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36例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血常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PTA上升(P〈0.05),不良反应轻,早期重型肝炎9例全部存活100%(9/9),中期重型肝炎8例存活5例62.5%(5/8),晚期重型肝炎3例存活1例33.3%(1/3)。结论:血浆置换对早中期重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及对照组40例(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A组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术联合大黄煎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外周静脉血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AF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血清AFP含量治疗2周后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其中A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能促进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生长,提高AFP水平,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人选的8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浆置换),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肝肾功能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34.1%,且治疗后两组ALT、BUN、TBIL、门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5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血氨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P<0.01),胆碱脂酶升高(P<0.01).85例重型肝炎近期有效率为62.4%.结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能缓解病情,获得病情恢复的时间,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5.
申红连  周志红  方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07-2007,2032
目的了解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型肝炎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肝肾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血常规、电解质等。结果98例重型肝炎经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和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存65例(66.3%)。其中早期重型肝炎生存47例(94.0%),中期重型肝炎生存17例(43.6%),晚期重型肝炎生存1例(11.1%)(P〈0.05)。结论血浆置换是综合基础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补充。对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应争取时机,在综合基础疗法上及早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延缓坏死后肝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当天及第3、5天患者血氨(NH3)、总胆固醇(C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凝血酶原(PT)等的变化.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进行PE后当天和第3天NH3、ALT、AST PT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CH、胆碱脂酶(CHE)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第5天各指标虽有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能够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和肝功能,为肝功能的恢复和肝组织的再生创造条件,对于缓解重型肝炎的病情,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人血液灌流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HA型血液灌流器对2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液灌流36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血常规及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减少(P〈0.0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血液灌流能吸附重型肝炎惠者血液中胆红素、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是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对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联合大黄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T、APTT、TT、PTA及PLT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1.5%,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5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进行123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介质、血氨、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病人经人工肝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PE治疗前后血清电介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数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综合治疗组(54.0%VS75.0%),差异有显著性(x^2=5.5,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支持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俭  王丽  曾义岚  胡蓉  唐玉珍  陈萍 《四川医学》2004,25(12):1328-1329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 (PE)方法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 1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药物及血浆置换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等指标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 人工肝支持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肝功、PTA明显改善 ,与单独药物治疗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为顺利解决产科问题创造条件。结论 PE可显著改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合并肝性脑病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72.3%)明显优于对照组(44.0%),P〈0.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氨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有效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3.
林锋  吴彪  邱平  李晖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30-223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13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7例患者中,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8例,中期患者29例,晚期患者10倒,均应用内科综合治疗加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中,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5例,中期患者27例,晚期患者12例慢性经内科综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rrA)。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上述结果恢复者判断为治疗有效,反之为无效。其有效率用χ^2检验。结果67例治疗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有效率为61.2%,64例对照组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有效率3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组中,早期2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67.8%,晚期1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30%患者治疗有效率67.8%,凝血酶原活动度〈20%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2.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和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患者。血浆置换加内科综合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较好,晚期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PA)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时机、可行性。方法将8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并及时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检查。对照组只给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EhT、PTA、NH,改善明显(P〈0.01),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血浆置换疗效好,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有效率为61.7%。PE的疗效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E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P〈0.01)。PE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行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尤其是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低、PTA值较高、临床处于早中期的患者。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仍需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早、中期生存率明显改善,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的变化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早、中期生存率明显改善,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两组重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综合基础治疗及综合基础治疗+人工肝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病人治疗前后血浆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TBIL、NH3、FNF-α水平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治疗组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有效率为34.28%(P〈0.01)。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临床上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项生化指标,降低TNF-α水平,提高病人近期生存率,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选择血浆置换 ,对 78例重型肝炎进行 382例次治疗 ,平均 3~ 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 .0 1) ,总有效率 85 .2 9%。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4例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置换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氨的变化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与未行血浆置换前有显著性差异,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血浆置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可以为患者行肝脏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