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95例膀胱癌标本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乙酰肝素酶、CD222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乙酰肝素酶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65例(68.42%),其表达率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明显相关(P〈0.05)。CD222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58例(61.05%),其表达率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分级、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明显相关(P〈0.05)。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CD222阳性表达组患者与其阴性组相比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CD222共表达阳性组与其阴性组比较,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及CD22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相关。其中乙酰肝素酶及CD222的共表达对膀胱癌生存预后的预测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膀胱肿瘤预后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影响膀胱肿瘤患者长期存活的相关指标。方法通过对284例膀胱肿瘤病案回顾分析,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取临床资料并采用目前常用的生存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比较用x^2检验,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Cox比例分析模型,检验病理分期分级及各种治疗方式与患者长期存活的关系。结果284例患者中,最终存活189例,死于膀胱肿瘤71例,死于其他疾病24例。总体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2.6%和61.5%;影响膀胱肿瘤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X5)、分级(X6)、手术加膀胱灌注(X11)、手术加化疗(X13)、手术加放化疗(X14),并据此建立生存分析回归模型:h(t,X)=ho(t)exp(1.1202X5 0.9124X6-0.9461X11-0.8745X13-1.0247X14),并对生存5年和5年以上及生存不足5年而死亡的71例膀胱肿瘤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随访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75.0%、82.98%、80.82%,两者基本相符。结论临床分期分级是影响膀胱肿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能缩短生存时间;手术加膀胱灌注(X11)、手术加化疗(X13)、手术加放化疗(X14)是保护因素,说明综合治疗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影响膀胱肿瘤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Survivin在正常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1年至2006年间外科切除及活检的膀胱癌石蜡块标本40例,其中24例为浅表性膀胱癌组织,16例为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另取10例正常膀胱组织石蜡块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中Survivin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Survivin表达。于G,级、G:级、G,级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分别为20%(2/10)、38.9%(7/18)、75%(9/12)。经多因素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细胞的病理分级及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相关,而与其肿瘤分期及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正常膀胱组织不表达Survivin。Survivin的表达率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反映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是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中bcl-2和p16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bcl-2和P16基因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法对51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粘膜行bcl-2和P16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bcl-2在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0.2%,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16在膀胱癌在阳生表达率为50.9%。5例正常膀胱粘膜均阳性,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总样本率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随病理  相似文献   

5.
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进展、转移及生活质量五个预后指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6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评估,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单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用Log-rank检验评估,选择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量表评估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06例中,最终生存155例,死于膀胱癌33例,死于其他疾病18例.总体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和69.9%.3年、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36.8%、44.7%,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组织学分级、术后膀胱灌注.3年、5年的进展率分别为9.9%、13.3%,影响进展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学分级、术中输血、复查频率及首次无复发间期(RFP).3年、5年转移率分别为8.9%、10.2%,影响转移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数目、组织学分级、术后膀胱灌注及RFP.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手术方式、复查频率.结论 年龄、组织学分级、术后膀胱灌注、术中输血、复查频率、RFP、肿瘤数目、手术方式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病理学改变特征、临床分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7例患者5年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5.8%;5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7.4%。免疫组化结果:CDll7阳性率:86.8%;CD34阳性率:88.1%;SMA阳性率:25%;S-100阳性率:5.26%。CDll7、CD34、SMA和S-100表达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间无相关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密集程度、核异型程度、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数目、NIH分级、Miettinen分级和TNM分期等因素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间有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密集程度、有丝分裂数目、原发部位和TNM分期是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细胞密集程度、核异型程度、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数目以及NIH分级、Miettinen分级和TNM分期均可影响GIST患者的预后。细胞密集程度、有丝分裂数目、发病部位和TNM分期是影响GIST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1至2015年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胰腺癌216例,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描绘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胰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生存时间4~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33.8%、20.5%。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12.2%、0%,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38.0%、21.4%,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生存时问长于有淋巴结转移组转患者(X^2=15.803,P〈0.001)。结论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预后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根治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p53蛋白核蓄积与肿瘤恶性进展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2例获随访结果的膀胱癌患者的p53表达,用多变量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p53蛋白核反应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局限于膀胱内(P1,P2和P3a),p53蛋白阳性染色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本研究证明p53蛋白核蓄积表示肿瘤呈恶性进展,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男性乳癌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男性乳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38例男性乳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术前依据B超,钼钯摄影,细针穿刺等方法均确诊。行乳癌根治切除术3例,改良根治术27例,乳腺单纯切除术5例,放弃手术3例,术后单纯放疗4例,单纯内分泌治疗7例,放疗加化疗9例,化疗加内分泌治疗8例。结果年龄53-82(平均58.5)岁,TNM分期包括Ⅰ期13例,Ⅱ期19例,Ⅲ期4例,Ⅳ期2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10年,平均73.8个月,随访率为73.6%(28/38)。死亡13例;其中8例死于复发及转移,5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6%和55.3%;Ⅰ,Ⅱ期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6%(25/27)和78.9%(15/19);Ⅲ,Ⅳ期6例中随访4例,均于3年内死亡,无3年生存病例。结论男性乳癌病程长,预后差,生存率低,以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对男性乳癌的主要治疗模式,预后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T1G3膀胱癌复发后病理分级减低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4年收治55例原发性T1G3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首次手术方法均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均出现复发,次数1~9次。依据复发后是否发生病理分级减低分为2组:A组21例(38.2%),复发后有病理分级减退现象;B组34例(61.8%),复发后病理级别不变。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是否多发、术后是否膀胱灌注、复发后肿瘤是否浸润肌层、肿瘤病理分级改变以及无瘤生存期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原发肿瘤直径〉3cm者9.5%(2/21),复发后肿瘤肌层浸润者23.8%(5/21);而B组分别为38.2%(13/34)和52.9%(18/3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33)。2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8±16.6)%和(50.5±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减退现象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指标(P=0.044)。结论 原发性T1G3膀胱癌患者复发后病理分级减低者预后相对较好,复发后病理分级减低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