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近年来手性药物药动学立体选择性的研究概况与进展。方法 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结果结论 手性药物对映体在体内的手性环境中易表现出显著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间药动学参数存在差异;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率不同引起对映体立体选择性分布;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或葡糖醛酸转移酶亲和性不同,导致对映体代谢呈现立体选择性;手性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对映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他药物与对映体的相互作用;中药手性成分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韩国柱 《中国药学杂志》1988,23(10):590-593
 70年代以来,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已进入立体异构体水平。手性药物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本文概述了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对某些代表的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药物的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活性广泛性和临床有效性,其中许多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微生物产生的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强和效率高的优点,也成功地应用于甾体药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中,部分酶蛋白也直接成为治疗药物。微生物对药物开发的贡献巨大,仍然值得进一步发掘其潜力.  相似文献   

4.
何桂元  李妍  葛广波  李世阳  宁静  贵林  杨凌 《中草药》2017,48(11):2242-2248
目的对紫草素的立体异构单体阿卡宁的氧葡萄糖醛酸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和表征。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方法检测阿卡宁和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将阿卡宁在人肝微粒体(HLM)、人肾微粒体(HKM)以及重组人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中孵育,观察代谢轮廓、筛选参与催化的重组单酶、考察酶动力学;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化学抑制实验阐明UGT单酶对阿卡宁的选择性。结果阿卡宁在含尿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的HLM孵育中,可以检测到1个UGT代谢产物。UGT单酶筛选发现UGT1A9高选择性催化阿卡宁。酶动力学研究显示在HLM、HKM和UGT1A9中阿卡宁的UGT代谢都呈底物抑制模式,并且表观亲和常数(Km)在3.75~4.50μmol/L。阿卡宁和已知UGT1A9探针底物异丙酚在12例个体人肝中的UGT代谢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88。化学抑制实验显示在HLM中,厚朴酚和尼氟灭酸对阿卡宁的UGT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睾酮、雷公藤红素和尼罗替尼对阿卡宁的UGT代谢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UGT代谢是阿卡宁(紫草素)在人体的重要代谢途径之一,阿卡宁是人类UGT1A9的一个高选择性探针底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手性药物经皮吸收与代谢的立体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皮肤的组成潜在地提供了一个手性环境,手性药物对映体与皮肤手性物质的选择性结合会引起对映体间渗透性的不同。除皮肤手性环境外,其他一些因素如对映体与消旋体熔点的差异、手性促进剂的构象、手性辅料的对映体选择性吸附、前体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皮肤代谢等均可能引起对映体选择性皮肤渗透。结论手性药物皮肤吸收与代谢的对映体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其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制及其前体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甘草和甘草甜素对鼠肝脏依赖细胞色素药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期摄入大量的甘草或其天然成分甘草甜素对鼠肝脏依赖性细胞色素P450(CYP)药酶代谢的影响。为此,进一步研究了区域或立体选择性羟基化睾丸酮与高特异性底物联合应用的调节作用,以高特异性底物作为探针测定CYP异构体(CYP1A1、1A2、2B1、2E1和3A)。 不同组Swiss Albino CD1(雌雄不限)小鼠,口服日剂量的甘草(3.318或6.276mg/kg)或甘草甜素(240或480m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近年来手性药物制剂递释的立体选择性作用研究现状。方法 分析评述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发现部分手性药物制剂的体外释放存在明显的立体选择性 ,这主要与对映体特性的差异 (如熔点、溶解度等)、对映体与手性辅料相互作用的差异、释放机制的差异 (以扩散为主导或以扩散和辅料蚀解并存 )、手性辅料与药物的用量比例、释放介质pH值以及皮肤结构 (如角蛋白)等因素有关。结论 正确评价手性药物制剂对映体的释放行为 ,可为该类制剂的进一步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血浆中盐酸恩丹西酮(OND)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法对盐酸恩丹西酮两对映体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进行研究,同时使用计算机辅助分子模型设计及计算的方法确定两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峰位。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选择剂,测定条件为:分离介质4%HP-β-CD的50 mmol·L-1磷酸-三乙胺缓冲液(HCl调至pH 2.77);分离电压30 kV,柱温20℃,进样电压30 kV,进样时间45 s,检测波长308 nm;大鼠血浆碱化后,乙酸乙酯提取。结果测定条件下OND基本达到基线分离,大鼠血浆样品测定不受内源性物质干扰。大鼠灌胃给药OND后,经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测定,计算两对映体在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得到两对映体之间在大鼠体内存在立体选择性药动学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可适用于OND在大鼠体内立体选择性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柏酮微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若林  郑桂兰  张荣庆 《中草药》2007,38(10):1471-1472
微生物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又称为微生物酶法转化,可直接应用微生物,也可用从微生物中提取的酶作为催化剂。目前微生物转化已应用于多种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氨基酸、芳基丙酸和前列腺素等的合成[1]。用微生物转化可以催化底物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与传统的有机反应相比,微生物转化具有底物特异性高,产物立体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对天然产物进行微生物转化成为结构修饰的辅助手段,也是获取新化合物从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种方法[2~4]。柠檬苦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近5年来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研究新成果。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对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化学结构类型、 作用特点、构效关系进行总结评价。结果与结论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类药物随着磷酸二酯酶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正不 断向结构新颖、活性更强、选择性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固定化酶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游离酶固定在相应的载体上用于筛选酶抑制剂的方法,该方法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基于疾病相关靶点-生物酶,采用固定化酶技术从中药中筛选疾病相关酶抑制剂,有望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以固定化酶应用的载体材料为分类综述了近十年来固定化酶技术用于筛选中药中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舒针医学是在传统小针刀治疗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一门理论完善、操作科学的治疗技术体系。舒针疗法利用独创的空间序贯技巧在立体定点定位下高选择性的无痛微创术式,在中医外科与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的酶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得衍生物的方法。与传统化学合成相比,微生物转化具有位置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强、绿色经济的优势,能够完成化学合成难以实现的复杂空间位点的反应。微生物因其具有丰富的酶系,反应类型多样,不仅是获得新型活性衍生物的有效手段,也是体外模拟哺乳动物药物代谢研究的有效工具。青蒿素是首次从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特效药物,其结构中的过氧桥是主要药效官能团。在青蒿素基础上陆续开发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等倍半萜类化合物,均已成功上市,并成为WHO推荐的一线抗疟药物。药理研究表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疟疾、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因此,以青蒿素类化合物为母核的新型活性衍生物的开发备受关注。作为结构修饰的有效手段之一,大量研究聚焦于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并获得了丰富的衍生物。该文全面总结了青蒿素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研究的进展,对微生物菌种、培养条件、产物分离及产率、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微生物转化在获得青蒿素类化合物活性衍生物及模拟药物体内代谢研究方面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型AMD治疗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发一种通过增加一氧化氮(NO)释放从而选择性改善脉络膜血流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方法以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7步反应制得一对立体异构体ZX-4及ZX-5,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并测定它们对NO生成及眼组织血流的影响。结果以高收率获得了目标化合物,发现反式异构体ZX-5能促进细胞NO的释放,选择性增加脉络膜血流,而顺式异构体ZX-4无此药理作用。结论ZX-5有可能用于AMD的预防或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抗体酶是既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又具有酶的高效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抗体酶的成功制备开创了催化剂研究的崭新领域。文章从抗体酶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特征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第3代头孢菌素广泛运用,选择性出现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其耐药的最主要机制为产生特异性的β-内酰胺酶,包括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ESBLS)和由染色体编码的AmpC酶,其中ESBLs能使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胺类及青霉素类耐药,并可在菌株间转移和传播,由于这类酶能水解的底物比广谱酶更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夏枯草酶解水提液分级醇沉部分的成分组成及其抗HSV-1活性.方法 利用纤维素酶酶解法选择性提高夏枯草多糖的提取率,对其酶解水提液进行分级醇沉,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实验对各浓度的乙醇沉淀进行活性测试,根据细胞试验计算EC50.筛选出夏枯草水提液中抗HSV活性最优的部分,采用大孔树脂D301对夏枯草酶解水提液...  相似文献   

18.
延胡索乙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与立体选择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在大鼠小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和立体选择性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灌流实验和在体分离肠袢实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分别测定酚红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手性固定相拆分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对映体的峰面积比值。结果延胡索乙素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10,25,50mg·L-1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403,0.461,0.402h-1;不同pH值4.5,6.5,8.0时Ka分别为0.353,0.458,0.409h-1;在体动物实验测得延胡索乙素对映体间的峰面积比值均接近0.5∶0.5。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和pH值对延胡索乙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延胡索乙素两对映体在体肠吸收没有差异,不存在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正> 脑瘫是临床上综合性名称,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疾病。表现为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和各种脑神经症状。如癫痫发作和手足徐动等锥体外系症状以及语言障碍和视听觉功能障碍。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新法定位术,选择性背脊神经后根异常背小棘切除术(SPR)以及脑内移植术冶疗  相似文献   

20.
以丹参叶片为材料,利用MSAP技术检测丹参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对MSAP体系中的预扩增、选择性扩增体系及电泳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SAP最佳反应体系为酶切反应:HpaII/MspI 10 U,EcoR I 10 U;最佳预扩增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rTaq酶0.2μL、Mg2+2.0μL、模板DNA 2.0μL、dNTPs 2.0μL和上下游引物E00/HM00各1.5μL;最佳选择性扩增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rTaq酶0.2μL、Mg2+2.0μL、预扩增稀释100倍产物2.0μL、dNTPs 2.0μL和上下游引物各1.0μL;最佳电泳时间为5h。该检测方法方便快捷,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丹参DNA甲基化地域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