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江玲 《吉林医学》2010,(33):5954-5956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与白细胞数、血糖值的关系。方法:将376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于正常血糖组(均为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脑梗塞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123例脑梗塞病人据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划分为:(1)高白细胞组52例;(2)正常白细胞组71例。并对病人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提示:高白细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而高白细胞组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因此有理由认为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早期估计脑梗塞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参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脑梗塞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对患近期预后的影响,123例脑梗塞病人据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划分为:(1)高白细胞组52例;(2)正常白细胞组71例,并对病人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提示:高白细胞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而高白细胞组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P〈0.05)。因此有理由认为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早期估计脑梗塞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高血糖与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本组128例,根据入院时有无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其中非糖尿病组70例(占54.7%),糖尿病组58例(占45.3%),分别对2组患者的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组58例,25例在治疗期间死亡,病死率为43.1%;非糖尿病组70例,12例在治疗期间死亡,病死率为17.1%;死亡组36例血糖平均值为8.81mmol/L,存活组92例患者,平均血糖值为6.32mmol/L,死亡组血糖明显高于存活组,2组比较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高血糖水平对于诊断病情,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100例糖尿病性脑梗塞临床表现,并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比较,结果说明,糖尿病性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预后显著差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P<0.05~0.01),并对其机理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125例A M I住院患者排除糖尿病后,根据住院期间患者随机血糖值分为:A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 );B 组(入院24 h 后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随机血糖<9.0 mmol/L );C组(入院24 h后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9.0 mmol/L )。分析比较各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结果】C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组与B组死亡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持续性高血糖AMI患者的预后较一过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差,检测其血糖水平对判断此类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鹏翔 《现代医学》2002,30(3):178-17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接是否合并糖尿病将12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并进行对照研究。另将12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据其随机血糖的高低分为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脑梗死治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且脑梗死发病年龄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随机血糖高者病死率亦高(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老年糖尿病,可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胡海霞  于淑芹 《吉林医学》2008,29(10):809-8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拟接受胃肠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分值和空腹血糖值。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前的平均焦虑分值和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入院时平均焦虑分值和空腹血糖值(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术前焦虑,稳定其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9.
对64例脑卒中患者6个月追踪及预后探讨,结果发现脑溢血死亡率、致残率明显高于脑梗塞(P<0.05)。年龄<60岁组和≥60岁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溢血失血量>30ml较<30ml死亡率高,脑梗塞合并脑萎缩等预后较差,急性期血压波动大或急骤升高提示预后极差。而城乡间和男女间对预后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0.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试用LMWH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24例作为对照。结果:LMWH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6.7%与45.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P<0.05),LMWH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LMWH组17例治疗后与治疗前作CT或MRI检查,显示脑梗塞灶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中未出现自发性出血。结论:初步认为LMWH对急性脑梗塞有较肯定的疗效,且方法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潘颖  韩琴 《医学综述》2012,(24):4271-427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4例作为观察组(普通型94例,重型20例),另外同期选择4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与刚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应及时有效地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积极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检测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空腹血糖,根据糖尿病史、血糖值高低,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观察3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和预后。结果糖尿病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且3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加重与高血糖有明显关系,且预后不良,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以减少脑梗死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感染与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机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发病在1周内63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2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感染发生情况,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关系,比较两组间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3、C4、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水平。结果 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2例(19%)有感染临床表现,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异常升高31例(49.2%);血沉(ESR)增快13例(20%);不同病情轻重之间的CRP的含量及两组间CRP、TNF-α、IL-1、IL-6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补体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的关系,而在非感染性的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也是其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新瑶 《吉林医学》2013,(8):1403-1404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测定静脉空腹血糖、HbA1c水平,比较不同神经功能损坏程度、病灶大小、预后情况与空腹血糖、HbA1c的相关性。结果:脑神经功能受损重度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病灶面积轻度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病灶不同大小、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HbA1c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糖、HbA1c水平不利于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按发病后48小时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将9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观察病变程度、病变体积及预后。③结果血糖升高组于入院后第1、3、7、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分别为21.5±9.2、27.1±12.7、25.7±11.0、22.5±11.4,血糖正常组为18.9±15.7、21.8±15.1、18.5±14.2、16.0±15.6;入院后第28天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血糖升高组为40.29±17.62,血糖正常组为72.67±21.24;血糖升高组病灶大小19.6±3.1,血糖正常组12.8±2.3;血糖升高组总有效率34.1%,血糖正常组6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病损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423-424,4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各8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浓度和白细胞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1 1 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 (2 9例 )和脑梗死组 (82例 ) ,入院 48h内进行CRP浓度和白细胞数测定。CRP浓度测定采用透射比浊法。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 ,CRP浓度及白细胞数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 ;二组病死率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血CRP浓度和白细胞数升高对急性脑卒中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初步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