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人群中传播,且普遍易感,但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1-3].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策略,也是应对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4].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脆弱人群甲型H1N1流感防制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探讨下一阶段针对脆弱人群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广东省农民、农民工、离退休人员等脆弱人群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7.0%,对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传染期知晓率最低(32.9%)。咳嗽遮掩口鼻等6项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49.3%,其中聚餐时总是使用公筷的比例仅为13.6%。不同脆弱人群甲型H1N1流感防制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流感发生前后,脆弱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差异,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脆弱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甲型H1N1流感发生前。结论广东省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脆弱人群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低,健康行为形成比例不高,在面对脆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更多采用分众传播、大众意见领袖和参与式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佛山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后人群相关知识与行为情况,为调整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从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报告最多和最少的区中选择城市社区、行政村、中学和小学共600人,利用《广东省防制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为63.8%,甲型H1N1流感发生前后的行为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5%的人认为卫生部门能及时提供相关的预防控制信息,获取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网络,个人认为最好、最有效的传播途径为电视、网络和报纸。结论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均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预防甲型H1N1流感相关行为流行前后有很大变化,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开展健康教育和人群主动了解相关信息能改善预防行为。  相似文献   

4.
何朝  游凯  赵莹颖  郑奇光  乐嘉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03-2105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甲型H1Nl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为今后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5月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各部门配合在全区大力开展相关知识的教育,于11月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社区老人、职业人群、餐饮住宿业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及流动人口6类人群共75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众对于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晓率均达85%左右;但流动人口和以流动人口为主的餐饮住宿业服务人员以及社区老年人3类人群知晓率相对较低;67.73%的调查对象增强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在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中,疾病发展态势、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类信息受关注;53.45%的被调查者相信政府官方发布的信息,40.30%的被调查者相信专家学者发布的信息,仅有6.25%的被调查者相信亲朋好友及其他途径发布的信息。了解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的前3种主要途径为电视(80.93%),报纸、杂志、书籍(41.07%)和海报、宣传材料(32.67%);而希望获取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的前3种主要途径为电视(69.20%),专家学者的培训或讲座(46.27%),报纸、杂志、书籍(33.47%)。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但健康教育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工作。同时应针对公众关注的核心信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平台,辅以专题培训、讲座和宣传材料,通过政府官方和专业技术部门专家学者进行信息宣传发布,保证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南省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 311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甲型H1N1流感知识现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对象中,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86.6%、报纸53.3%和网络51.9%;公众对于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总知晓率为36.4%,其中"是否知道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为93.3%;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和传播途径,分别为52.9%、43.5%和38.5%;而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方式、预防主要措施、传染期和抗病毒药物分别为21.9%、20.8%、17.1%和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与甲型H1N1流感知识得分有关。结论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吴凤庆 《中国保健》2010,(10):85-86
目的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反复组织学习《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制定就诊流程,加强预检、分诊,规范医护人员的防护行为,规范消毒措施,做好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加强卫生健康宣传。结论门诊就诊患者是流行病的易感人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严格管理是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完善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方法收集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的相关资料,将整个疫情进展过程划分为潜在、溯源、全人群和重点人群四个阶段,结合疾病三级预防措施,并以此阶段划分为基础,充分挖掘各阶段的疾病流行特征和防治特征,概括各国已采取各类防控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完善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结果甲型H1N1流感各阶段具有不同流行病学和防治特征,为防治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提出相对合理的防治框架,并针对目前重点人群阶段提出若干具体措施。结论我国及时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取得积极防治成果;疾病风险评估在防控策略调整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莹颖  何朝  郑奇光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31-2833
目的了解顺义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方法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甲型流感开始时(2009年5月)和结束后(2010年3月)分别随机抽取顺义区社区、村及职业人群开展调查。结果干预后公众对容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行为知晓率由32.8%提高到78.3%、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知晓率由16.4%提高到60.2%,公众对该次疫情信息公布工作的满意度由82.1%提高到92.4%。结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是有效果而且非常有必要的;绝大多数居民对于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信息发布工作满意,今后可以继续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向居民宣传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及时发布最新流行态势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学生和各类职业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需求和传播渠道。方法随机抽取崇文区学生和企业、机关单位等职业人群共16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人群90.8%的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认为大多数能治愈,但有一定死亡率的比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二者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0.01)。被调查者均认为咳嗽、直接接触感染者和病毒污染物品最易传播该病。了解甲流感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89.0%)和报刊(61.9%),但互联网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职业人群均首选希望从电视获得甲型H1N1流感相关信息,其次是报刊和广播,专业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学生、个体及商业服务人员同时希望从互联网获得相关信息,农民工、个体及商业服务人员通过短信和手机报获得信息也成为一种主要途径。在最希望了解的内容上预防措施(66.6%)为第一位,在职人员(除专业技术人员)最希望了解最新态势,并且对政府措施也高度关注,对于甲流感主要症状只有学生和农民工比较关注。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知识传播渠道,结合疾病特点及不同人群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细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内容,是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为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顺义区12个乡街的5岁以上健康人群(202名)采集免疫前静脉血检测抗体,评估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各年龄组随机选取部分人群做免疫后抗体水平检测,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202份血清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阳性率46.53%(94/202),与北京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2.78。不同性别人群之间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9岁、10~14岁组抗体水平阳性率高。50名评估对象免疫前抗体阳性率50%(25/50),免疫后抗体阳性率94%(47/50),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转率80%(30/50)。免疫前阴性和阳性评估对象之间抗体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估对象总体抗体滴度呈6倍增高,各年龄组免疫前、后抗体GMRT的变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9岁、60岁以上组滴度升高倍数最低。结论顺义区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数高于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平均感染水平。疫苗接种使目标人群达到了形成该样本人群免疫屏障的要求,提示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际接种疫苗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手段。免疫前抗体水平、年龄是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互动式健康教育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中的效果,为健康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某大学A系所有大一学生(205人)作为干预组,抽取B、C系所有大一学生(181人)作为对照组,在干预组开展一周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健康教育措施,在干预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甲型H1N1流感健康态度得分为8.81±0.76分,高于对照组的8.51±1.16分,健康行为得分为9.41±1.16分,高于对照组的8.77±1.76分(P〈0.01)。干预组男性调查对象的健康态度得分为8.81±0.77分,高于对照组的8.50±1.17分(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女性调查者之间的健康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接受过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健康行为得分为9.53±1.09分,高于对照组的8.56±1.34分(P〈0.05)。结论开展甲型H1N1流感互动式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促使大学生持有更积极的健康态度,采取更科学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甲型H1N1流感风险沟通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卫生系统应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沟通活动进行研究,剖析了风险沟通的逻辑模型、沟通对象、沟通预案及立体发布网络,并总结出注重倾听公众舆情、赢得公众信任、视公众为合作伙伴、明确告知政策变化缘由、明确承认不确定性、信息发布适度、提前预警宣传教育、主动设置议程、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创意活动应对心理疲倦等十大风险沟通策略。作者对风险沟通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政府部门风险沟通的定义,并指出今后风险沟通研究方向:应更注重常态视角、研究适合我国的评价指标、强调"民主范式"、开展风险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是"非典"以来大型疫情事件中风险沟通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其经验可供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信息发布及风险沟通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0—2007年佛山市甲1亚型(H1N1)毒株流行情况及其HA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采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进行型别鉴定,选取每年2~4株甲1亚型毒株的细胞培养物提取病毒核酸,进行HA1基因的逆转录,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毒分离结果显示2000—2007年间甲1亚型流感病毒在佛山市人群中的流行是间断性的,只在2000、2001、2005、2006年4个年份分离到甲1亚型流感毒株。毒株的HAl区氨基酸序列与流感疫苗推荐株A/NewCMedonia/20/99和A/Solomon Islands/3/2006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7.2%~99.7%和97.2%-98.5%。氨基酸残基平均替换数随年份的推移而增加,只有2006年的毒株在抗原决定簇发生了替换。结论与疫苗株比较,佛山市的甲1亚型流感毒株抗原性已逐渐发生了改变,应密切注意疫苗对毒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布情况、临床表现、发病过程以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32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1。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16~19日4 d内,确诊病例26例,占总病例数的81.3%;暴发空间主要集中在学院A,发病20人,占总发病人数的62.5%。32例病例中31例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1例在接种疫苗后7 d发病;31例临床表现较轻,平均病程5.8 d,1例危重病例,病程49 d。首发病例系外地甲型H1N1流感感染导致,其余31例为继发感染。结论建立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领导、监测机构,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疫苗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和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商业服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认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选择商业服务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相关问题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商业服务人员关注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55.81%)、报纸(50.00%)和网络(27.42%),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在使用网络了解信息上有统计学差异(χ2=6.875,P=0.032)。甲型H1N1流感信息方面关注度居前3位的依次是预防方法(52.58%)、疫情进展(39.35%)和政府措施(32.26%)。调查人群对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6.13%,典型症状的知晓率为28.39%,总体知晓率仅为9.03%。2009年5月前的心理行为主要是担忧(42.90%),5月以后40.65%的人表示无所谓,担忧的比例降低到35.48%,与5月份前比较,心理行为的改变有统计学差异(χ2=13.742,P=0.003)。采取预防措施的比例为90.32%,居前4位的预防措施依次是加强室内通风(46.43%)、增加洗手次数(45.71%)、体育锻炼(35.00%)和室内及手消毒(34.64%)。是否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治甲型H1N1流感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196,P=0.015)。128人(41.29%)愿意接种疫苗,117人(37.74%)表示无所谓,65人(20.97%)不愿意接种。结论商业服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较差,需要加强这一类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2009-2010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甲流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以公安人员、中小学生、医务人员这三类重点人群作为免疫学评价的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4个区县抽取公安人员110人,中小学生146人,医务人员306人,于甲流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5~6周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甲流)抗体水平,进行甲流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总体上,甲流抗体阳性率由接种前34.9%提高到98.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接种前1∶17提高到1∶351,抗体≥4倍增长率为85.6%。结论 2009年上海市大规模人群接种的甲流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两家哨点医院每周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40~60份,提取病毒RNA,采用real-timePCR法进行鉴定。结果 1 545件流感样标本中有290件甲型H1N1阳性,总阳性率为18.77%。青壮年的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因对此新型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而普遍易感。2009年10~12月出现一次小规模社区暴发,流行呈波浪进程,于2009年第42周至第47周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结论西城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符合流感大流行的特征,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利辛县实验中学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征,探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利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结果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咽拭子标本采集、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17人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17例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6岁;分布于12个班。经积极治疗全部痊愈。在采取病人积极救治、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校舍消毒及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后,疫情迅速控制。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播速度快,尤其在人口密集场所。病情一般为良性经过。积极救治病人、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等综合措施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校校医和幼儿园保健医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培训效果,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授培训和远程视频同步直播培训2种方法,对全市中小学校校医和幼儿园保健医进行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培训,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校校医、幼儿园保健医获取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和互联网网站,培训班名列末位。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19个问题的知晓率,中学校医有3个问题、小学校医有1个问题、幼儿园保健医有3个问题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面授培训与多媒体远程视频同步直播培训有3个问题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校校医、幼儿园保健医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技术培训和面向学生儿童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针对学校和幼儿园存在的不同问题及不同培训方式达到的效果,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