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外科急救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抢救给药,液体复苏并尽早采血做多项目检查。方法:遵医嘱使用复苏液体,按静脉输液原则,排气至旋转螺口乳头处,选择血管,常规消毒,使用留置针穿刺,退针芯,留置针贴简易固定,负压采血针一端插入肝素帽,一端接采血试管或去针头的空针直接接于输液接头处采血。采血成功,松止血带,消毒肝素帽或输液接头两遍,二次排气,连接液体至肝素帽或接头处,妥善固定留置针与输液端输液,空针内血液注入相应试管。结果:此方法在我SICU急救患者中使用,简单快捷,没有出现标本溶血,凝固需重新采血和(或)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内血液凝固致输液不畅现象。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输液联合采血的方法,为患者进一步抢救争取了时间,且此方法高效快捷,并发症少,易被临床护士接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能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维持血管通路,便于随时用药和紧急抢救,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所以临床上备受患者及护士的喜爱.自2002年以来,对需要采血及输液的患儿,先用留置针采血,再接上肝素帽用于输液,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已广泛应用于我科.因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常常烦燥不安,常需Q4h、Q8h,甚至临时增加次数静点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用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实践证明,运用静脉留置针静点20%甘露醇,若护理措施得当,可大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同时,利用留置针的特色将输液器头皮针的一只肝素帽取出,消毒后将输液器不经针头及肝素帽直接连于留置针,不用任何加压方法便达到20%甘露醇250ml可在20nin内输完,可充分发挥脱水利尿消水肿降颅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已广泛应用于我科。因为神经内科老年病人常常烦燥不安,常需Q4h、Q8h,甚至临时增加次数静点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用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实践证明,运用静脉留置针静点20%甘露醇,若护理措施得当,可大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同时,利用留置针的特色将输液器头皮针的一只肝素帽取出,消毒后将输液器不经针头及肝素帽直接连于留置针,不用任何加压方法便达到20%甘露醇250m1可在20min内输完,可充分发挥脱水利尿消水肿降颅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8):129-130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在产科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住院待产的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特别是产妇生产及搬动过程中,由于套管柔软、长,可以避免血管被刺破和针的脱落,同时为抢救病人建立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不易脱落及穿破血管,在各种体位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为临时的紧急抢救争取了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隆斌  余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13-113
目的:解决临床危重患儿静脉穿刺困难,使之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将“BD”直型18-22号长4.8cm留置针置入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对30例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结果:用直型静脉留置针作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0%,由于套管的弹性,长期输液的通畅度,肝素帽的抗凝作用,极大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加之留置针经济实惠,从而也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结论:直型留置针置入颈内静脉的临床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替代静脉切开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身管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技术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科患者一般具有较大的血管脆性,管径较细容易滑动,因此在静脉输液中穿刺困难较大。在很多儿科疾病治疗中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通过应用静脉留置针,使患儿血管得到保护,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不过由于儿童血管条件有限,留置针后容易出现渗血情况,留置针肝素帽连接头皮针滑脱,也可能将患儿皮肤划伤。因此,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无针输液接头,可提高患儿输液成功率,减少输液中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健康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现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时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齐红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233-233,24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在临床各个科室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为患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安全留置针在门诊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美国BD Saf-T-Intim a一次性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做静脉穿刺、固定留置,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门诊患者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置管输液减少了护士对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保护了静脉血管,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门诊患者输液中,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具有操作方便、保留时间长、便于治疗用药等优点,可达到预期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以保护静脉 ,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而且可以维持静脉通路 ,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方便 ,还可按病情需要随时用药。但在留置针封管后再输液时 ,往往需要用稀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管腔 ,或挤压输液皮管等以恢复输液通液。笔者认为这些做法还都不够完善 ,通过改进 ,对 10 1例采用静脉留置针 (由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规格为 7mm× 50 mm)在浅静脉输液的患者 ,用指压法实施再通封管后的静脉留置针取得显著效果。介绍如下。1 方  法将连接 9号针头的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又称作套管针,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管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外,便于肢体活动,患者在躁动不安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钢针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常规静脉输液每人每次操作时长约2-3分钟完成,而采用静脉留置针可缩短0.5-1分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可有针对性的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及患者所采纳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患儿使用情况的观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患儿的年龄、患儿静脉具体情况和患儿每次的输液量,进行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由于患儿的年龄情况在护理时要格外严谨。本实验将针对患儿静脉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选取合适的留置针,选择适当的进针方法。结果:在40例患儿中有有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其余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情况均良好。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可以减少对血管穿刺的次数,减小了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性,减少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并且针头不会轻易的脱离血管,对于年龄特别小的患儿能随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收治的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实验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给新生儿患者留置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等引起的并发症,留置时间明显增加,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有效地满足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输液、抢救的需要。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感染、堵管等。因此,根据临床观察及参考相关文献,将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技术是指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一种新的维持静脉通路的基本护理技术。它可以长时间留置在血管中维持静脉通道、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频繁的穿刺病人的血管且不易刺破血管而减轻病人的痛苦,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快速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静脉营养等方面意义非凡。在危重症者中如何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王慧美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63-163
<正>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尤其是幼儿和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成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能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减少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在抢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熟练的操作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延误抢救时间而错失良机。而且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时间长,用静脉留置针易于固定和保留,能保护静脉,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利于抢救和治疗。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及观察,现总结出如下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