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道蛔虫缓解期,虫体已死于胆总管时,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胆道排石汤亦不甚令人满意。为了避免胆道死蛔虫所引起的“胆心综合征”“胆结石”等并发症,我们采用胆石症的总攻疗法治疗一例胆道蛔虫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导于后。罗×,女,53岁。住院号98394。因腹胀,恶心,呕吐1周,于1986年8月6日收入住院。入院时感胃脘部胀痛,呃逆,不饮食,食后胀甚,左腹部及右上腹部隐痛,口干苦。患“冠心病”20年。入院后每日均于清晨5时发  相似文献   

2.
“乌梅汤”是根据《伤寒论》乌梅丸化裁而来 ,其治疗肠道蛔虫并发症胆道蛔虫症疗效卓著 ,故将近年治疗的 4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 8例 ,年龄最小的 12岁 ,最大的6 5岁 ;病程长的 3~ 5年 (疼痛反复发作 ) ,最短的数小时 ,一般在 1周左右 ;其中胆道蛔虫症占 2 8例 ,肠虫症占 14例 ;急诊病例 2 0例 ,门诊 12例 ,住院 10例 ;所有胆道蛔虫症均经 B超证实。肠虫症一般符合临床症状、体征或大便查有虫卵或吐蛔、便蛔或胃镜所见。2 治疗方法均以“乌梅汤”治疗。少数呕吐严重、感染重者辅以补液、抗感染治疗。“乌梅汤”…  相似文献   

3.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笔者自1993年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系统结石或寄生虫共54例,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门诊或住院病人,男24例,女30例;年龄22~70岁;肝内胆管结石28例,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8例,胆道蛔虫症6例(其中1例为左右肝管死蛔虫残留),病程2天~5年。首次发病者28例,多次发病26例(其中2例为胆囊结石术后复发肝内外胆管结石),均在来院或他院B超证实。1.2 治疗方法1.2.1 中医疗法:自拟…  相似文献   

4.
黄伟 《江西中医药》2001,32(3):24-24
胆道蛔虫残体是胆系结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胆道感染诱因之一。此症多见于 B超诊断报告 ,现代医学尚无此病名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案治疗此症12 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2 0例中 ,均经 B超检查诊断为胆道蛔虫 ,其中伴有胆囊结石 2 0例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 12例 ,胆囊切除 5例 ;男性32例 ,女性 88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16岁 ,平均年龄 5 0岁 ;病史 5~ 10 a者 40例 ,1~ 2 a80例 ;健康体检经 B超发现本症者 6 0例 ,有典型胆道蛔虫症状者 10例 ,因其它症状而经 B超诊断者 5 0例。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药杂志》1958,4(11):381-381
福建省福安孏皆褐幸娇圃S少麟、外科殷慕道兩医师用烏梅丸治愈三例胆道蛔虫症?李××12岁,男性,于1958年3月2日急症入院,主訴为上腹部剧痛已25天,剧痛發作时患兒卷狀呼嚎,經診断为胆道蛔虫病,即行手术,从总胆管及兩侧肝管中取出蛔虫共37条,並用“丁”型管作总胆管引流,术后症狀完全滑失。第12天拔除“丁”型管,但至第14天又發生与手术前完全相同的症狀,診断結果是蛔虫再度鑽入胆道。当时医生拟再施手术,但病人家屬拒絕再行手术,于是經中医会診,用島梅丸治疗,每次五分,每天三  相似文献   

7.
黄伟 《河北中医》2000,22(8):597
胆道蛔虫残体是胆系结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胆道感染诱因之一 ,此症多见于 B超诊断报告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方案治疗胆道蛔虫残体滞留 1 2 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中 ,男 32例 ,女 88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6岁 ,平均 50岁。全部病例均经 B超检查诊断为胆道蛔虫 ,其中伴有胆囊结石 2 0例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 1 2例 ,胆囊切除 5例。病程 5~ 1 0年者40例 ,1~ 2年 80例。健康体检经 B超发现者 60例 ,有典型胆道蛔虫症状者 1 0例 ,因有其它症状而经 B超诊断者 50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9年3月至1993年8月,用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驱除小儿胆道死蛔获得成功.所治20例系胆道蛔虫症患儿,经驱虫、对症处理后腹痛缓解或消失,但B超复查示胆道有死蛔虫或蛔虫残骸,伴不同程度胆管扩张、胆囊炎.服药后患儿均在几天内获愈(B超复查胆道蛔虫尸骸全部消失).现介绍于下.〔处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苓、枳实、制半夏、白芍、金铃子、延胡索各6克,大黄4克,生姜三片,大枣5枚.日一剂,2天为一疗程.〔病案举例〕石×,男,9岁.1993年8月19日入院,住院号1204.患儿5天前上腹部偏右突发钻顶样疼痛,继呈阵发性,大便3天未解,先后吐蛔2条,经补液、抗感染、止痛解痉、驱蛔等治疗疼痛减轻,但剑突下及右上腹仍压痛,墨菲氏征阳性.B超示:胆总管内一条 2.8× 0.4cm平行管径无声影。诊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药杂志》1958,4(11):381-381
<正> 福建省福安孏皆褐幸娇圃S少麟、外科殷慕道兩医师用烏梅丸治愈三例胆道蛔虫症?李××12岁,男性,于1958年3月2日急症入院,主訴为上腹部剧痛已25天,剧痛發作时患兒卷狀呼嚎,經診断为胆道蛔虫病,即行手术,从总胆管及兩侧肝管中取出蛔虫共37条,並用“丁”型管作总胆管引流,术后症狀完全滑失。第12天拔除“丁”型管,但至第14天又發生与手术前完全相同的症狀,診断結果是蛔虫再度鑽入胆道。当时医生拟再施手术,但病人家屬拒絕再行手术,于是經中医会診,用島梅丸治疗,每次五分,每天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医利胆排石法治疗胆蛔症中的胆道死蛔残体症 4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 7例患者为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 ,其中男 15例 ,女 42例 ,年龄 12~ 76岁 ,病程 3d~ 3个月不等 ,随机分成治疗组 43例 ,对照组 14例。2 诊断标准 :1典型症状和体征 :中上腹或右上腹持续性闷痛不适 (曾有阵发性加剧病史 ) ,压痛 ,无反跳痛 ,巩膜黄染。2B超诊断 :胆总管死蛔 ,胆总管死蛔伴感染 ,胆道结石伴死蛔 ,蛔虫性结石。 2组的 B超诊断对比见表 1。表 1  2组 B超诊断分类对比 (n)组 别例数…  相似文献   

11.
胆心综合征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疾病与冠心病 ,胆囊病发作会引起或加重冠心病的病情。笔者运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胆心综合征 6 0例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从明确诊断为胆心综合征的病人中选择气滞血瘀型患者 6 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37例。年龄 36~ 75岁 ,病程 2个月~ 13年。其中胆结石 2 1例 ,急性胆囊炎 12例 ,慢性胆囊炎 8例 ,胆结石伴胆囊炎 15例 ,胆道蛔虫 1例 ,胆结石伴胆道蛔虫 1例 ,胆囊息肉 2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确诊为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胆囊息肉等疾病 ,并伴有胸…  相似文献   

12.
胆道蛔虫症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查中医文献中虽无胆道蛔虫症的名称記載,但在張仲景“金匱要略”里关于“蚘厥”的症狀描写,与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症狀颇相符合。仲景并提“烏梅丸”治疗“蚘厥”,不过此方虽可消除心痛等症狀,却很难达到驅虫的目的。该院在“烏梅丸”制方意义的基础上,拟出“胆道驅蛔湯”治疗胆道蛔虫症。1958年10月有38例胆道蛔虫症接受了“胆道驅蛔湯”治疗,其中門診28例,住院10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7岁。所有患者經治疗后,有22例全愈,10例症狀明显好轉,6例未能随診情况不明。一般病人,在用药2—3剂后即愈,个別病例一剂即有明显效果,但也有服药10余剂后而治愈的。  相似文献   

13.
肠道蛔虫进入胆道即引起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约占胆道疾病的8~12%。处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甚大,也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原因之。笔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结合两药抗感染,对症等治疗24例胆道蛔虫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定和 《中国针灸》2001,21(6):330-330
胆道蛔虫症是肠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中医称为“虫心痛”、“蛔厥” ,得病后痛苦难忍。如何迅速有效地排出蛔虫 ,解除病人痛苦 ,既是患者的迫切要求 ,又是医务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与探讨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胆道蛔虫症治疗方法。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 ,男 14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53岁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6年 ,多数在 6~ 9年。农民 16例 ,居民 8例 ,学生 14例。属住院病人 11例 ,门诊 15例 ,到农村治疗 12例。一般病情为反复发作性脐周部疼痛及右上腹部痛 ,伴恶…  相似文献   

15.
二黄疏通散治疗胆绞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产高 《河北中医》2000,22(2):119-119
胆绞痛系指胆囊或胆管结石、炎症 ,或其他原因导致胆道淤阻 ,胆汁疏泄不畅而发疼痛的一种病症。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胆心痛、胁痛等范畴。近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二黄疏痛散治疗胆绞痛 2 3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3例中 ,男 1 0例 ,女 1 3例 ;年龄 1 8~ 30岁 7例 ,31~ 50岁 1 2例 ,51~ 70岁 4例 ;病程 <1个月 4例 ,1个月~ 1年 8例 ,>1年 1 1例。诊断依据 :2 3例胆绞痛中胆囊、胆管结石 1 7例 ,单纯胆囊炎 4例 ,胆道蛔虫2例。均经 B超检查证实。2 治疗方法全部病人均服用二黄疏通散 (生大黄、姜黄等量碾粉混和装入胶囊 ,…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病是腸道寄生虫病的严重併发症,由于蛔虫在腸道上窜入胆管,造成胆管痙攣、阻塞,或继发炎症变化。过去认为該病非手术不能治疗,近几年来,由于祖国医学在党的关怀重視下,进一步发揚中医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病,已为国內、外科学界爭先应用。我院近一年来,收治二十余例,除一例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用解痙攣剂、驅蛔虫剂及中药驅蛔虫湯治癒。茲将其中19例經中药胆道驅蛔湯治愈病例总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挑为主治疗胆绞痛32例疗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32例,其中急性胆囊炎胆石症25例,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4例,胆道蛔虫症并发感染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75%,疗效以前者为佳,其次为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并发感染效果最差。本方法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无排石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近5年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肝内胆道蛔虫12例,通过加减乌梅场治疗和西医抗炎、解痉等措施治疗。经B超随访排虫效果满意,无1例并发急性胆道感染及急性胆道梗阻,无中转手术,疗效较单一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更好。现举例如下。王某,女性,6岁,以急性阵发性右上腹疼痛1天入院,伴有中度发热,呕吐黄色水样物2次,量中。查体:体温38”C,脉搏95次/分,呼吸25次/分,无巩膜黄染,心肺(一).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及反跳痛。血红细胞12XIO9/L。B超显示:左右肝内胆管、胆总管及胰管均有蛔虫影像。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输入…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8年2月~1998年8月试用维生素K1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胆道蛔虫症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88年2月~1998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道蛔虫症患儿86例,入院前未用任何解痉或止痛药。年龄4~14岁。典型发作症状:有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胆道蛔虫症是小儿科的一种较常见急症 ,自 1991年以来笔者采用安蛔汤治疗本病 3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 ,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6~ 13岁 ;病程 1~ 7天。诊断标准 :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或汗出肢冷 ,或呕吐、吐蛔 ,或大便排蛔 ,时发时止 ;大便虫卵检查提示蛔虫卵阳性 ;B超提示胆道蛔虫。2 治疗方法 自拟安蛔汤 ,由乌梅、茵陈、大黄、黄柏、川椒、川楝子、干姜、党参、当归、枳壳、甘草各 6~ 10 g,肉桂 1~ 3g组成。每日 1剂 ,水煎 2次 ,早、中、晚各服 1次 ;治疗期间忌食荤腥油腻之物。3 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