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浦明昇  董波  马颖琳  秦薇 《西部医学》2009,21(6):975-97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用量,为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总结400例低位硬膜外阻滞,100例20~50岁患者为对照组即Ⅰ组,300例老年病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每组100例,即Ⅱ组60~69岁,Ⅲ组70~79岁,Ⅳ组大于80岁。所有患者均选择腰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结果Ⅰ、Ⅱ、Ⅲ、Ⅳ4组患者硬膜外阻滞局麻药初量分别为:(16.8±3.3)ml、(13.8±2.8)m1、(11.3±3.0)ml和(8.5±2.3)ml。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局麻药初量较对照组及各年龄段之间均有差异。结论低住硬膜外阻滞,Ⅱ、Ⅲ、Ⅳ组老年患者初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2%、67%和51%。  相似文献   

2.
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和置管易损伤硬膜外血管 ,导管也易误入血管内 ,不仅造成麻醉失败 ,还会导致局麻药中毒。为此 ,我们对 6 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于置管前注入试验量和常规操作置管后注药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 146例 ,其中男性 12 7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3~ 6 1岁 ,ASA 1~ 2级。术前无凝血障碍和未接受抗凝治疗。以 16~ 18号硬膜外穿刺针在T12 ~L4 穿刺 ,观察组为 6 3例 ,在穿刺成功后置管前先经穿刺针注入 1 6 %~ 2 0 %利多卡因 5ml (含肾上腺素1∶2 0万 ) ,然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麻醉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术中常规输液,一般为500~1700ml,2例术中输血,均为400ml。结果:全组共发生低血压者77例,占24.7%。A组发生低血压2例,占该组的1.33%;B组局麻药容量(16.3±1.5)ml,5例发生低血压,占该组的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发现硬膜外麻醉后以下产妇更容易发生低血压: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患者;无宫缩的产妇;注用较高浓度局麻药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膜外置管前针尖朝向尾侧注入小剂量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减少子宫全切术中牵拉反应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硬膜外组n=10例),观察组(预注布比卡因组n=10例).取L2~L3硬膜外穿刺,对照组穿刺后向上置管3cm~4cm常规注入2.0%利多卡因.观察组置管前调整针尖斜面朝向尾侧注入0.375%布比卡因5mL~6mL后向上置管注入2.0%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无1例出现明显牵拉反应,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较好,对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两组感觉阻滞范围和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置管前向尾侧预注小剂量布比卡因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较好,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中牵拉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张旭宇  徐康清  黄文起  陈坚伟 《广东医学》2007,28(12):1984-198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能否减少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置管时置入血管的发生率。方法1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n=65)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0.9%生理盐水5ml,B组(n=65)产妇不在硬膜外腔预先注射生理盐水。记录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到血液为判断置入血管的标准。结果A组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率为1.6%,B组为1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鞘内注射后10min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可以减少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师玲霞 《海南医学》2011,22(16):40-41
目的探讨预充生理盐水对置管引起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5ml;对照组60例,产妇硬膜外腔直接置管。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到血液为判断置入血管的标准,并对产妇血管损伤发生率、最大血压降幅、麻黄素用量、注射后10min的感觉阻滞平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相比,实验组血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min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最大血压降幅、麻黄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置管前经硬膜外腔预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丁丙诺啡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止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选择4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在20~60岁,术前心肺功能无明显改变,ASAⅠ~Ⅱ级。将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表1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方法:术前常规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穿刺置管,局麻药采用1.6%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于手术结束前40分钟停止使用局麻药或其他镇痛药。于手术结束前20分钟硬膜外注药。I组:0.5%布比卡因,’组:丁丙诺啡0.075mg加生理盐水10ml。注药后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SPO。),待各项指标平稳,将病人送回病房。注药后派专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时防止局麻药返流的方法。方法:选择同期硬膜外麻醉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注药后向硬膜外导管内注入空气1ml,B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1例返流,发生率1.7%,B组21例返流,发生率35%,X2检验P<0.005,差异有非常显性。结论: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少量空气能有效防止局麻药的返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硬膜外麻醉、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及骶管麻醉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5月进行肛肠外科短小手术患者102例,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组(低位硬膜外麻醉)、腰麻组(低位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骶管麻醉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尿潴留、术后6h下肢活动情况及术后头痛、局麻药中毒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在麻醉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麻组在术后尿潴溜、术后6h下肢活动情况及术后头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骶管麻醉组在局麻药中毒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硬膜外阻滞优于低位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骶管麻醉,减少了术后尿潴溜、术后头痛、活动障碍及局麻药中毒反应等并发症,且低位硬膜外阻滞具有麻醉管理方便不需强调体位变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深吸气对行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深吸气组)60例,深吸气时置管;Ⅱ组(平静呼吸组)60例,平静呼吸时置管。分别观察两组血管损伤频率、硬膜外穿刺次数、临床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agar评分。结果深吸气显著降低了血管损伤、减少了硬膜外穿刺次数(P〈0.05),两组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a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吸气有助于置管成功并减少了血管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入地佐辛或芬太尼施行预先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妇科手术患者96例,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芬太尼组于切皮前经硬膜外注入芬太尼与氟哌啶;地佐辛组于切皮前经硬膜外注入地佐辛与氟哌啶.对照组经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术中镇痛效果,腹肌松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的硬膜外麻醉和肌松效果相当,此两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切皮前15 min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或地佐辛施行预先镇痛,均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硬膜外置管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医用臭氧联合硬膜外置管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d、10d、30d对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局部压痛评分、活动受限评分、指地距离等安全性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VAS、压痛评分、指地距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活动受限评分有增加的趋势,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也显示了较好的即刻疗效。结论:硬膜外置管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瑗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18-12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时神经根损伤早期阶段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神经根损伤的剖宫产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n=24),Ⅰ组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即刻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5mg,每日一次;Ⅱ组不保留硬膜外导管,术毕立即肌注甲钴胺0.5mg,每日一次,观察记录5天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Ⅰ组优良率95.8%;Ⅱ组优良率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和地塞米松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过程中神经根损伤早期神经功能恢复阶段,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引  彭雪  陈金仙 《海南医学》2001,12(6):11-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单次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寻求镇痛效果好 ,并发症少 ,生理扰乱小 ,管理方便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65例剖宫产受术者 ,分观察组 (3 3例 )与对照组 (3 2例 ) ,观察组于关腹前进硬膜外腔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加吗啡 2 mg混合液 6ml,对照组给相同剂量生理盐水 ,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产科情况。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术后 72小时内无痛及微痛率达 90 %以上 ,并发症发生率低 ,产科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单次硬膜外腔小剂量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药物为l.5%利多卡因,在手术结束前实验注入丁丙诺啡0.15mg,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显著(P<0.01),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提早母乳喂养及产妇术后的恢复;结论: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简便,临床上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B、C、D组,每组8只。测定辐射热甩尾阈后,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于T2-3间隙硬膜外穿刺插管,术后A、B、C、D组分别注射0.10%、0.25%、0.50%CAP0.4mL及0.25%CAP0.4mL+2%利多卡因,对照组注射10%Tween80溶液(CAP赋形剂)0.4mL。注射药物后3、7、14d测痛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药物后A、B、C组痛阈明显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0.10%、0.25%、0.50%CAP可明显提高大鼠痛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联合三氧组(治疗组),各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时VAS评分较低(P〈o.05);6个月时,对照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66.7%(20/30例)、6.7%(2/30例)、6.7%(2/30例)、20.0%(6/30例);治疗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73.3%(22/30例)、13.3%(4/30例)、6.7%(2/30例)、6.7%(2/3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实验组,n=40);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对照组,n=40).两组均于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予2%利多卡因15~20 ml维持麻醉,实验组于切皮前面罩吸入七氟醚6%~8%至产妇意识完全消失,再以1.5%~2.5%的浓度维持至胎儿娩出;对照组不加任何辅助药物,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产妇吸入七氟醚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吸入七氟醚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 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5%);对照组有2例(5.0%),经吸氧简单处理后5 min的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 七氟醚吸入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郑亚珍  韩文峰 《中国病案》2011,12(5):64-65,6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晨起麻醉前导尿,观察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尿道刺激症状,粘膜损伤及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尿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减轻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注射吗啡可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计根林  于军 《医学争鸣》1998,19(3):305-306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54例,于关闭切口前随机硬膜外导管注药,吗啡组注射吗啡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mL.结果:吗啡组的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膀胱造瘘管拔出时间,导尿管拔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持续天数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