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流行情况,并探讨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56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整合酶PCR方法检测I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基因。[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56株菌株中有41株检出I类整合子,阳性率73.2%,其中8株为I类和Ⅱ类杂交整合子,2株为I类和Ⅲ类杂交整合子。I类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阴性株,且I类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90.2%)明显高于阴性株(30%)(P〈0.0L)。[结论]I类整合子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率很高并与其多重耐药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分析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9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简并引物PCR方法,同时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的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基因,对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 ...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分析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测定9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简并引物PCR方法,同时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的I类、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基因,对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 I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 22株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比整合子阴性的菌株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强,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Ⅰ类整合子的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分布情况,探讨Ⅰ类整合子与其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6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Ⅲ类整合子基因;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进行可变区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 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60%(39/65),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阴性菌株(P<0.05);92%(36/39)的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扩增阳性,序列分析显示携带3种耐药基因aacA4、aadA1和catB8.结论 Ⅰ类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鲍曼不动杆菌多药耐药性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系统与其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Ⅰ类整合子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状况,探讨其与该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Ⅰ类整合子系统。结果29.2%(21/72)的菌株检测出Ⅰ类整合子系统。含与不含Ⅰ类整合子系统的菌株在耐药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Ⅰ类整合子的耐药表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Ⅰ类整合子系统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以及耐药表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临床菌株中整合子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重耐药质粒的演变与抗菌药物耐药决定子特定位点的整合子有关。根据整合酶的不同有4类整合子,临床分离株中最常见1类整合子。本研究是检测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分离株中1类,2类整合子的情况,以调查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8.
施瑜  张汉园  王震  李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328-133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并对标本来源、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株鲍曼不动杆菌来源科室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标本以痰液和中段尿为主,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03%、24.76%、22.86%、18.70%、18.70%、18.20%和16.60%。51株洛菲不动杆菌来源科室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和康复医学科,标本以痰液和中段尿为主,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4.00%、22.00%、18.00%、18.00%、15.62%、14.00%和10.00%。结论两种不动杆菌都主要分离于老年男性的呼吸道标本,二者的耐药率均不高,洛菲不动杆菌的总体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洛菲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泛耐药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异性PCR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intI 1、intI 2基因及可变区。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67株MDRAB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对阿米卡星100%耐药。PCR检测结果显示64株分离菌株携带Ⅰ类整合酶基因,其中61株可变区扩增阳性,分别为携带aacA4-catB-aadA1(2 300 bp)基因盒44株和携带aacC1-orfX-orfX-orfX’-aadA1基因盒(3 000 bp)17株;59株携带armA甲基化酶基因。REP-PCR分析显示耐药菌株属于6个克隆型,主要为A1~A3和B2型。结论甲基化酶介导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本院存在以A型和B型克隆株为主的感染流行,必须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切断克隆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Ⅰ类和Ⅱ类整合子在苏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情况及其基因盒结构。 方法:用PCR法检测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和Ⅱ类整合酶基因及整合子携带率,基因测序技术对其可变区进行分析;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同源性。 结果: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子阳性29株,占42.0%,未检测到Ⅱ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分析共检出6种基因盒,分别为aacA4,aacC1,catB8,aadA1,orfX和orfX′,以5′CS-aacA4-catB8-aadA1-3′CS基因盒排列为主;REP-PCR法将29株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分成I~V型,其中Ⅲ型为主要流行型别。 结论:苏州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整合子携带率较高,主要以Ⅰ类Ⅲ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伍勇  李翔  陈辉  漆涌  徐令清 《检验医学》2008,23(3):236-239
目的检测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细菌标本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株肝移植术后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整合酶及整合子基因盒,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l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27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对9种抗生素耐药率从14.8%到100%;I型整合子阳性率为51.9%;有750bp、1.0kb、1.8kb、2.0kb 4种长度的基因盒片段。结论I型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多重耐药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标本,建议检测整合子,可用于防治院内感染、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自2007年7—10月间南京地区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并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B)基因均为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Ⅰ基因阳性株10株、aac(3)-Ⅱ阳性株1株、aac(6′)-Ⅰb基因阳性株13株、ant(3″)-Ⅰ基因阳性株12株;ant(2″)-Ⅰ基因、aac(6′)-Ⅱ基因及aac(6′)-Ⅰad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南京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尚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新亚型———aac(6′)-Ⅰad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B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OXA-23、OXA-24、OXA-51、OXA-58、SIM、IMP、VIM、GIM、SPM。结果 80株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耐药基因OXA-23[49(61.3%)]、OXA-51[73(91.3%)]、OXA-58[7(8.8%)]、OXA-24[1(1.3%)]、IMP[17(21.3%)]及VIM[2(2.5%)],未检测出GIM、SIM、SPM基因。结论 IMP、OXA、VIM是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的主要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14.
15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最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71.2%,其次为分泌物,占13.5%。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最敏感,耐药率为5.7%;其次是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8.9%及17.7%;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保持敏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的4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AmpC酶和AmpC耐药基因,并探讨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提取45株细菌的β-内酰胺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提取45株细菌的总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结构基因和ACT-1、CMY-G1、CMY-G2、DHA、FOX耐药基因,最低抑菌浓度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三维试验和PCR检测AmpC基因同时阳性的有11株,确认产AmpC酶菌株为11株。三维试验方法和PCR基因检测方法比较对AmpC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0,P>0.05)。ACT-1的检出率为4.4%,未检出FOX、DHA、CMY-G1、CMY-G2。产AmpC酶菌株的药物敏感度最高是丁胺卡那霉素(90.9%),其次是亚胺培南(54.5%),产AmpC酶菌株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头孢他啶达到100.0%,产AmpC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AmpC酶菌株。结论三维试验方法和PCR基因检测方法对AmpC酶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仍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产AmpC酶菌株耐药情况严重,提示临床应慎重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临床234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唑啉、米诺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118株整合酶Ⅰ阳性,95株Ⅰ类整合子可变区阳性,3株ISCR1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118株整合酶Ⅰ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分为89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ERIC-PCR可用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7.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检测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分布及其对碳青霉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PCR检测所有菌株IMP、VIM-1、VIM-2、SIM-1、OXA-23、OXA-24、OXA-51(66)、OXA-5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单产OXA-66型碳青霉烯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在50%以下外,对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而同时产OXA-23、OXA.66型碳青霉烯酶菌株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3.3%外,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95%。结论同时产OXA-23型和OXA-66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23-2724,2726
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1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36.1%。其次为神经外科(25.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7.1%和9.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4.8%),哌拉西林/他坐巴坦16.6%,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ICU和神经外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酶的抗生素次之,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用药,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