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价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9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5例完全消退,2例消退率≥50%,2例消退率25%~50%。均未发生脑栓塞、肺栓塞、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面型及功能保存良好。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理想和安全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 在瘤体穿刺造影指导下,对43例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行硬化剂序贯介入治疗。结果 随访7个月~3年,病变完全消退者7例;28例消退率≥50%;5例消退率25%~50%;3例病变消退率<25%。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面形及口腔功能良好。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予无水乙醇、平阳霉素乳剂序贯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83例应用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无水乙醇平均注射总量为15mL,28例(28/83)发生并发症,其中包括面神经麻痹12例,开口受限8例,皮肤、黏膜溃疡2例,乙醇过敏1例和血红蛋白尿5例;无肝肾功能损害及肺动脉痉挛、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除1例发生面神经额支永久性麻痹外,其他所有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治愈.结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并发症可以接受,但此项技术需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治疗面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2年1月应用纤维蛋白胶复合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治疗的78例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资料。63例患者接受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栓塞硬化+平阳霉素注射治疗,15例患者除上述治疗外,还接受了无水乙醇硬化、射频消融或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拍摄胸片了解肺部情况。通过临床观察、B超、MRI检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6个月~7 a。结果:78例患者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0岁~66岁(平均26岁)。67例(85.9%)病变消退率大于90%,11例(14.1%)大于50%。6例患者出现高热,未发现过敏反应、肺栓塞或其他并发症。结论:纤维蛋白胶/平阳霉素栓塞硬化技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适用于治疗大范围、高回流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经皮造影数字DSA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38例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联合DSA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按Puig分型,Ⅰ型20例,Ⅱ型18例.所有患者均行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7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密切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变化进行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 6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能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牛物胶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2—8mg)和生物胶(4~20mL)对24例头颈部静脉畸形病灶进行经皮或经黏膜注射,每2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2~5次。结果所有患者硬化治疗后均出现明显的局部肿胀和轻微疼痛,部分患者发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4~13个月随诊,7例治愈,ll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x线检查肺部尤异常。结论平阳霉素联合生物胶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方法简单,副作用小,治疗周期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咽喉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咽喉部静脉畸形患者20例,在气管切开下行咽喉部静脉畸形无水乙醇栓塞治疗。结果 15例患者经2次无水乙醇栓塞后咽喉部静脉畸形萎缩并治愈。5例患者合并Ⅱ、Ⅲ度呼吸道阻塞,颞面、下颌、舌体及口底弥漫性静脉畸形行无水乙醇栓塞后,气道阻塞症状治愈,颌面部青斑褪色,静脉畸形缩小并恢复颌面部正常形态;其中3例合并巨舌,行舌体静脉畸形切除成形术取得成功。咽喉部静脉畸形治愈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治愈率50%,有效率100%。结论 咽喉部静脉畸形应早期治疗,气管切开下行无水乙醇栓塞治疗是治愈咽喉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ͷ�����������ε��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低流速脉管畸形,大多发生于头颈部,不仅影响患者面容,引发疼痛、溃疡、出血,还可压迫或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从而影响语言、吞咽及呼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光、硬化剂注射、电化学治疗等,但对范围广泛的巨大病变,则需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方能达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外文献,对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综合序列治疗进行评述,强调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在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无水乙醇注射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建议此项操作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额部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额部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以使药物注射入病变腔内。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中,男7例(77.8%),女2例(22.2%),年龄1.5~20岁,局部膨隆或肿块是最主要的报告症状(66.7%)。涉及病例的供血动脉包括颞浅动脉和眼动脉,所有额部动静脉畸形病灶均涉及颞浅动脉供血,其中5例额部动静脉畸形由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供血(55.6%)。所有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共治疗19次(每例患者接受1~6次,平均2.1次/例),无水乙醇的单次应用平均剂量为9.0 mL。5次应用弹簧圈辅助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共使用80枚弹簧圈,平均4.2枚/次(80枚/19次)。另有3次使用博来霉素、2次使用平阳霉素、1次使用3%聚多卡醇辅助栓塞治疗。9例患者中,4例治愈,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报告局部并发症或系统性并发症。结论:在额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中,根据临床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舌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2例舌VM患者的DSA表现,根据影像学特征将其分为4型,Ⅰ型为无回流型、Ⅱ型为低回流型、Ⅲ型为高回流型、Ⅳ型为广泛型,依据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无回流型单纯采用平阳霉素进行硬化治疗,低回流型单纯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高回流型采用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硬化治疗,广泛型先按高回流型进行硬化治疗后再结合整形手术切除。统计各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32例病例获得12~41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舌VM明显缩小甚至消失。Ⅰ型8例,有效率100%;Ⅱ型17例,有效率100 %;Ⅲ型98 例,有效率90.8 %;Ⅳ型 9例,有效率77.8%。不良反应主要为组织溃烂、坏死,Ⅰ型0例;Ⅱ型1例,发生率5.88%; Ⅲ型16例,发生率16.33%;Ⅳ型7例,发生率77.78%。结论:基于DSA的舌VM分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舌VM中大部分为Ⅲ型病例,Ⅰ型比例最小。经黏膜注射无水乙醇是治疗高回流型和广泛型舌V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沿�������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发生在头面部者约占整个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50%,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功能,甚至可并发大出血或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硬化剂注射、微波照射等。小而浅表的静脉畸形治疗较为简单,然而,累及多个解剖分区的深部而广泛的病变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甚至是一种挑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推荐以硬化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只要硬化剂选择适当,操作技术正确,它具有其他疗法不能替代的独特疗效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Venous malformations are common vascular anomalies with a propensity of the head and neck. Intralesional injection of Pingyangmycin (PYM, bleomycin A5 hydrochloride) is a widely used sclerotherapy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mal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胶联合OK-432和博来霉素治疗头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皮硬化治疗巨大淋巴管畸形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13个月~14岁(平均6.1岁)。治疗区域包括颈部(6例)、腮腺区和咽旁(4例)、口底(2例)、面颊部(2例)和眶区(1例)。病变大小4 cm×5 cm~12 cm×16 cm(平均7.7cm×9.5 cm)。全麻下注射纤维蛋白胶和OK-432、博来霉素混合物。术前、术后采用CT扫描,并由3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组成的小组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4周面部肿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8~16个月(平均11.5个月),8处病变完全治愈,5处大部分治愈,2处部分治愈。结论:纤维蛋白胶联合OK-432和博来霉素经皮硬化治疗头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头颈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畸形是常见的良性病变,约40%发生于头颈部,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功能,甚至可并发大出血或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硬化剂注射等。小而浅表的静脉畸形治疗较为简单,效果良好;而累及多个解剖分区的深部、广泛病变治疗困难,是临床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于复杂病例,单一治疗方法的效果欠佳,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机构的技术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综合序列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治经验,制定口腔颌面-头颈部静脉畸形诊治指南,希望对临床规范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指南将及时予以更新,以反映和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生物胶联合OK-432和平阳霉素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4~23岁,平均年龄11.8岁。通过注射生物胶联合OK-432和平阳霉素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只接受1次治疗。结果:除术区2~3周肿胀外,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诊6~12个月(平均8.4个月),19例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无无效病例。结论:生物胶联合OK-432和平阳霉素经皮硬化术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效果良好,并且简单、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