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新型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PC-DCP)和动力加压钢板(DCP)固定段皮质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成年山羊15只,在其完整胫骨中段分别采用PC-DCP和DCP固定。术后1d、2,6,12周用放射性微球法测定局部皮质骨血流量。结果 DCP板下皮质骨在术后1d血流量急剧降低,到6周时仍低于正常对照,直到术后12周血流量才完全恢复;PC-DCP板下皮质骨血流量术后2周时已恢复并超过正常对照,到12周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PC-DCP可明显保护板下皮质骨血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股骨干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股骨的空间结构信息,利用软件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采用三维反求技术获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三维模型。模型装配后,采用ANSYS软件模拟在“四点”前后弯曲、轴向压缩和扭转3种不同受力情况下,股骨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系统在“四点”前后弯曲条件下,股骨螺孔处的最大应力集中于最远端螺孔处;而接骨板应力集中于边缘。(2)系统受到15Nm的扭转载荷时,股骨干骨折线两端螺孔应力分布较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而接骨板应力集中于靠近骨折线的中间两个螺孔处。结论在“四点”前后弯曲、轴向压缩和扭转3种载荷下,接骨板上应力集中的区域位于板边缘或者中间,而股骨的应力都集中在骨折位点中问的螺孔或最远的两个螺孔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应用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46例49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7~88岁,平均51.5岁;股骨骨折16处,胫腓骨骨折14处,肱骨骨折11处,尺桡骨骨折8处。全部采用切开复位直视下置入接骨板,术后给予相应康复训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7~19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5个月,平均3个月。伤口Ⅰ期愈合。无钢板松动、感染、骨不连、成角畸形等病例。结论新型点式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满足骨折愈合所需要两大条件:满意的血供和良好的固定,是治疗长骨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坚硬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对接骨板固定及取出后固定骨段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兔28只,4只对照,24只在左胫骨行不锈钢板固定,其中20只动物术后2个月取出钢板,并在取钢板当时及取钢板后1、2、3和4个月分别有4只动物处死,另有4只动物于内固定后6个月处死,取完整胫骨作力学测试.结果:坚硬接骨板固定可诱发严重的局部骨质疏松,导致固定骨段力学性能下降.接骨板取出后固定骨段力学性能可逐步恢复,但恢复过程较缓慢.结论:接骨板取出后的骨强度恢复延迟,可能是固定骨段发生再骨折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治疗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治的LC-DCP内固定的长骨干骨折30例(32处骨折),其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2例.采用瑞士AO组织的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5~26个月),全部病例均在随访期达到正常的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5周,无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病例发生.结论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长骨干骨折,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稳定性强,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型点接触锁定接骨板(PC-LCP)和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固定骨后骨皮质微循环形态学及血流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山羊15只,在左右侧完整胫骨中段分别用PC-LCP和DCP固定。于固定术后1天、2、4、8、12周行非放射性彩色微球测量血流量,术后1天、2、4、8周行活体双硫蓝染色。观察接骨板下与对侧骨血流量及固定段骨接骨板下骨皮质、断端染色变化。结果PC-LCP实验组接骨板下及螺钉之间于术后1天出现骨缺血区,4周时恢复,DCP固定组术后1天、2、4周板下皮质骨持续存在缺血现象,到第8周才恢复;PC-LCP实验组接骨板下血流量均高于DCP组板下血流量。结论PC-LCP对骨皮质骨微循环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6年2月,使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9例,平均58.6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骨质疏松7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其中5例因骨缺损行植骨术。结果所有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优良率84%。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退钉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8.
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免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右侧用应力松弛接骨板(stress-relaxation plate,SRP)固定,左侧用坚硬接骨板(rigid plate,RP)固定并作为对照。所有动物分为4组,每组6只。术后4~24周,偏光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早期两组间骨痂及板下骨结构改变相似,表现为骨痂胶原排列紊乱,折光性弱,板下骨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5年1月,应用肱骨I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7~74岁,平均49.8岁。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5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骨质疏松6例。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不切开关节囊,不剥离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组织即行骨折复位固定,其中骨缺损3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第3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适量主动及被动活动,2周后加强主动及被动活动功能锻炼。结果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4例,满意2例,优良率83%。结论肱骨LPHP的螺钉能锁扣于接骨板上,接骨板不要求与骨皮质紧密相连即可起到骨折牢固固定作用,做到了骨折愈合与功能锻炼同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特别适用于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45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12例.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采用LPHP固定.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行术后患肩功能评分.对两组疗效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8例获得平均14.7个月随访.3个月内骨折愈合35例,4个月愈合3例.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满意15例,优良率达92%.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内置物.  相似文献   

11.
骨折固定对长骨微循环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稳定的力学环境和骨折端适当的血液供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骨外固定对骨的血循环,特别是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干扰最小,传统的“坚强固定”观念已逐渐被既要求牢稳固定,又要求尽可能保护血循环的“生物学固定”观念所取代,因此,长骨的微循环改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正常长骨的微循环和不同固定方式对微循环及骨折愈合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和愈合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T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21.8±3.7)°、(9.4±2.7)°、(21.3±3.8)°]明显优于对照组[(17.8±3.1)°、(8.1±2.0)°、(18.4±3.8)°,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28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37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AO锁定内固定支架即AO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6月-2005年5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23例,其中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4例,采用瑞士Mathys公司生产的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8~22个月),全部病例均在随访期达到正常的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84周。无内固定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病例发生。Neer评分,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效果满意,并发症低,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时也能达到理想的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不稳定掌、指骨骨折用微型加压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闭合掌骨骨折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做掌背侧纵形切口;指骨做背外侧切口,开放骨折按照伤口情况另做切口或就原伤口入路,复位后在垂直骨折面打入2枚(或1枚)微型加压螺钉,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3天后即开始被动活动,10天后开始主动活动,6周内 禁用手持重。有肌腱损伤者及1枚螺钉固定者,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周,掌指及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骨不连。随访时间3个月-1年半,平均7个半月。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取钉困难。结论 微型加压螺钉是治疗不稳定掌、指骨骨折的比较好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61例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分析我科治疗的61例Pilon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X片资料和随访结果,对不同类型(Ruedi-Allgower分型)的骨折,比较保守治疗、有限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坚强内固定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Helfet提出的标准判断,保守治疗临床疗效差,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胫距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的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0%。对II型和III型骨折,坚持内固定组应用胫腓骨钢板,其内支撑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恢复肢体长度和达到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其他手术组。结论:临床治疗效果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关。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对II型和III型骨折,当局部皮肤条件较好时,首选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当局部皮肤条件不好时,宜选择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早期牢固的胫距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恢复肢体长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1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2型3例,43A3型10例,43B1型2例,均合并腓骨下端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线距踝关节面1.6~4.5cm,平均2.8cm;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2例)。GustiloⅢA型2例急诊行清创、腓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余患者术前行跟骨骨牵引。运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术中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2例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术后16~24周(平均20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73~95分,平均89.5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随访期间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利用微创置板技术,并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