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进络病学学科发展、提高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加强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拟于2014年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现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征文以"继承创新、发展络病理论"为主题,由络病学大会组委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疑难病杂志》杂志社组成评审组,对征文逐一评审,评出获奖作品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  相似文献   

2.
《世界中医药》2015,(3):402
为推动络病学学科深入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络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将于2015年5月22日至24日在石家庄召开,参会者将授予国家一类学分。现征集参会论文,具体事宜如下:征文以"继承创新、发展络病理论"为主题,由络病学大会组委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疑难病杂志》杂志社组成评审组,对征文逐一评审,评出获奖作品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若干名。获一、二、三等奖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世界中医药》2015,(4):628
为推动络病学学科深入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络病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将于2015年5月22日至24日在石家庄召开,参会者将授予国家一类学分。现征集参会论文,具体事宜如下:征文以“继承创新、发展络病理论”为主题,由络病学大会组委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社、《疑难病杂志》杂志社组成评审组,对征文逐一评审,评出获奖作品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若干名。获一、二、三等奖的论文将择优在2015年分期免费刊登在《世界中医药》或《疑难病杂志》,对获奖文章第一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获奖论  相似文献   

4.
络病学说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共有4次大发展:第1次,在《黄帝内经》中首次出现了"络";第2次,张仲景针对络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出现了"络病证治";第3次,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清代叶天士阐明了相对较完善的络病体系,并且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千古名论;第4次,近现代医家完善了络病学理论体系,并且不断的扩展络病学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贾奎  菅艳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184-2185
络病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至近代已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础基于络脉学说,心脑血管疾病与络病学关系密切,其病机演变规律相同,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存在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将络病理论运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收效颇佳,现将冠心病从络论治探析如下。 1络病理论渊源 络病学说是伴随着《内经》经络学说而发展的。《内经》中首次提出络脉概念,初步阐述了络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则,为络病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络病学说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共有4次大发展:第1次,在《黄帝内经》中首次出现了"络";第2次,张仲景针对络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出现了"络病证治";第3次,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清代叶天士阐明了相对较完善的络病体系,并且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千古名论;第4次,近现代医家完善了络病学理论体系,并且不断的扩展络病学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吴以岭对络病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运用的临床学科、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河北医科大学吴以岭教授20多年来潜心钻研络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对始于《内经》的络病理论、奠基于《伤寒杂病论》的络病临床证治、清代瘟病学家叶天士“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重要病机理论进行了全面整理研究,著《络病学》一书,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这一络病学理论框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围绕络病学理论、基础研究、临床药物创新成果和应用推广,尤其是应用络病理论防治血管病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是我国著名的温病学家,对温热病的传染途径、致病部位及诊断和证治方面都有独到而精辟的论述。同时他还在临床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络病学说,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及"络以辛为泄"的著名观点,本文拟就其中风治疗中的具体用法,探讨络病学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源自于《黄帝内经》,应用于《伤寒杂病论》,发展于《临证指南医案》的络病学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优势,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于各种疑难杂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用药原则的指导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在长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践中,也体会到络病学说与本病有密切的联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络脉的概念最早见于先秦至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内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络病学说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后,鼎盛于清代,当代又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简单回顾络病学说的历史沿革,总结现代一些文献的观点,指出各种因素而导致络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的一类病证通称为络病,总结了络脉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并概括了络病的病因病机,络病的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络病的特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中医界在近3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研究,其中"络脉—血管系统病"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中医络脉络病与现代医学心血管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并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按摩与导引》杂志社和《中医外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医按摩、外治新疗法学术研讨大会初步定于2009年5月20日在中国广州召开(会议期间将安排参观考察)。现大会开始向全国征文,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以中医外治为主的①基础实验研究报告;②临床应用与研究;③在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肛肠等各科疾病的临  相似文献   

15.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为分支。络脉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之分。络病即是以络脉阻滞为特点的一类病证。有关络病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得到发展,于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病入络”说与“久痛入络”说及其理、法、方、药,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近10年来,在基础、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试分述如下。 1 络病理论基础研究 茅氏[1]通过考察和总结络病及通络方法的历史沿革,提出通络法与络病理论渊源于《内经》、《难经》,…  相似文献   

16.
杨进  龚婕宁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79-1380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包括种络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对中医内科学等临床课程一个很好的补充。络病学教材在全国多家高等院校开课,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络病学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与从事科研、临床的人员加强合作,吸取宝贵经验和意见,不断改进络病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络病学教学在培养中医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彭清华  彭俊 《中医药学刊》2010,(9):1812-1813
对暴盲病名的发展沿革及其分化进行了介绍。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力急剧下降的眼病,最早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抄本眼科》又称为"落气眼"。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眼科教材及专著对暴盲所包含的现代医学眼底疾病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对暴盲病名进行分化,首见于彭清华1989年发表的《中医眼科病名规范化的探讨》,分为视衣脱落暴盲、目衄暴盲、脉络阻滞暴盲、目系炎性暴盲和目系外伤暴盲5种病名;1999年出版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眼病》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目衄暴盲、络损暴盲、火郁暴盲、视衣脱落5种;2003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在彭清华对暴盲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分为络阻暴盲、络损暴盲、目系暴盲和视衣脱离4种。  相似文献   

18.
络病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萌芽于《内经》,张仲景将其运用于临床,明清时期,络病学说的发展达到高峰,近代医家恽铁樵、章次公及朱良春等为虫类药在络病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永炎院士及吴以岭院士编撰的《络病学》出版,标志着络病学说的形成,为络病学说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络病学说广泛运用于心系病的辨治中。  相似文献   

19.
厥阴络病论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非仅为外感病而设,却是万病之总括,开后世之门径,厥功甚伟。张仲景运用六经辨证论治内伤杂病,对络病学的发展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笔者对《伤寒杂病论》治络思想进行了研究及在临床上的体悟,认识到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症往往在血在络,在六经病位上属厥阴病。由此,笔者提出了"厥阴络病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从络论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络病学说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至清代叶天士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明确指出经脉是主干,向下分出络脉、孙脉。《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浮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临证指南医案》说:“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可见由经脉别处的络脉循行于体表部位的是浮络、阳络,循行于体内的络脉是阴络,分布于各个脏腑,成为脏腑之络。六淫外侵,邪客肌表,入舍阳络,留而不去,传入经脉,正邪相争,病在经气,迁延不愈,病久延虚,虚气留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