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根据《中医药法》相关条款,分析了《中医药法》的颁布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的作用,指出当前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我国本世纪前20年应基本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学面对经济全球化、生活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态,把握当代科学技术体系相互融合的趋势,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与方法论,形成融合与变革的思维方式,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超越前人的创造性贡献。文章分析和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体系,提出应弘扬中医药文化内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我国本世纪前20年应基本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学面对经济全球化、生活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态,把握当代科学技术体系相互融合的趋势,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与方法论,形成融合与变革的思维方式,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超越前人的创造性贡献。文章分析和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体系,提出应弘扬中医药文化内涵,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医药现代化之路上,需要传统思维、教育、服务和人才成长等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持特色、发挥优势、自我完善、走向世界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彦知  舞阳 《光明中医》2008,23(5):589-589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3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讲坛”上作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报告。他强调,发展中医药事业不只是中医药界的事情,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我省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北华佗、南新安”在祖国医药学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省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与中医药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作为炎黄子孙和中医药工作者,我们必须有重大历史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做好中医药研究,把中国几千年的中医经验进行分析,把的确经得住考验的部分、精华继承下来,并发展到现代科学知识水平。这些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特别是在"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很感欣慰。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始终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历史传统文化为己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鉴于此,应从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仪式观”、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新地标、“教育+科技+数字”中医药人才培养着手,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认识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探讨中医药学兴盛、衰微、复兴的历史原因,从宏观上把握和阐明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只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问题,文章从中医药文化概念、中医药文化传统积淀、中西医文化比较及其拒斥与结合、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历史必然等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研究进行述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的贡献、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引导人们客观公正的认识中医药,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上市后评价是对药品临床应用的风险、效益等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过程,科学系统的上市后评价结果,既可为中药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支持,也是监管部门制订风险管理措施的可靠依据。随着人民群众治疗及预防疾病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的应用更加广泛,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早期发现中药安全风险信号,有针对性的开展中药上市后评价研究,及时控制风险,已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挑战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然 《中医教育》2010,29(3):10-11
任何科学,都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都是无止境的,都是需要不断深入和扩展的。在某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科学都是相对的或者说是局限的,是需要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更多时候是需要互相借鉴和互相促进的。当我们从科学或者现代科学角度审视中医药学时,不难发现,中医药学不但是科学的,而且是具备了现代科学特征的,同时,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中医药科学具有不容回避的历史局限性。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条件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以开放创新的固有品格、自省自新的理论勇气和革故鼎新的扬弃精神,直面批评、发展创新、完善自我,才能重现辉煌。谋求中医药理论的重大突破,重建与规范中医药术语体系,正中肯綮。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病的关键是辨证、立法、遣药、用方。临证时依据什么选用中药?是依据药性,或是依据成分,或是依据药效选用中药,是当前医药界存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亦是治疗效果和成败的关键,更是真假中医的区别所在。因此,保持和发挥中药道地药材、药物炮制、配伍应用、中药药性的特色,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专方专药,古即有之。如何理解其与辨病、辩证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理论基础、目前认识、再认识和展望。通过初步理解,逐步深入研究辨病与辨期、辨证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辨证;传统与现代中医药理论、循证医学;发挥发展专方专药特色,使专方专药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一支奇葩,使其更优服务于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医现代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方法:将中医的发展路径与现代西医发展路径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现代的发展路径是由传统中医学向“新中医学”发展。“新中医学”是中医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形态。结论:中医由传统中医学向“新中医学”的发展,既要坚持中医的主体性和传统特色,又要借鉴西医发展路径的经验,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形势 ,如何正确评价中医药学?如何进行中医药研究?怎样发展中医药学?笔者认为 ,中医药的疗效确切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目前的形势堪忧 ,其发展的关键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任何一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才。目前,高等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不尽人意,仍有"中医后继乏人"的感概,西医学却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因而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刻不容缓,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精英"人才成为中医药事业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然 《中医教育》2006,25(6):1-3
构建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思考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首先必须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研究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思考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索构建“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医的科学属性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相近的看法.本文从科学本质、医学的科学性以及中医与医学的关系论证了中医的科学性.然而中医需要发展,加快中医的发展,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但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应当运用科学的度量方法 建立中医症候的度量、病症与机体变化的关系,探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使中西医结合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