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脏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菲立磁的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菲立磁增强MRI检查对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22例经CT或MRI检查确定或怀疑有肝病变者进一步行菲立磁增强MRI检查,分别测量增强前后肝脏、病变及背景噪声的T2WI信号强度(SI),计算增强前后肝脏及病变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增强后肝脏的SI、SNR明显降低(P<0.01);恶性病变的SI、SNR变化不明显(P>0.05)。囊肿、血管瘤增强后T2WI SI下降不明显。增强后病变-肝脏CNR比增强前明显增高(P<0.01)。增强后0.5小时与3小时相比肝脏SNR以及CNR无差异(P>0.05)。增强后病变的检出数量增加,而且其边界、大小显示更清楚。结论 菲立磁增强磁共振扫描可显著降低肝脏T2WI SI,而对恶性肿瘤T2WI信号的影响不明显,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肝脏的CNR。因此,它对恶性肿瘤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MR对比剂在肝胆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MRI检查肝脏病变的敏感度 ,肝脏MR对比剂的研究和应用十分必要。根据作用机理 ,MR对比剂可分为顺磁性阳性对比剂和磁化率性阴性对比剂。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们不仅对第一种MR顺磁性对比剂Gd DTPA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研究 ,而且许多新型的MR对比剂不断问世 ,如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细胞特异性及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等。这些对比剂的应用为磁共振成像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着重阐述MR对比剂在肝胆系统的临床应用。1 对比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根据磁共振对比剂生物分布特性可分为 4类[1…  相似文献   

3.
MR对比剂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 ,MR对比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第一代的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 ,Gd DTPA有效地提高了MRI的诊断水平。近年来 ,人们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MR对比剂 ,如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细胞特异性及组织器官特异性对比剂等。这些对比剂的应用为MRI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笔者着重介绍MR对比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1 对比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对比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顺磁性阳性对比剂和磁化率阴性对比剂 ;按照生物分布特性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胞外液间隙对比剂、由…  相似文献   

4.
MR特异性对比剂肝功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特异性对比剂对肝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肝脏MRI检查的33例肝功能障碍患者资料。行肝脏常规MRI平扫、肝脏MRI特异性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26例,钆塞酸二钠(Gd-EOB-DTPA)10例]增强,对肝胆排泄期的各级胆管显示情况进行5级评分,再根据各级胆管显示总评分进行肝功能MRI分级。结果 33例患者的肝功能MR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一致性良好(K=0.570,P=0.000),其中10例Gd-EOB-DTPA增强肝功能MR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吻合程度极佳(K=0.804,P=0.000)。结论观察肝脏MRI特异性对比剂增强肝胆排泄期的胆管显示情况,可以评价整个肝脏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腹部MR检查日趋广泛,然而缺乏理想的口服对比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R技术在腹部的应用。综述了口服MR对比剂的作用原理、分类、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促进其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对肝脏菲立磁增强磁共振的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对肝脏菲立磁增强磁共振的影响。方法 对 45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平扫和菲立磁增强扫描 (手术和穿刺活检证实 16例肝癌周边为正常肝脏 ,2 9例为肝硬化 ,肝功能A级 11例 ,B级、C级 18例 ) ,分析菲立磁增强前后病理证实非肿瘤区肝脏、椎体骨髓信号强度的变化及其与肝脏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 菲立磁增强后 ,肝功能A级组病理证实非肿瘤区肝脏、椎体骨髓的信号下降程度与正常组相似 (Ρ >0 .0 5 ) ,而肝功能B、C级组病理证实非肿瘤区的肝脏、椎体骨髓的信号下降程度低于正常组 (Ρ <0 .0 5 )。肝脏的信号下降程度与总胆红素、白蛋白、GOT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1、-0 .2 6、0 .15。结论 肝硬化肝功能轻度损害对肝脏菲立磁增强无明显的影响 ,而肝功能严重损害对菲立磁增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钆类和氧化铁类MR对比剂在诊断急性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MR对比剂的发展迅猛,开发了多种顺磁性和超顺磁性对比剂。对比剂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影像学技术的检查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对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诊断。本文主要简述与缺血性脑梗塞MR诊断有关的钆类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类对比剂的进展概况,和不同MR检查方法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腹部MR检查日趋广泛,然而缺乏理想的口服对比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R技术在腹部的应用.综述了口服MR对比剂的作用原理、分类、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以促进其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尽管MR具有多功能、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以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 ,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病变与正常组织的T1甚至T2 弛豫时间无明显差别或差别不显著。另外 ,有些病变虽有明显的异常信号 ,但诊断与鉴别诊断仍较困难 ,还有些病变较小 ,平扫不易显示 ,在这些情况下 ,我们需要应用MR对比剂来帮助解决。自从1982年Gd DTPA被应用以来 ,大量患者应用此对比剂进行检查 ,事实证明对比剂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有价值。除Gd DTPA外 ,又有一些顺磁性含钆对比剂不断被开发应用 ,包括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两种。近年来又研制出一些…  相似文献   

10.
孔国妹   《放射学实践》2011,26(5):564-566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MR对比剂(Gd-DTPA、Gd-DTPA-BMA、Gd-BOPTA)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观察行MRI增强检查的12588例患者注射不同MR对比剂前后的反应(Gd-DTPA 9871例、Gd-DTPA-BMA 2085例、Gd-BOPTA632例),分析常用MR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在所有注射MR对比剂的患者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58%(73/12588),其中Gd-DTP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15/9871),Gd-DTPA-BM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0%(2/2085),Gd-BOPT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56/632)。在MR对比剂检查患者中无死亡病例。Gd-DTPA-BMA与Gd-DTPA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Gd-BOPTA与Gd-DTPA、Gd-DTPA-BMA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04,P〈0.05;χ^2=178.34,P〈0.05)。结论:临床常用MR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1.5 T高端MR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评价1.5T高端MR在诊断心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355例心血管病人进行了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和快速自旋回波(TSE)(形态学)、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meFisp)(电影)、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Flash)(首过法心肌灌注)、反转恢复(PSIR)TmeFisp和PSIR TurboFlash(心肌灌注延迟显像)以及对比剂增强的三维血管造影(Flash3D 多平面重建)。结果心血管阳性病例158例,阳性率44.5%。包括冠心病35例,其中左室腔正常或轻度增大19例,中度以上增大16例,合并室壁瘤13例;区域性变薄30例,运动减弱或丧失33例;心肌灌注缺损20例,延迟显像阳性25例。心肌病52例,其中肥厚性心肌病47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疾患34例,其中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21例、主动脉夹层4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2例、大动脉炎1例、肺隔离症1例。其他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4例、瓣膜病6例、高血压6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心脏肿瘤7例、心包疾患9例。结论1.5T高端MR“一站式”扫描能够全面而较准确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功能以及心肌活性等,可满足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MR脊髓成像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重T2加权MR脊髓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做脊髓造影63例,采用三维(3D)快速自旋回波(FSE)和脂肪抑制序列,所有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临床检查63例中阳性40例,阴性23例。用此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清楚地展示鞘膜囊缘、神经根和神经根鞘,并展示各种不同疾病的异常改变。结论:重T2加权FSE序列MR脊髓成像是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它可代替常规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型磁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在肝脏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B超及CT检查提示有肝占位性病变病例进行常规MRI检查和用Gd-BOPTA增强后立即扫描以及30min、60min、90min、120min扫描,有2例延迟至6h和24h扫描。扫描序列SET1WI、FSET2WI平扫、3D-SPGRT1及SET1WI进行动态和延迟扫描。平扫观察病变与正常肝脏组织在各个序列图像上的信号及对比。使用Gd-BOPTA增强后观察,肝实质的强化特征及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肝脏病灶的显示情况,动态及延迟双期扫描的病灶强化特点及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使用Gd-BOPTA增强检查后,发现8例肝癌,2例血管瘤,肝实质长时间保持持续强化稳定状态,最高峰为60min,最长强化时间达24h,GRE较SE在肝脏病变的显示中更有优势,通过双期扫描,病灶显示的更清晰,诊断更明确。结论作为非特异性钆剂的新一代顺磁性对比剂,Gd-BOPTA对肝脏的强化持久稳定,通过动态和延迟的双期扫描能提高肝脏占位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磁共振对比剂。  相似文献   

14.
肢体淋巴水肿MR间质淋巴成像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MR间质淋巴成像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原发性淋巴水肿的31例患者40条下肢进行MR淋巴成像.在双足趾间皮内注入钆贝葡胺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1 ml,采用三维容积内插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成像,并行MIP重组显示强化淋巴管,分别测量计算显影淋巴管与增强静脉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其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结果40条下肢中有36个小腿段、17个大腿段见扩张淋巴管显像;其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57±130、207±113,而静脉强化后分别为218±129、152±113,两者强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噪声比t=-2.649,对比信噪比t=-3.404,P值均<0.01).有30个肢体腹股沟区可见淋巴结强化,26个肢体存在侧副管和淋巴反流.结论MR淋巴成像无创、安全易行,能够清晰展示淋巴水肿患者淋巴管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Gd DTPA脂质体造影剂对大鼠肝癌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冻融超声法制备出粒径 0 .61±0 .3 4 μm的装载Gd DTPA的脂质体 ,二乙基亚硝胺法建立大鼠肝癌灶模型 ( 5例 ) ;观察静注 0 .1mmol/10 0 g体重Gd DT PA脂质体后大鼠肝癌灶显示情况 ,并与尸检对照。结果 :脂质体造影剂包裹率为 2 0 .1% ,能有效、持续地造成肝脏选择性靶向强化 ,从而衬托出肝癌病灶 ,使癌灶检出率由平扫 17.6%上升至增强后的 76.5 % ( 0 .0 1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mong carotid plaque contrast enhancement (CPCE) at MRI,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CI) at histopathology, and carotid stenosis degre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19 males; mean age 67 ± 9 years) scheduled for thromboendarterectomy prospectively underwent 1.5-T MR imaging using: (a) axial T1-weighted gradient-echo (T1wGRE) sequence centered on carotid bifurcations; (b)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 (CE-MRA) with 0.1 mmol/kg of gadobenate dimeglumine; (c) enhanced axial T1wGRE sequence as in (a), 3 min after contrast injection. A three-point score system (absent, focal, wide) was used to assess CPCE on native and subtracted MRI images (c minus a) and ICI at histopathology. Carotid stenosis degree was determined on CE-MRA.

Results

Six CPCE studies were discarded due to patient movement. In the remaining 22 studies, CPCE was absent, focal and wide in 13, 6 and 3 cases, respectively; ICI was absent, focal and wide in 13, 7 and 2 cases, respectively (k = 0.57). On CE-MRA 21/28 stenoses were severe and 7/28 moderat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either with ICI (p = 1.000, n = 28) or CPCE (p = 0.747, n = 22).

Conclu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PCE and ICI suggests a role for CPCE as an independent marker of plaque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FAC)的体外信号特征及其在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作为胃肠道口服对比剂的最佳浓度。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FAC各10 ml,采用1.5T MR设备中的上腹部各种快速序列扫描,观察信号特征,测量对比度信噪比 (C/N)。选择7.55 mmol/l和15.10 mmol/l FAC对44例患者分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浓度的FAC在各种快速序列中的对比状态并评价其对影像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3种浓度的FAC在FLASH T1WI中均呈阳性对比。常规TSE T2WI中,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呈轻度阳性对比,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重度TSE T2WI及STIR图像,FAC 3.78 mmol/l呈阳性对比,7.55 mmol/l、15.10 mmol/l呈显著阴性对比。True FISP T2WI及FLASH T2*WI中,3种浓度FAC均呈现轻~中度阳性对比。口服15.10 mmol/lFAC,胃肠道有优良的双相对比效果,胃肠道周围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口服7.55 mmol/l FAC以及对照组(P<0.01,P<0.001)。结论:FAC对比效果随浓度和脉冲序列的改变而改变。上腹部MR快速成像中口服15.10 mmol/l FAC有优良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9,自引:3,他引:79  
卢延  洪闻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0):663-667
目的:评价MR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重T2MR水成像技术做MR胰胆管造影163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和脂肪抑制技术,图像经三维(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临床检查163例中,61例为胰胆正常者;102例疑为胰胆疾患者,其中96例阳性,6例阴性。此技术可清楚描画胰胆管的形态,展示各种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正确性高。结论:MR胰胆管造影是安全、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不用造影剂,能较好地评价胰胆系统的解剖和病理变化,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尿路造影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MRurography,MRU)显示肾和尿路病变与解剖结构的作用。材料与方法:35例病人(尿路梗阻18例,非尿路梗阻17例,31例经手术证实)。MRU为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扫描前口服速尿并行尿路加压,使用交互式血管成像(IVI)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MRU提供了全部病人和正常人肾实质和肾集合系统高分辨率图像。全部尿路梗阻病变部位和肾盂积水及1例肾输尿管解剖畸形均清晰显示。非尿路梗阻病人(70%)双侧输尿管均显示。结论:MRU无射线辐射,无需用含碘造影剂,口服速尿和行尿路加压能有效地保证MRU图像质量,适合尿路梗阻病变的检查。可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MRU还能显示肾和尿路细微解剖结构,并反映其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有应用价值的泌尿系影像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