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轻、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青少年114例,随机分两组,分别57例,对照组佩戴近视眼镜,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1~2滴/次,1次/d;观察组给与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记录裸眼远视力(ncorrectedvisual acuity,UCVA)、眼内压、屈光度及眼轴长度,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2.46%低于观察组94.74%,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UCVA为0.60±0.15、0.71±0.14,眼内压为(16.47±0.70)mm Hg、(15.84±0.68)mm Hg,屈光度为(-1.18±0.37)D、(-0.85±0.30)D,眼轴长度为(24.12±0.37)mm、(23.79±0.35)mm,视物模糊为0.72±0.27、0.49±0.24,异物感为0.56±0.21、0.38±0.17,酸胀不适为0.60±0.24、0.35±0.21,干涩流泪为0.43±0.18、0.27±0.1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物疲劳等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6.00 D以上的近视,和/或眼轴长度大于26.5 mm的一种常见屈光不正,可引起各种眼部并发症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高度近视与脉络膜密切相关,如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变薄,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起相应眼底的病变,可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究其二者的密切相关性,本文主要从高度近视与脉络膜微循环方面来阐述其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电针加体针治疗青少年脾虚型轻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6~18岁脾虚型轻中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各30例。观察组予头电针加体针治疗,对照一组予头针加体针治疗,对照二组予体针治疗。三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三组的远视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间屈光度、远视力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两个对照组,但眼轴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对照组间在屈光度、远视力差值、眼轴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电针加体针对提高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喻干龙  彭抿 《中医药学刊》2002,20(4):424-425
为研究近视复明丸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以近视复明丸配合双星明眼液治疗假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患者并以增光片配合双星明眼液和单用双星明眼液对照;以近视复明丸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并以维生素AD胶丸对照,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提高,屈光度及眼轴控制,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潜时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近视复明丸可治疗假性近视,恢复至正常,对低度近视可明显改善视力及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发展,对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可改善视力,延缓眼轴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种传统眼保健方法延缓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及其对青少年眼轴、角膜散光的影响,评价这一传统疗法防治青少年近视的安全性。方法 186名学生分别来自七、八年级7个班,将这7个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练习明目功,对照组练习眼保健操。观察2组在干预前、后3个月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近视:明目功组延缓近视效果优于眼保健操组(P=0. 033);组内主导眼和非主导眼比较,裸眼视力、屈光度都有所改善,但无差异(P 0. 05)。正视:2组延缓青少年近视化效果无差异(P=0. 663)。眼轴:2组眼轴都有所增长,但无差异(P=0. 505)。角膜散光:2组角膜散光都有所减少,但无差异(P=0. 55)。结论 2种传统眼保健法防治青少年近视具有安全性,明目功效果优于眼保健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参数与等效球镜、眼轴、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从陕西省铜川市妇幼保健院眼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青少年中选取屈光度在-0.75~-12.00 D,眼轴长度为24~27 mm的近视患者220例,分为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其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中心区厚度,黄斑内环、外环的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各个区域的厚度,视网膜体积进行测量,分析黄斑参数与等效球镜、眼轴、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青少年近视患者眼底黄斑内环上方与内环鼻侧厚度最厚,在黄斑中心区,黄斑内环鼻侧、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内环下方及外环鼻侧的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外环颞侧、下方,平均黄斑厚度及黄斑体积与等效球镜呈正相关关系(r=0.154、0.207、0.213、0.170,P0.05),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关系(r=-0.211、-0.213、-0.255、-0.194,P0.05)。中心凹黄斑厚度与等效球镜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201,P0.05),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238,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其黄斑参数与等效球镜、眼轴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近视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体厚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近视屈光度、性别、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之间的关系。采用眼科专用Ⅲ型A型超声测厚仪对无明显眼病、屈光度在-3.00D以上的近视患者236例进行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和前房浓度测量。提示轴性近视可能是我国近视的主要类型,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可同时伴有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与眼轴长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豚鼠眼周和后肢部特定穴位模拟人体“四明穴”,探讨推拿对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眼球生物学参数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三色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和推拿组(MSG)。CG组不作任何干预;MG、MSG组豚鼠右眼均佩戴-6.00 D透镜设为造模眼,左眼不佩戴透镜作为自身对照眼,建立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模型;MSG组豚鼠给予推拿刺激右侧眼周穴位和右后肢穴位,模拟人体“四明穴”(上明、睛明、翳明和光明),每次干预8 min,连续干预4周。各组豚鼠于干预前后测量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的形态变化。结果 (1)屈光度:MG、MSG组豚鼠干预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屈光度均增加(tMG=8.852,tMSG=5.957,均P=0.000);与CG组比较,MG组豚鼠干预后屈光度增加(t=7.627,P=0.000);与MG组比较,MSG组豚鼠干预后屈光度降低(t=2.621,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眼轴长度:MG、MSG组豚鼠干预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眼轴长度均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840例(1 670只眼)患者的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地形图,按等效球镜原则,根据屈光度将患者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对其屈光度与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低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明显高于中、高度近视组;3组间角膜水平曲率无显著性差异,垂直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角膜厚度有随屈光度的增高而变薄的趋势,角膜垂直曲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性,随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近视复明丸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以近视复明丸配合双星明眼液治疗假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患者并以增光片配合双星明眼液和单用双星明眼液对照 ;以近视复明丸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 ,并以维生素AD胶丸对照 ,结果 ,治疗组在视力提高 ,屈光度及眼轴控制 ,视觉诱发电位波幅 ,潜时方面优于对照组 ,说明近视复明丸可治疗假性近视 ,恢复至正常 ,对低度近视可明显改善视力及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发展 ,对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可改善视力 ,延缓眼轴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阿托品凝胶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青少年116眼用1%阿托品凝胶滴眼,隔天1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视力、屈光度、眼轴和晶状体厚度的改变并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视力、屈光度和眼轴、晶状体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托品凝胶治疗能中止或明显抑止青少年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对青少年单纯性近视进展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156例青少年单纯性近视患者287眼以近视屈光度数较高的一只眼为准分为-1.00DS(近视100度以下)及-1.00DS~-3.00DS(近视100~300度)两层,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141眼)、对照组78例(146眼)。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常规配镜(-1.00DS者不配镜,-1.00DS~-3.00DS者配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并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耳穴压豆、梅花针叩刺、穴位贴敷药物、脉冲电刺激,均每周2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观察3个疗程。干预前后比较不同层次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幅度以及调节灵敏度,并比较进展情况。结果 1)两组-1.00DS患者干预前后比较: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裸眼视力均下降、屈光度均增加、眼轴均增长,治疗组调节灵敏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在干预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进展33眼,进展率为75.00%;对照组进展42眼,进展率为93.33%,两组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P=0.037)。2)两组-1.00DS~-3.00DS患者干预前后比较: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裸眼视力均下降、屈光度均增加、眼轴增长、调节灵敏度均改善(P0.01);治疗组干预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进展56眼,进展率为57.73%;对照组进展73眼,进展率为72.27%,两组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1,P=0.032)。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少年单纯性近视进展程度,改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及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实验性近视眼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滴眼液和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小鸡随机分为模型组、噻吗心安组、葛根素组及阿托品组,于出生当日行右侧眼睑缝合诱导近视发生,左眼为对照眼。次日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0.5%噻吗心安滴眼液,1%葛根素滴眼液,1%阿托品滴眼液滴右眼,每日3次。1月后拆开缝合的眼睑,验光检影,测眼压及眼轴。结果①1月后各组右侧缝合眼均形成不同程度近视,对照眼为轻度远视,两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右眼多为高度近视,噻吗心安组、葛根素组及阿托品组屈光度均小于模型组右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葛根素组与阿托品组屈光度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性近视眼眼轴随屈光度增高而增加并成正相关(P〈0.01),眼压与屈光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葛根素滴眼液对小鸡实验性近视眼的发展有较好抑制作用,与阿托品疗效相当,可望成为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新药;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小鸡实验性近视眼的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的疗效,并探讨MTrPs针刺灭活与裸眼视力(UCVA)缓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学生(年龄6~12周岁)近视患者83例(159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80眼)与对照组41例(79眼),观察组选取风池、大杼穴,采用针刺、行针和固定留针方法,松解MTrPs,每日针刺1次;对照组给予患眼0.01%阿托品滴眼,每日1次,夜间给药;均14 d 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根据UCVA、屈光度、眼轴长度、调节灵敏度(AS)和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比较针刺前、后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UCVA、屈光度与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75/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1%(6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以有效改变近视小学生患者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小学生患者...  相似文献   

15.
儿童和青少年高度近视眼底损害与屈光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屈光度与眼底损害的关系。方法 230只眼按屈光度的不同分为5组。统计各组中眼底损害情况。结果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包括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变性、漆裂样纹损害、黄斑区Fuchs斑和黄斑出血。屈光度在-6.00D--8.00者58只眼均未发现上述眼底损害;从-12.00D开始随着近视度的加深,眼底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 屈光度的加深是出现眼底损害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比较青少年不同近视程度的知觉眼位,为近视防控提供更多的视觉功能依据。方法:随机选取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0 年 8 月 31 日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者等效球镜差异分为三组:轻度近视组(球镜 –0.50 ~ –3.00 D)、中度近视组(球镜 –3.25 ~ –6.00 D)和高度近视组 (球镜> –6.00 D),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知觉眼位、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 眼底检查、眼压、明显和散瞳验光以及眼球运动。结果:共纳入 209 例患者,其中轻度近视组 116 例,中度近视组 51 例, 高度近视组 42 例。水平知觉眼位像素的四分位数如下:轻度近视组:8(2.25,20.75);中度近视组:12.00(4.00, 66.00);高度近视组:52(20.75,72.25);经过两两比较,轻度近视与中度近视之间患者的知觉眼位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调整后 P = 0.128);轻度近视与高度近视之间患者的知觉眼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 P < 0.05);中 度近视与高度近视之间患者的水平知觉眼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 P < 0.05)。垂直知觉眼位像素的四分位 数如下:轻度近视组为 3.00(2.00,5.00),中度近视组为 4.00(2.00,6.00),高度近视组为 4.00(2.00,8.25); 三种不同程度近视垂直知觉眼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与高度近视患者的水平 知觉眼位存在明显偏差,说明水平知觉眼位像素可能与近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视就是眼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焦点聚合在视网膜前,而不能看清远处的状态.近视眼表现为调节过强或眼轴过长.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相似文献   

18.
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三盲对照设计,对3个中心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予电梅花针治疗,每次10分钟,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对照组予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每晚睡前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变化。结果 3个中心共获得病例355例(705眼)。治疗组(178例,354眼)总有效率83.9%,对照组(177例,351眼)总有效率3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晶状体前后径、睫状体厚度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较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梅花针治疗可以纠正调节痉挛所造成的屈光不正,可以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电梅花针刺激对青少年近视眼的生物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越虹  王志强  韦东 《中国针灸》2007,27(10):725-728
目的:观察电梅花针刺激治疗近视眼的疗效及对眼内组织结构的生物干预作用。方法:将160例轻度青少年近视(屈光度<-3.00D)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梅花针组(80例)选择针灸按摩仪的电梅花针模式叩击患者睛明、承泣、太阳、内关穴进行治疗;药物组采用双星明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睫状体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电梅花针组总有效率为80.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8.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梅花针组在降低近视眼调节状态下的晶状体和睫状体厚度、解除睫状肌痉挛方面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2组对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均无影响作用。结论:电梅花针刺激是提高近视眼视力、纠正屈光不正、延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索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近视患者123例(123只眼),按照屈光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57例(57只眼)和高度近视组(B组)66例(66只眼)。另再纳入健康人51例(51只眼)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由指定中医眼科医师对所有近视患者完成辨证分型,将以上信息均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1)中医证型患者例数排序为肝肾亏虚证>脾虚气弱证>心阳不足证。(2)3个证型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3,P=0.000)。与肝肾亏虚证比较,脾虚气弱证(t=2.760,P=0.018)和心阳不足证(t=4.133,P=0.000)均较低;与脾虚气弱证比较,心阳不足证较低(t=2.123,P=0.038)。(3)3个证型患者的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8,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