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手术后早期心绞痛样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心绞痛样发作78例。结果:显效68例,占87.2%;有效8例,占10.2%;无效2例,占2.6%。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手术后早期心绞痛样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自1992~1995年,我院在门诊观察室中共收治18~45岁脑梗塞病人83例,占同期收治脑梗塞病人的15.40%。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18~25岁4例,占4.82%;26~35岁12例,占14.50%;36~45岁67例,占80.72%、性别:男性48例,女性35例,男女之比为2.4:1。职业:脑力劳动50例,工人12例,农民7例,学生3例,无职业11例。发病季节:春季23例,夏季14例,秋季19例,冬季27例。病因:有动脉硬化25例,占30%;高血压15例,占18%;心脏病8例,占10%;其余为产褥热1例,妊娠3例,癫痫4例,多动脉炎2例,病因不明25例。1.2…  相似文献   

3.
目的:维吾尔医利用灌肠疗法和糊膏剂包扎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方法:对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服用维吾尔医排泄体内黏液制剂“木尼孜其”、“木司力”的同时,还对体内外用药治疗。结果:在18例病人中,痊愈11例,占61.1%;好转5例,占27.7%;无效2例,占11.2%,有效率88.8%。结论:见效率较高,提高治愈率,防止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78例患者心电图持续存在ST段异常的临床病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178例患者,其中男性106例,女性72例,年龄在32—78岁之间,其入院时查心电图均持续存在ST段异常,比较所有患者除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其他临床病因。结果:心电图持续存在ST段异常的常见的临床病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9例,占33.15%;反流性食管炎23例,占12.92%;十二指肠溃疡21例,占11.79%;缺血性心肌病18例,10.11%;心房纤颤15例,占8.43%;阵发性室上速12例,占6.74%;扩张性心肌病10例,5.62%;风湿性心脏病9例,占5.06%;病毒性心肌炎5例,占2.81%;其他6例,占3.37%。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不是所有的持续性ST段改变的唯一原因,还有其他继发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肝动脉灌注和栓塞术后不良反应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张晓燕 《四川中医》1999,17(4):35-35
我院自1990年开展肝动脉灌注和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该技术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例病人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肝癌,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在35-62岁间,平均年龄46.7岁。肿瘤直径5-18cm,其中块型13例,弥馒型5例,均为中晚期病冽。在行34次肝动脉灌注及18例次超选择栓塞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下:乏力D人占栓塞的72.22%;口干11人,占栓塞的61.11%;发热7人占栓塞的38.ffi%;恶心10…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具体病情对68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注射、手法、小针刀综合治疗。结果:治疗68例,治愈53%例,占77.9%;显效11例,占16.18%;有效4例,占5.88%;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4.11%。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复发率低。对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人体的动态平衡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兴宏 《中医药学刊》2012,(10):2356-2357
目的:了解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9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肝内脂肪减少,肝大回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1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逍遥散加减治疗40例。结果:痊愈9例,占22.5%;显效11例,占27.5%;有效17例,占42.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和麦角胺制剂对照治疗。结果:治疗64例,治愈42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对照组60例,治愈28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76.7%。在P〈0.05条件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少腹逐瘀汤化裁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燕琼 《四川中医》2003,21(9):58-59
以少腹逐瘀汤化裁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结果表明:少腹逐瘀汤化裁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作用。40例观察病例中,痊愈26例,占65%;显效11例,占27.5%;好转2例,占5%;无效1例,占2.5%。  相似文献   

11.
加减木防己汤治疗类风湿性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现林 《四川中医》2004,22(5):57-57
运用加减木防己汤内服治疗类风湿性滑膜炎216例,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缓解144例,占66.67%;显效28例,占12.96%;有效24例,占11.11%;无效20例,占9.26%;总有效率为90.74%。结论:加减木防己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宋翠叶 《四川中医》2004,22(5):83-83
自拟清窦汤、清窦散治疗青少年慢性化脓性鼻窦炎160例。结果:痊愈71例,占44.4%;显效53例,占33.1%;好转29例,占18.1%;无效7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相似文献   

13.
自拟“利胆抗炎饮”治疗慢性胆囊炎10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拟利胆抗炎饮对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问题.方法:采用中药自拟利胆抗炎饮进行治疗,并设立西药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利胆饮组治疗慢性胆囊炎120例,其中治愈例,占84.31%好转10例,占9.80%;无效6例,占5.89%;总有效率达94.11%;西药组治疗102例其中治愈58例,占56.86%,好转12例,占有11.77%;无效32例,占31.37%;总有效率迭68.63%统计学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利胆饮组较优.结论:自拟利胆抗炎饮,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贾文杰  徐春朝 《四川中医》2005,23(8):106-10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84例治愈52例,占61.9%;显效16例,占19.1%;有效10例,占11.9%;无效6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用加味血府逐瘀汤加西地泮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地泮治疗,均10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0%、对照组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复语汤结合针刺及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语汤结合针刺及言语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失语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复语汤结合针刺及’言语训练对63例中风失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复语汤结合针刺及言语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失语基本痊愈20例,占31.75%;显效22例,占34.92%;有效14例,占22.22%;无效7例,占11.11%;总有效56例,占88.89%。结论:复语汤结合针刺及言语训练综合治疗中风失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曹欣冬  王伟 《四川中医》2008,26(7):18-21
目的:比较抑郁症不同表现类型一单相抑郁发作和双相抑郁发作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不同类型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符合研究标准患者共459例。按照中医辨证的原理,结合郁证的特点,编制抑郁症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搜集四诊资料。结果:在459例情感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患者中,344例为单相抑郁占74.9%;115例为双相抑郁,占25.1%。单相抑郁组,男性109例占31.7%,女性235例占68.3%;双相抑郁组,男性55例占47.8%,女性60例占52.2%。单相抑郁组总病期为75.6±28.7月,双相抑郁组为139.9±33.7月。单相抑郁组有诱因者为242例,占70.3%;双相抑郁组为44例,占38.3%。单相抑郁组气虚197例占57.3%、火热185例占53.8%、阴虚138例占39.2%,血瘀193例占56.1%;双相抑郁组分别为84例占73.0%、26例占22.6%、16例占13.9%,血瘀52例占45.2%。单相抑郁组涉及中医病住肝186例占54.1%,脾196例占57.0%,双相抑郁组涉及肝99倒占86.1%,脾95例占82.6%。单相抑郁组肝郁气滞型12例占3.5%,肝郁脾虚型15倒占4.4%,痰气郁结型17倒占4.9%,气郁化火型79例占23.0%,脾虚湿盛型92例占26.7%,心脾两虚型8例占2.3%,脾肾两虚型87倒占25.3%,肝肾阴虚型34例占9.9%;双相抑郁组肝郁气滞型4例占3.5%,肝郁脾虚型38例占33.0%,痰气郁结型11倒占9.6%,气郁化火型9例占7.8%,脾虚湿盛型19例占16.5%,心脾两虚型11例占9.6%,脾肾两虚13倒占11.3%,肝肾阴虚型10例占8.7%。上述方面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流行病学资料、证候学、病位和辨证方面两者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中西医结合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37例,治疗次数1-5次不等,2次者最多,15人,占40.54%;5次者最少,1人,占2.7%,临床治愈17例,占45.95%,显效10例,占27.03,好转7例,占18.92%,无效2例,占8.11%,总有效率91.89%,无效8.11%,结论:治疗肩周炎以循经穴辨证施治与局部病因病理分析和解剖定位相结合是针刀治疗疗程短,疗效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误服药物中毒是小儿科的常见急症,1990年2月~1996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口服药物中毒的患儿,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1岁。其中20天~1岁6例;~3岁24例;~7岁12例;~11岁8例。家庭常备药如镇静安眠药、降压药、解热止痛药等中毒24例,占48%;灭鼠药中毒12例,占24%;有机磷中毒4例,占毗;其他药物中毒10例,占20%。50例中36例来自农村,占本组病例总数的72%,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2急救措施2.1彻底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2.1.1催吐:催吐是排除胃内毒物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能合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评价以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49例颈性眩晕患者,男38例,女11例;年龄12~60岁,平均38岁;病程26-22年5个月,平均9年左右。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法为主,配合牵引、中西药物等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治愈40例,占81.6%;显效6例,占12.2%;好转2例,占4.08%;无效1例,占2.04%。总有效率97.9%。复发4例,占8.16%。结论:采用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治愈率高、疗程短、方法简单科学、标本兼治、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