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早期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延期更换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7例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予以3周~3个月外固定架治疗后,拆除外固定架,改为胫骨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8例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9例解剖钢板内固定,经过9~36个月,平均24.7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结论 对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早期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若其小腿部软组织及皮肤愈合好、无感染,可选择适当的解剖钢板或髓内钉行延期骨折内固定治疗,以利于患者肢体早期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动力型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动力型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和粉碎性Pilon骨折18例.结果 外固定架术后平均使用时间为3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约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或皮肤坏死、内植物外露,仅有2例发生跟骨钉道感染.最后随访踝关节活动度为:优8例,良7例,中3例.结论 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动力型超踝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既能稳定骨折对位,又可以早期活动踝关节,还能对骨折进行动力加压,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2—2017-02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54例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结果 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5.3(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9个月,24例GustiloⅡ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6个月,30例GustiloⅢ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4个月。骨折愈合质量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1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5.2%。2例术后骨折不愈合,行切开植骨内固定,术后骨折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32例,良14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5.2%。结论外固定架固定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仅操作简便、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少、感染发生率低,而且患者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为创面修复及肢体功能重建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植骨分期治疗开放性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1-01—2013-03诊治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15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植骨治疗。结果 15例均获得10-19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3个月。无感染、骨髓炎、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Teeny-Wiss的评分评定:72-93分,平均85.6分;优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植骨分期治疗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外固定架在长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长骨骨折51例,男32例,女19例。其中内固定术后失效3例,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例,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1例,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1例,局部浅表感染3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1例(GustiloⅠ型1例,Ⅱ型14例,Ⅲb型4例,Ⅲc型2例)。闭合复位6例,开放复位45例。予自体髂骨植骨13例,胫骨拉力螺钉固定8例,腓骨克氏针固定3例,钢板固定7例,股骨拉力螺钉固定2例,尺骨远端克氏针固定2例;局部皮瓣转移5例,创面游离植皮4例,股骨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1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例失访。1例老年患者术后死于癌症晚期,1例GustioⅢb骨折患者骨不连,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无骨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1例股骨骨折因针道感染,Ⅱ期改梅花钉内固定;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因延迟愈合、断端移位而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结论外固定架是治疗长骨骨折的一种主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提高外固定架稳定性,降低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顺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9):698-700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骨牵引、95°角髁钢板、股骨髁解剖钢板、动力髁部螺钉、逆行髓内钉、松质骨螺钉、外固定架联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3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74例;年龄16~83岁,平均45岁。按AO/ASIF分型,A型105例,B型20例,C型138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30个月。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77.5%。结论保守治疗效果差,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术治疗,对于A型骨折,优先选择逆行髓内钉、动力髁部螺钉、95°角髁钢板;对于B型骨折,选择松质骨螺钉;对于C型骨折,股骨髁解剖钢板更能发挥作用;外固定架联合松质骨螺钉更适合治疗C3型严重开放性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Ⅲ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8月应用胫骨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Ⅲ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18例;Gustilo分类Ⅲa型8例,Ⅲb型7例,Ⅲc型3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后期外固定支架改为弹性固定,有明确骨性愈合后拆除。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50个月,平均1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保肢成功后最终截肢,2例外固定架钉道后期感染,1例钉道后期感染伴松动,无畸形愈合及感染发生。结论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后期可调整等优点,结合腓骨1/3管型钢板固定,既能增加固定强度,减少并发症,又可弥补外固定架固定的缺点,符合现代微创理念;是治疗Ⅲ型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开放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并腓骨骨折行早期清创缝合,延期在关节镜辅助下腓骨钢板内固定配合胫骨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 28例获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疗效按Mazur评价标准:优14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腓骨钢板内固定结合胫骨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软组织条件差的严重开放性Pilon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分别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螺钉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术后用75%酒精2次/天滴针孔,2天后无负重作膝、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每天检查固定针是否松动,2周后扶拐不负重下地行走。结果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28周拆除外固定器,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中骨折治疗愈合标准,骨折愈合率达97%,愈合时间最长11个月,最短3个月,无骨不连及骨髓炎发生,4例发生针道感染,周围皮肤发红,给予抗感染后治愈。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最常用的外固定架,对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小,符合微创技术要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可增加骨折复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股骨髁部骨折比较常见 ,治疗方法虽多 ,但均比较困难。自 1995 - 2 0 0 0年间共收治股骨髁部骨折4 8例 ,其中T型骨折 2 3例 ,均采用交叉斯氏针加互锁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病人中男 16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8 5岁(18~ 6 4岁 )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1例 ,重物砸伤7例 ,高处坠落伤 5例。骨折类型 :髁上伸直型 15例 ,屈曲型 8例 ,均为髁部T型骨折。随访 6个月~3年 2个月 ,平均 19个月。2 治疗方法在连硬外麻或腰麻下经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穿针外固定术。先在股骨内外髁靠近股骨关节面软骨上方约 1 0~ 1 5…  相似文献   

11.
1999年8月~2005年8月,我科采用从近折段进针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38例,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左侧18例,右侧20例。骨折类型:中段10例,外段28例。横形12例,斜形16例,粉碎性10例。1.2手术方法局部麻醉,患者仰卧位。以骨折处为中心作长4~6cm弧形切口,尽可能少量剥离骨膜暴露骨折端。小碎骨片暂先取出,待骨折复位固定后再填补缺损处;注意大碎骨片尽量不损伤骨膜及附着肌肉,先用细钢丝捆绑固定。于距锁骨骨折近折段端4~5cm处用φ3.2mm钻头斜向远折段钻入髓腔,同时用钻头在孔的下方作一向下…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2006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36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疗效较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0~63岁.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2005年3月,笔者收治31例三踝骨折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8~40岁。右侧18例,左侧13例。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且骨折移位明显。按Weber的AO分型,B型19例,C型12例。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如骨折片位于胫  相似文献   

14.
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Hoffa骨折患者1例保守治疗、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5例均获随访,时间13—31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优良3例,可2例。结论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以膝关节屈曲外翻位损伤多见,外髁发生率较高。X线对诊断价值有限,多借助CT检查。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35例三踝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20~58岁。骨折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6例,旋后内收型4例,旋前外展型7例,旋前外旋型8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待肿胀消退后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策略。方法对59例Pilon骨折患者(65肢),根据骨折类型和局部软组织条件,采用松质骨螺钉有限固定28肢,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20肢,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或克氏针固定17肢。结果 65例均获随访,时间8~45个月。应用Mazur评分标准:优33肢,良20肢,可8肢,差4肢,优良率81.5%。结论根据Pilon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情况合理采用螺钉、胫骨远端钢板、外固定支架手术固定,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稳定骨折,早期锻炼,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腰髂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对经骶骨骨折骨盆前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腰髂固定联合前路外固定支架治疗经骶骨骨折骨盆前后环损伤病人11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均为Tile-C型,C1型8例,C2型2例,C3型1例。经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结果〓随访时间11~64月,平均36.4月。均获骨性愈合,Majeed评分平均84分。优6例,良4例,优良率90.9%。术后切口感染1例,外固定架钉道感染1例,清创拆除支架换药后愈合。结论〓腰髂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可有效稳定骨盆环,手术创伤小,效果可靠。是治疗经骶骨骨折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olles骨折行掌屈尺偏位及中立位固定的腕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80例闭合性新鲜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0),手法复位后予石膏外固定,治疗组固定于腕中立位,对照组固定于掌屈尺偏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腕关节背伸功能优良率及总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5%、57.5%及67.5%,分别优于对照组的62.5%、25.0%及35.0%(P<0.05)。掌屈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5.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于中立位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周围肌、肌腱松弛,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The lag screw technique has historically been a successful and accepted way to treat oblique metacarpal fractures. However, it does take additional time and involve multiple steps that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fracture propagation or comminution in the small hand bones of the hand. An alternate fixation technique uses bicortical interfragmentary screws. Other studies support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ease of this techniq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biomechanically assess the strength of the bicortical interfragmentary screw versus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ag screw. Using 48 cadaver metacarpals, oblique osteotomies were created and stabilized using one of four methods: 1.5 mm bicortical interfragmentary (IF) screw, 1.5 mm lag technique screw, 2.0 mm bicortical IF screw, or 2.0 mm lag technique screw. Biomechanical testing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post cyclic displacement and load to failur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ixation techniques with regard to both displacement and ultimate failure strength. There was a slight trend for a higher load to failure with the 2.0 mm IF screw and 2.0 mm lag screw compared to the 1.5 mm IF and 1.5 mm lag screws, but this was not significant. Our results support previously established clinical data that bicortical interfragmentary screw fixa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oblique metacarpal fractures. This technique has clinical importance because it is an option to appropriately stabilize the often small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fracture fragments encountered in metacarpal fractures.  相似文献   

20.
掌、指骨骨折固定方法的选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条件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87例99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近似解剖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48例;手功能均恢复至正常,伴肌腱损伤的39例。手功能恢复按TAMI标准评价:优16例,良2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技术条件等合理选用,才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