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总神经又称腓神经或腘外神经,来自4、5腰神经和1、2骶神经前支的后股,在大腿下1,3处,从坐殷神经分出。腓总神经损伤多见于腓骨头处外伤、骨折、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等压迫所致,肌肉注射所致的腓总神经损伤并不多见。近年来,笔者用按摩配合水针的方法治疗肌肉注射所导致的腓总神经损伤,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10例儿童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田士松  陈爱桂 《河北中医》2013,35(8):1267-1268
作为坐骨神经的一个重要分支,腓总神经位于腓骨颈处,位置较为表浅,紧贴骨面,且神经周围的软组织相对菲薄和稀少,神经移动性较差,因此在遭受外力的情况下,腓总神经容易受到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临床上常见于膝关节内收造成的损伤,腓骨头、腓骨颈骨折造成的损伤,以及肿物或外部压迫等[1].对于踝关节扭伤造成的腓总神经损伤,临床报道较为罕见.2006-12-2012-03,我们收治了15例踝关节扭伤后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鼠神经生长因子系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纯化的神经生长因子(mNGF),mNGF通过促进神经损伤恢复发挥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损伤,腓总神经卡压症多由压迫、牵拉等外伤所引起腓总神经受压。现将NGF对腓总神经卡压症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腓总神经在膝后方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着股二头肌肌腱深侧面向外下行,绕腓骨颈至其前方分为了腓浅、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外侧肌肉。腓总神经于腓骨颈处位置最表浅,其深面有腓骨做衬垫,因此该处最容易受压迫。自体压迫性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跷二郎腿"、极度屈膝位"盘腿"时间过长、长时间侧卧于硬板床而造成腓总神经损伤。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46例临床疗效观察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章威,刘伍立谭晓红,娄必丹主题词腓总神经/损伤,神经肌肉损伤/针灸疗法腓总神经损伤多系因打击、牵拉、压迫以及注射不当等损伤造成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分布区域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调查股骨骨折127例,对其中5例出现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的临床疗效。效果: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腓总神经损伤常常产生于石膏固定后对腓总神经的牵拉、压迫。及时处理疗效尚为理想。结论:正确把握石膏固定方法,及时观察处理是解决股骨骨折石膏固定术后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呼婧婧  宫军 《河南中医》2014,34(1):144-144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分为腓深、浅神经,其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压迫、冷冻等各种外界因素损害,也可因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和感染性损伤以及化学性损伤等引起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科宫军主任医师用运气针法配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足少阳胆经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腧穴为: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特定穴的选用具有绝对优势,占总频次的79.52%;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阳陵泉-足三里。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循经取穴和沿神经走行取穴为主,同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可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下肢牵引致腓总神经受伤7例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243021)汪洪陶达铭张大炯唐鸣放下肢牵引是治疗下肢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效果较为肯定。但使用不当,反而可以造成腓总神经受压损伤。自1986~1997年,笔者共遇到7例因牵引而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电生理学检查、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但均存在不能早期确诊的缺点。由于目前尚无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方法,腓总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仅可以早期诊断腓总神经损伤,还能够指导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腓总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腓总神经沿腘窝外侧缘下行,绕腓骨头下外方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位置表浅易在胭部及腓骨小头处损伤,多以外伤、牵拉、压迫等引起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形成"马蹄内翻足",以及小腿前外侧面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笔者在跟师临床实践中,采取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1例,收到了显著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与药物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延芳  于琳  丁建萍  蔡红英  程辉 《中国针灸》2003,23(12):715-716
目的 :寻求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方法 :将 97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穴取环跳、髀关、阳陵泉等 )和营养神经药物组(口服维生素B1 、腺苷钴胺片)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针刺组的治愈率为 73 8% ,总有效率为93 8% ,明显高于药物组的 40 6%和 56 2 % ,P <0 0 1。结论 :针刺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腓总神经损伤多伴有下肢骨折,尤其是腓骨颈骨折,临床上有时只重视骨折的治疗,而忽视了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此类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笔者于2002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宋沙沙 《吉林中医药》2011,31(5):449-450
腓总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其特点是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足跟行走不能,伴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笔者在随杨白燕教授出诊时观察到腓总神经麻痹后,使用循经排刺配合电针治疗,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腓总神经损伤是骨科康复常见的周围损伤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因姿势不良,可能出现踝扭伤、局部水肿、僵硬、行走障碍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临床治疗腓总神经病案为例,通过整理古今医家对腓总神经损伤病机的认识和针灸取穴原则,总结出腓总神经损伤的辨治应辨病与辨经络相结合,选经和刺法相结合,配合康复训练,为以后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研究和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腓总神经损伤在小腿创伤致胫腓骨骨折中较常见,单纯腓深神经损伤相对较少.本院1998-2006年共收治胫腓骨骨折合并腓深神经损伤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腓总神经损伤在小腿创伤致胫腓骨骨折中较常见,单纯腓深神经损伤相对较少。本院1998-2006年共收治胫腓骨骨折合并腓深神经损伤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的改善情况,了解电针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腓总神经损伤的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药物治疗;对照组不采用电针疗法,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活动波幅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活动波幅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的胫骨前肌静态表面肌电活动波幅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疗法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表面肌电图的表现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大腿下1/3,从坐骨神经分出,在腓骨头前方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在小腿外侧面,然后形成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受凉,也可能为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患者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呈马蹄内翻足。步行时病人高举足,使髋关节、膝关节过度屈曲,当足落地时先足尖下垂,接着用整个足趾着地,似马或鸡的步态,或称跨阅步态。感觉障碍分布于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1趾间隙,仅腱反射不受影响。诊断:根据典型的垂足证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五段拔伸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胫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160例,随机分为五段拔伸推拿组(观察组) 80例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 8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或P 0. 01);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或P 0. 01)。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结论:五段拔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胫腓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