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细胞膜转运理论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胞膜转运机理和细胞外腺苷三磷酸(eATP)对葡萄糖的细胞膜转运作用及2型糖尿病的eATP检测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的细胞功能状态和胰岛素及其它激素的分泌特点,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和细胞功能缺陷的原因.结果:血浆eATP不足导致细胞膜转运障碍而致多机体细胞功能缺陷,多激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结论:细胞膜转运障碍导致胰...  相似文献   

2.
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是心务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增加垂体促黄体激素的分泌,提高卵巢、肾上腺CYPc17的活性等途径促进雄激素的产生;另一方面,雄激素又可通过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降解,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转运及肌肉内糖原的合成等途径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T2D)发病机理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相关,骨骼肌细胞的早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信号传导障碍、葡萄糖转运障碍导致的高血糖、过量脂肪酸导致的毒性作用、淀粉样变性导致的β细胞功能障碍、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内毒素血症导致的低烈度炎症、细胞膜氧转运障碍导致的细胞内缺氧逆境、胰岛素受体破坏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相关发病机理研究得到重视,细胞膜转运障碍等新的发病机理探讨也在不断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4.
FFA在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离脂肪酸(FFA) 在体内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循环影响糖代谢。近年发现肥胖症和2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FFA 升高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与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有密切关系。肥胖症和2 型糖尿病FFA 升高可抑制组织通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且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脂肪组织中激素敏感脂肪酶( HSL) 和脂蛋白脂酶(LPL) 活性异常可能与FFA 产生增多有关。一些降糖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FFA 水平而达到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糖代谢的。  相似文献   

5.
细胞工程与糖尿病基因治疗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均为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所致。β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水平、葡萄糖激酶的水平及其与己糖激酶比例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中起关键作用。应用细胞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建立特定的细胞系,可以具有或接近正常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以推断,将这些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到体内治疗糖尿病的时代将会到来。  相似文献   

6.
游离脂肪酸与β细胞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肥胖型2型糖尿病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类型。临床上,从早期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逐渐向糖耐量异常、临床糖尿病发展。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有争议。在人类及动物研究都表明肥胖型2型糖尿病与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insulinsecretion,GSIS)障碍有关,然而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异常升高的作用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为:(1)肥胖型2型糖尿病病人多伴有血浆FF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Ghrelin可由胰岛α、β、ε细胞及胃黏膜细胞等分泌,可能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作用影响β细胞的分泌功能;同时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Ghrelin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并呈瞬时调节,与胰岛素共同参与生理条件下的摄食和体重调节。1型糖尿病患者的Ghrelin基础水平偏高,经胰岛素治疗后下降,因此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初发及胰岛素治疗有效的标志物。Ghrelin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呈负相关;机体胰岛素抵抗时Ghrelin水平下降,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耐受性提高,是早期2型糖尿病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2型糖尿病的病程进展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进一步衰减,传统的降糖药物不能满足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需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不以胰岛素分泌和作用为靶点,而是通过抑制表达于肾小球近曲小管的SGLT2,减少肾脏的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尿液中葡萄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同时对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也有一定作用,多重受益,其低血糖发生率,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和肿瘤发生与对照组相当。SGLT-2抑制剂独特的非胰岛素依赖型降糖机制,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和 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增加垂体促黄体激素的分泌 ,提高卵巢、肾上腺CYPc1 7的活性等途径促进雄激素的产生 ;另一方面 ,雄激素又可通过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降解 ,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转运及肌肉内糖原的合成等途径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肠促胰岛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治疗和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等方面。由于肠促胰岛素能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治疗具有安全性,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原合酶激酶3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原合酶激酶3(GSK-3)作为表达于各种组织的丝/苏氨酸激酶,具有广泛的细胞调节功能,可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转运,促进糖异生并阻碍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发挥升高血糖的作用c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时GSK-3活性明显升高,它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抑制GSK-3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糖原合酶激酶3(GSK-3)作为表达于各种组织的丝/苏氨酸激酶,具有广泛的细胞调节功能,可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转运,促进糖异生并阻碍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发挥升高血糖的作用.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时GSK-3活性明显升高,它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抑制GSK-3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黄芪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检测其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蛋白激酶B(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变化.结果 显示,黄芪多糖有降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游离脂肪酸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胰岛素抵抗的本质就是单位胰岛素的生物效应的降低,即胰岛素刺激葡萄糖利用能力的降低。最初,可以通过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维持血糖水平正常。当这一过程发展到超过机体代偿极限,则表现为糖尿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中,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这一点已从单纯性肥胖到肥胖性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研究中得到证实。可以说,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外周组织(即葡萄糖摄取的降低),而且还表现在肝脏(即肝糖输出的增加)。然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认为游…  相似文献   

15.
高血糖削弱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以显著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以致于能够在某些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诱导出一个长达几年的“蜜月期”。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被纳入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的策略?有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也有些专家认为这种胰岛素治疗的代价比能带来的好处更多;而且提出,任何方法停止代谢恶化循环的进展都能恢复2型糖尿病在这方面的代偿机能。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四次会议和美国糖尿病学会本届年会都曾讨论这一问题。现发表我们的意见于此,供大家参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持续高糖情况下胰岛素原分泌和释放的变化.方法 12例肥胖、7例2型糖尿病和9例正常对照组,行150分钟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时点胰岛素原.结果 肥胖组和2型糖尿病组空腹胰岛素原(PI)水平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在10~150分钟期间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高于肥胖组和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I与胰岛素原分泌第一时相(FPPR)(r=0.464,P=0.026)和内脏脂肪(VA)(r=0.447,P=0.033)呈正相关;与葡萄糖代谢清除率(GDR)(r=-0.533,P=0.009)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原分泌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持续高糖情况下肥胖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分泌胰岛素原,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功能损害,胰岛素原分泌降低,而且胰岛素原转换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诱导2型糖尿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对胰岛β细胞增殖和发育、分泌功能的作用,以及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糖、脂代谢、葡萄糖转运和吸收等方面的影响,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糖皮质激素受体、热休克蛋白等通过影响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程度间呈相互依赖的双曲线关系,即组织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胰岛素分泌代偿性性增加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其中骨骼肌在餐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中占主要地位。本文就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处理进行综述。1骨骼肌和葡萄糖稳态正常情况下,摄食或糖负荷后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与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受体自身磷酸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从而使胰岛  相似文献   

19.
口服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反应比静脉给予葡萄糖要强,说明胃肠道存在较为独立的胰岛素分泌调节机制,这种效应被称为 "肠道效应"(incretin effect),它在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这种效应明显降低甚至消失.目前,肠道因素在胰岛素分泌、糖尿病发生发展以及长期的能量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0.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新型激素[1],具有影响葡萄糖转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重要生物学作用,但有关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报道较少,我们通过测定肝源性糖尿病、慢性肝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观察脂联素与上述疾病间的关联及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