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经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与就诊不及时、情绪紧张、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联。因此,加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瑾 《中国护理杂志》2005,2(12):104-104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由于结石梗阻及局部刺激引起尿路的强烈痉挛及局部炎症所致。由于起病急,疼痛剧烈,且可反复发作而造成患者复杂的生理心理改变,故护理上应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针对性地护理措施,对确定诊断、减轻病痛、消除患者顾虑、预防复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如产妇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如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则疼痛较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疼痛,能否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38例高血压病病人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是治疗的目标,而引起血压增高及波动的因素有情绪不稳定、精神过度紧张、饮食失调及嗜盐等。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对防治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对138例高血压病病人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于剧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精神障碍。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在该病的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95例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与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黛力新合并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与冠心病心绞痛有密切关系,能否有效地调节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对伴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及心理健康教育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的意外事件是指在精神病状态或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各种破坏或伤害行为,如外走、冲动伤人、毁物、纵火、自杀、自伤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意外事件是在对患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并非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或责任原因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患者的死亡、残废、病情加重等不良后果,由此而引起医院与患者、患者家属或单位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8.
抑郁病人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持久的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病程迁延。患者有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沮丧,压抑,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抑郁表现,日常生活、学习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要求。  相似文献   

9.
乳痛症即乳腺组织增生症,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阶段,是一种因内分泌失衡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与复旧不良的生理性改变。临床表现以乳痛为主,病理改变主要是末端乳管和腺泡上皮的增生与脱落。此类病人月经多不规则,经潮期短,月经量少或经间期短等。周期性乳痛,多随月经周期、精神情绪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chizophrenia,Affective disorder.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Nurs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病性,认知行为疗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并阅读有关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选取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康复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有关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研究,纳入12篇,其中有关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7篇,治疗精神分裂症继发抑郁3篇,治疗抑郁症2篇。资料综合:认知行为疗法建立在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导致一个人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帮助患者自主思维,提高认知水平,改变极端信念,使患者发现、分析问题并鼓励其积极解决。在治疗中患者是叙述者、学习者及学习过程的执行者,治疗师的任务是努力促使患者在抛弃以前想法的同时学会一种新的应对方式,采用问询、引导式教育和家庭作业等方法,洞察患者的意念和想法,鼓励其用做作业的方式强化治疗,重点不在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本身,要使患者能够逐步修正其不合理的思维和理念.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病症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改变他们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具有通过神经生物学机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常规或药物治疗相比,该疗法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见效快,可减少复发次数,降低复发率。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不但有重要的理论基础,还有科学的实施技术和技能,方法简便易操作,通过矫正精神病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对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变精神病性思维有积极作用,且复发次数,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或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秘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由于精神病患者多有认知功能障碍,对便秘不能主动诉说,这不仅使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有效防止精神病患者的便秘,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对1998年2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6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统计,重点探讨便秘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在精神科门诊常有因学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下,产生悲观情绪而服毒的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在幻觉、妄想等病态支配下与消极情绪影响下而一次吞服大量抗精神病药物,或误服所引起急性中毒的患者。由于我们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内分泌改变.临床常见月经过少或闭经.由于闭经而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用药。作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的方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碳酸锂有明显抑制躁狂症的作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治疗剂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影响,对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作用,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也有预防发作的作用,也用于治疗分裂一情感性精神病。然而,近年来有关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老干部病房的护理工作二十年来,使我觉得老干部病人的护理,从单纯的生活护理扩展到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在医疗工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病人在发病过程中的心理刺激和情绪变化,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影响的结果,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它不仅仅是影响治疗的因素,还往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心理变化是与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相联系的。人在心理愉快的时候,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都处于平稳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在心情激动的时候,可以发生一时的脉搏呼吸次数增加,血压升高,接着而来的是消化液分泌和新陈代谢旺盛;人在情绪消沉、悲伤或者焦虑的时候,会伴有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和生物化学调节失常;人在情绪紧张,恐惧或者愤怒的时候,会伴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消化液分泌减少,以至由于末梢血管收缩而引起手脚发凉,极度的情绪紧张,恐惧或者愤怒,可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脑出血。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5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并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0.72%,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5.09%,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8.76%。影响住院精神病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为住院次数、病程、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为病程、住院次数、病后家庭及单位和社会关心情况。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应重视产生这些情绪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药物治疗作用包括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和药物引起的心理效应。药物作用是心理效应的基础,心理效应可以影响药物效应,增强或削弱药物作用。精神病病程长,易复发,患者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长达数月、数年或长期服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理作用的延伸,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在精神科领域,已经广泛公认,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断D2受体而发挥疗效,但这一性质也带来了频繁出现的临床治疗学上所不希望看到的锥体外系症状(EPS),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烦恼。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问世,对精神科治疗学造成了新的冲击,其在药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特征上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不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而不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且既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也能治疗阴性症状,对部分难治性的病例亦能显示疗效,由于其有上述作用,故从20世纪80年代起氯氮平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达10余年,在使…  相似文献   

19.
在鼻的诸多生理功能中嗅觉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具有报警、识别、增加食欲和影响情绪的作用。嗅觉障碍可影响人的内脏反应和情绪活动,嗅觉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原因有头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鼻及鼻窦炎。据统计,嗅觉障碍患者中有45.6%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而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有66%存在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20.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是由于情绪不稳,情感冲突引起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精神与躯体症状,但又缺乏持久精神病症状,常突然发作,快速中止,暗示治疗有效。近年来由于学习压力加大,考研竞争加剧,求职难度增高以及婚恋挫折,家庭矛盾等,情绪障碍发生大大增高,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22例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