织匀浆MDA、SOD水平 ,肝组织学改变。于 9周末模型组大鼠已产生胰岛素抵抗 ,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 ,肝细胞出现脂肪变及气球样变 ;14周末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 ,SOD水平明显下降 ,肝组织出现炎细胞浸润。胰岛素抵抗与TNFα在肝脏脂肪变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炎症产生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清胰岛素抵抗(IR)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以范建高经典造模法造模。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在造模12周后分别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经下腔静脉采血,迅速按常规分离血清,采用酶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 FBG)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空腹血糖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IR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比电针组增高(P<0.05);电针组较西药组有下降趋势,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明显性意义( P>0.05)。正常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降低( 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血清Leptin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肝脏脂质沉积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模型。治疗组在喂养8周后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肝重,空腹血糖、转氨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明显脂肪变,动物体重、肝重和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动物体重和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其中AST和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瘦素、抵抗素呈下降趋势,而脂联素呈升高倾向。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NASH大鼠糖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甜菜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甜菜碱低剂量和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饲以高脂肪饲料(加入脂肪肝诱导剂丙基硫氧嘧啶),构建NASH模型,甜菜碱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以200mg/kg和400mg/kg剂量甜菜碱溶液灌胃。第1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清糖(Glucose),应用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甜菜碱显著降低血清Insulin(P0.01)、Glucose和IRI(P0.05),且低、高剂量组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甜菜碱可防治大鼠NASH,机制之一可能为改善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DGAT2、PKCε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饲养SD大鼠8周制备NASH模型,药物治疗4周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AST、ALT)、血脂(CHO、LDL、HDL、TG)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RT-PCR检测DGAT2mRNA、PKCεmRNA,Western-blot检测DGAT2和PKCε蛋白的表达。[结果]苓桂术甘汤组、罗格列酮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降低血清TG、ALT、AST,下调DGAT2、PKCε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能是通过下调肝组织DGAT2、PKCε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肝内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起到了调节和改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DGAT2/PKCε有可能成为治疗NASH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