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本院几年来开展常温下心脏外科手术作一小结,认为由于体外循环,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监护仪器,基层医院暂时无法配备,因此在常温下作闭式二尖辦交界分离术,对治疗二尖瓣狭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品林 《吉林医学》1990,11(4):227-228
<正> 我们于1985年6月~1989年6月,共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45岁。单纯二尖瓣狭窄9例,合并轻度二尖瓣漏2例,伴发房颤5例。心功能Ⅱ级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8年9月至1988年3月共施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2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3例中,左径21例,男2例,女19例,年龄23~45岁,平均32岁,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15例,Ⅲ~Ⅳ级3例。轻度关闭不全3例。有1~5次咯血史17例,X线示大心脏者3例。右径男女各1例,女38岁,心功能Ⅲ级;男54岁,心功能Ⅱ~Ⅲ级;均有房颤及一次咯血史。左径或右径均为前外侧切口,第四肋间进胸,常规切断第四或第五肋软骨,膈神经前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常见病。闭式二尖瓣分离扩张术是一种费用少,简单有效的方法。我院从1962年6月~1993年6月共开展单一切口右径二尖瓣闭式分离扩张术900例,手术死亡9例,占1%。远期疗效满意。手术合并症27例占3%。我们认为,在五种径路六种方法中这种方法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于1992年2月首例开展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85年5月~1991年4月,共做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2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闭式分离术,目前仍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报告了23例,除1例发生脑血管栓塞外,其余效果满意,作者认为心功能Ⅲ级以上者术前用G.I.K溶液,增加心肌能量储存,心肌得以保护。伴有轻度二尖办关闭不全,为避免一次过大扩张加重关闭不全,可采用逐次小幅度增加扩张度。作者指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鉴别其瓣膜病变,并对术中特殊情况与术后心低排提出了自已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闭式二尖瓣分离手术时,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损害,因心律失常造成意外死亡者,文献中也屡见不鲜。因此术程心电监护,随时发现心电图异常,以便作出相应处理,已成为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的常规。我院于1973年~1980年2月共施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48例,笔者对其中21例手术负责心电监护,现将此21例手术过程的心电图变化加以总结。一、一般资料及方法:21例患者均系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多属Ⅲ级或Ⅱ至Ⅲ级之间。男6例,女15例。年龄21~47岁。术前心电图呈窦性心律者17例,其中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1例;心房颤动4例;呈“二尖瓣型P波”5例;呈右心室肥厚合并  相似文献   

9.
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手术治疗,按传统观念,应用右径路,双径路或直视的手术方式,以避免因血栓脱落而造成重要脏器栓塞的不良后果。但根据我们的有限经验,采用左径手术时,只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是能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将我科1984年11  相似文献   

10.
<正>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从1975年2月~1983年2月,我院共收治二尖瓣狭窄病人67例,除一例转内科,一例药物治疗好转,一例房颤未手术外,其余64例均施行了闭式扩张分离术,术后无并发症,创口一期愈合,无手术死亡。下面介绍在施行左进胸  相似文献   

11.
我院胸外科自1973年8月至1975年10月共收治24例风湿性二尖弁狭窄,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4例,女1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31.5岁。病期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十三年,平均为六年。  相似文献   

12.
闭式二尖瓣分离术62例临床体会山东电大医院(250001)王荣光,姜先洲,路才尚闭式二尖瓣交界扩张分离术(ClosedMitralCommissurotomy简称CMC)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得狭窄的一种有效而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1985年2月至...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60年4月开始,在临床上創用电针穴位麻醉下,对二尖瓣狭窄症的患者,施行二尖瓣交界分离术获得成功,迄今共做5例,兹将应用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湘盛  王铁 《安徽医学》1992,13(1):45-46
<正> 我科自1984年5月到1989年5月对78例二尖瓣交界分离术,采用了静吸互补麻醉术,均取得成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78例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在17~48岁,心功能Ⅵ级者9例占12%,Ⅲ级者31例占40%,Ⅱ级者38例占48%,二维B超示二尖瓣开口最小1.0cm,最大1.7cm,伴有房颤11例,术前1小时肌注鲁米帮钠0.1,东莨菪硷0.3mg。诱导及维持:入室后先开放两条静脉,供氧去氮后,安定0.4mg/kg从马氏滴管内滴注,5分钟后芬太尼6~8μg/kg稀释成20ml5~8分  相似文献   

15.
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外科在党的培养下,从1958年1月至1959年5月,共施行了13例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效果尚称满意,今作一初步报道,希同道们批评指正。诊断:二尖瓣狭窄症的诊断,除症状外,主要是听诊和触诊,其次县 X 线检查及心电图。本组13例中:男性12例,女性一例,年岁最大的为44岁,最小的为20岁。13例都有心悸、气喘的  相似文献   

16.
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通常采用经左径、左心耳导向。笔者在1981~1988年间,遇两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在选择上述径路的剖胸术中,意外发现左心耳细小、萎缩,无法经左心耳切口插入术者手指,遂改经肺静脉导向,顺利完成二尖瓣交界分离、扩张。两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4岁和35岁。根据病史、体征和X线胸片、UCG以及EKG等检查,木前诊浙皆为凤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告了3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术中和术后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长者2年、短者10个月,均已不同程度的恢复了生活能力或劳动能力,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麻醉超前镇痛用于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998年2~10月对于20例二尖瓣分离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超前镇痛,本文探讨其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浆类固醇浓度的影响和术后镇痛效果。1资料及方法1.1对象风湿性心脏病剔除出凝血障碍、神经精神病及脊柱病变,拟行二尖瓣分离术者40例,随机分为对...  相似文献   

20.
叶伟  张卫  周睿  郭震 《上海医学》2004,27(10):765-765
自1995年1月~2002年12月,因二尖瓣再狭窄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519例,其中行联合瓣膜置换术者84例,占16.1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