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孔碳酸钙陶瓷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PCCC生理盐水,实验项目包括急性毒性实验、微核实验、肌肉内植入实验。结果:PCCC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植入体内后组织学检查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只出现一过性的炎症反应,对肌肉无刺激作用。结论:PCC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于作为骨缺损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2.
对自行研制的快速凝结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粉的毒性及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实验包括:(1)亚急性毒性实验;(2)溶血试验;(3)皮内试验;(4)热原试验;(5)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安全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无剌激,不含热原物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对自行研制的快速凝结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粉的毒性及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实验包括:(1)亚急性毒性实验;(2)溶血试验;(3)皮内试验;(4)热原试验;(5)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安全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无剌激,不含热原物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对自行研制的快速凝结复合羟基磷灰石陶瓷粉的毒性及细胞相容性进行研究,实验包括:(1)亚急性毒性实验;(2)溶血试验;(3)皮内试验;(4)热原试验;(5)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安全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无刺激,不含热原物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破骨细胞与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体外混合培养方法,观察其对PCCC的降解作用。方法:从新生SD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出破骨细胞,与PCCC材料混合培养,分别于48h及96h终止培养并观察。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见破骨细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多核,胞质伸出许多细微突起。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见在PCCC表面出现许多散在分布的吸收空隙,直径一般50μm,破骨细胞位于其中。96h见吸收空隙增大。结论:破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PCCC材料有明显吸收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探索新型生物工程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SD大鼠体外培养BMSCs,将细胞分别接种于致密、大孔、小孔组镍钛合金材料表面,建立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第3天BMSCs的增殖率;第7天采用Hoechst33342标记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材料组细胞数的差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各组材料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结果 大孔、小孔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在第3天细胞增殖率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在荧光纤维镜下发现各组镍钛合金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大孔、小孔组细胞数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孔、小孔材料之间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大孔、小孔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表面接种的BMSCs形态正常,增殖旺盛,黏附性良好.结论 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在体外实验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BMSCs黏附、聚集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人工气管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人工气管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以便为该植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参照 ISO10 993- 1: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 ,对人工气管材料进行了体外细胞与材料共培养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致敏和热源试验。 结果 :(1)人工气管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 ,该材料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不构成损害 ,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细胞增殖指数和增殖指数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与阳性参照材料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 ;(2 )溶血率均低于 5 %的国家标准 ,在体外不引起溶血反应 ;(3)该组分材料也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致敏和热源作用。结论 :该人工气管材料无细胞毒性和热源作用 ,不引起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对细胞形态、生长和增殖不构成损害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孙劲东  徐韵涛 《海南医学》2005,16(10):140-141
目的研究诱导培养的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上的粘附和生长。方法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后与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支架表面的贴附形态;同时以不同浓度细胞悬液接种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检测适宜的接种浓度及单位体积支架材料最多可粘附BMSCs数量。结果BMSCs在支架表面贴附良好,当接种浓度为2×106/ml时,单位体积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最多可粘附BMSCs数量为3.1×107cell/cm3。结论SD大鼠BMSCs在体外经矿化诱导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诱导培养后的细胞与新型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材料上具有良好的亲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制备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一定的方法制备出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 ceramic—like biologic bone,BCBB).观察BCBB与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取材丰富的猪椎骨经煮沸、脱水、低温锻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BCBB为载体。将体外培养的兔BMSCs复合到BCBB后第4、8天取材,行扫描电镜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在第2、4、6、8、10天时用酶标检测仪测定光密度(OD)值.结果:4d后BCBB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8d后细胞明显增多,有胶原纤维形成.第8天时,BMSCs、载体联合培养细胞增殖达稳定期.结论:通过低温煅烧的方法可以制备出BCBB,BCBB与兔BMSCs有良好的相容性,第8天移植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10.
新型Ti-Ceramic陶瓷的细胞毒性评价何惠明,赵信义,施长溪,郭天文(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西安710033)关键词牙科陶瓷;细胞毒性;四甲基偶氮唑盐中图号R783;1我院与西北轻工业学院合作,共同研制了适于钛及钛合金烤瓷的低温瓷粉Ti-C...  相似文献   

11.
氧化铝生物陶瓷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选用 Wistar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表面后 ,分别观察 1、7、1 4、2 1、2 8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增殖情况 ,采用 SEM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变化 ,并且对 2 8d内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细胞增殖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 ,粘附牢固 ,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及增殖率 ,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加。结论 :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修复骨缺损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兔桡骨干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并植入多孔碳酸钙陶瓷,分别于术后12及16周处死后取材,分成术后12周弯曲试验组和压缩试验组、术后16周弯曲试验组和压缩试验组,另取正常桡骨为正常对照组。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行三点弯曲和压缩试验。结果:12周组、16周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12周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点弯曲试验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周组各指标小于对照组(P<0.05);压缩试验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组与对照组比较,三点弯曲试验及压缩试验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孔碳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特征,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中修复骨缺损的理想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月桂挥发油对临床分离细菌和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月桂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开发与运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月桂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共16种65株临床分离细菌、14株白假丝酵母和1株非白假丝酵母临床分离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 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月桂挥发油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洛菲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共5个不同种属细菌和真菌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 月桂挥发油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抗菌活性外,对其余受试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0.27 mg/mL~2.15 mg/mL;月桂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分别为0.07~0.54 mg/mL和0.03 mg/mL;月桂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和洛菲不动杆菌的抑菌活性明显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活性(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月桂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具有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和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过敏反应体外检测系统(IVT)对3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IgE(SIgE)检测,包括179例患者血清6种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及172例患者血清10种食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179例血清吸入性过敏原检测1至6项阳性者93.85%;172例血清食入性过敏原检测1~5项食入性过敏原阳性者约80.81%,未见同一患者6种或6种以上过敏原阳性者。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及食入性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姜黄素对人宫颈上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株(H8细胞),以不加姜黄素为对照组,经XTT法检测其吸光度(0D450值),计算其细胞毒性指数。结果除100μg/mL浓度的姜黄素稍有细胞毒性外,其余各浓度姜黄素对于人宫颈上皮细胞体外细胞毒性均较低。结论姜黄素对人宫颈上皮细胞体外细胞毒性较低,可以开发为治疗淋菌性尿道炎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16.
大鼠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的不足,建立一种理想的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为骨替代材料的研究提供成骨细胞。方法:本实验用新生1~2d大鼠颅盖骨,采用多次酶消化法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对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论:本实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为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而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醋酸钙与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碳酸钙作为对照,以血磷、血钙、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比较醋酸钙和碳酸钙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0-8周两组血磷水平均下降,第2周醋酸钙和碳酸钙组血磷水平分别为(1.91&#177;0.78)mmol/L和(2.14&#177;0.57)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0-8周两组血钙水平均上升,第8周醋酸钙和碳酸钙组血钙水平分别为(2.41&#177;0.31)mmol/L和(2.72&#177;0.21)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0-8周iPTH两组比较无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醋酸钙组为20%,碳酸钙组为23%,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醋酸钙降低血磷的效果与碳酸钙相同,但其起效时间较碳酸钙短;醋酸钙同样可导致血钙的升高,但血钙升高的幅度较碳酸钙小,也较少发生高钙血症,胃肠道反应是其主要的副作用,综合考虑,醋酸钙较碳酸钙在治疗高磷血症上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LA)-石墨烯(Gr)复合纳米纤维。通过SEM、TEM及拉曼光谱观察和分析了该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及Gr在PLLA中的分散状态,通过DSC、TG、力学拉伸及接触角测试等表征方法研究了PLLA-Gr复合纳米纤维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亲水性等物理性能,最后,通过MTT法检测一种神经胶质细胞——雪旺细胞(SCs)在该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上的生长和增殖行为,评价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低含量的Gr能较好地分散在PLLA纳米纤维中,且随着m(Gr)∶m(PLLA)从0增加到2.0%,所得到的纤维直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m(Gr)∶m(PLLA)增加到1.0%时,PLLA-Gr纳米纤维的直径达到最小,为(0.50±0.19) μm,对应的拉伸强度较未添加Gr时增加也最大达50%。PLLA-Gr纳米纤维膜的结晶度与Gr的含量和分散性有关。细胞培养1、4、7 d后的MTT检测结果表明PLLA-Gr复合纳米纤维能促进SCs的黏附和生长。PLLA-Gr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