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入院单双号对其分组,常规治疗患者43例,归入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患者43例,归入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贝那普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其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均在20~200μg/min,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随机分成2组,A组为治疗组(33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d,B组为对照组(35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疗程12个月。2组患者在治疗后3、6.9及12个月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及AER等。结果A组在3、6.9和12个月后AER分别是(24.3±6.5)μg/min、(22.5±7.8)t,g/min、(21.8±4.3)μg/min和(20.5±6.4)μg/min,明显低于B组同期水平(24.8±3、7)μg/min、(47.9±5.7)μg/min、(53.2±9.5)μg/min和(59.8±9.2)μg/min,P〈0、05),与治疗前(44.2±7.1)μg/min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在9和12个月分别是(53.2±9.5)μg/min和(59.8±9.2)μg/min,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对血压正常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陶瑾   《中国医学工程》2014,(9):32-32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甲组采用常规降糖法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AE比较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甲乙两组患者的UAE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4 6例 2型糖尿病伴蛋白尿的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2 2例。两组降血糖治疗相仿 ,治疗组应用贝那普利 5~ 2 0mg/d。结果 治疗 12周后 ,两组试验前后血糖下降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2 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 ,12周后分别为 :治疗组 ,(10 3.76± 6 8.1)mg ;对照组 ,(2 11.6 1± 6 9.4 8)mg ,组间比较统计学显著差异 (P<0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明显改善白蛋白尿 ,有效缓解肾病。  相似文献   

5.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钱红 《吉林医学》2010,31(4):501-50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防治DN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40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贝那普利治疗6周后DN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42.7%(P<0.01),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结论:贝那普利对DN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赖诺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DN病人应用赖诺普利治疗8周,对治疗前后24h尿总蛋白,白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h尿总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包括12例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待血糖平稳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赖诺普利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观察24小时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结论赖诺普利可有效地降低DN的尿蛋白,对DN患者的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闫海鹏  王静凤 《中外医疗》2010,29(35):28-28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90例,同时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缬沙坦加赖诺普利组(B组),赖诺普利组(C组),每组各30例。用药4个月,测量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A、B组及C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和C组比较,在降低血压及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但二者联合应用疗效高于单独用药,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刘美霞  周成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0-319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0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赖诺普利)和治疗组(赖诺普利+疏血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周UAER、S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3)治疗后两组BUN、FBG、PBG、UAER、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贝那普利(洛丁新)和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阳性住院及门诊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微量蛋白尿较单用治疗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既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又能明显地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在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患者,值得早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科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4例)和贝那普利单用组(30例)。贝那普刹单用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胰岛素治疗及口服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联用罗格列酮4mg/天,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空腹血糖(FBG)、24h尿蛋白量(Upr)、尿β2-M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SBP、DBP、TC、TG、LDLC、尿β2-MG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中Upr、us—CRP、Scr在治疗后也均有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FBG、us—CRP、Scr、Upr、尿β2-MG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提示两药联用在延缓DN进展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分为大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正常白蛋白尿三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低密度胆固醇(LDL)、脲素(BUN)、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 lc)以及血压(SP/DP)、体重指数(BM I),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MAU的发生率为19.0%。MAU危险因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AU与糖尿病发病时间、SP、DP、TG、TCH、KDL、Cr呈正相关,而与年龄、BM I、FBS、HbAbc、BUN等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MAU的发生率为19.0%,糖尿病发病时间、SP、DP、TG、TCH、C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AU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苯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科58例4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予以一般治疗、胰岛素治疗及口服苯那普利.治疗组联用罗格列酮4 mg/d,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SBP/DBP)、Upr、UAE、BUN、Ccr、FG、血β2-MG、尿β2-MG.结果: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SBP、DBP、Upr、UAE、Ccr、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DN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提示两药联用在延缓DN进展方面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益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尿微量白蛋白(MA)及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并观察不同浓度益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选取108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3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成膜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8周末取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8周末大鼠麻醉后摘取左肾从中切开,置10%福尔马林中固定,制作光镜标本。结果:光镜下观察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形态、大小、系膜基质较模型对照组损伤轻微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肾康颗粒及西药雷米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有或无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ICAM 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VCAM 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水平的变化 ,并以血浆vWF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 ,观察血浆黏附分子水平与vWF水平之间的关系 ,应用ELISA法检测了 8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5 7例尿白蛋白正常、2 5例伴微量白蛋白尿 )的血浆sICAM 1、sVCAM 1、vWF水平 ,并与 2 8例健康人作对照。再将结果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尿白蛋白正常且血浆vWF水平正常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血浆sICAM 1水平已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且与BMI、三酰甘油密切相关。提示 :血浆sICAM 1可替代vWF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预测和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与微量白蛋自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87例 2型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并用眼底荧光造影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析。结果:DF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NDF组(P<0. 05)。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r=0.264,P<0.05;DF组DR发生率显著高于NDF组(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r=0.462,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显著相关,微血管病变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抗氧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饮食控制、降糖、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0.5 g,2次/天,疗程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参数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UAER明显下降(P〈0.05),SOD较治疗前升高,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普罗布考改善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效降低MDA水平,改善SOD活性,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替米沙坦组和洛沙坦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替米沙坦80 mg/天及洛沙坦100 mg/天治疗,测量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及生化指标。结果30周后,两组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而血糖、血脂、肾小球滤过率(GFR)无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与洛沙坦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更显著,而血压下降差别不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替米沙坦比洛沙坦有更显著降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水平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和肾衰竭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比较,糖尿病合并肾病组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并随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每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痛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银杏叶,治疗组采用银杏叶联合洛汀新治疗,疗程三个月。观察两组尿微量蛋白排出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的24小时尿微量蛋白排出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联用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银杏叶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