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旨在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α(IFN-α)的情况,以探究其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单核细胞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6例,同期选取与之年龄相匹配的HBV携带者16例和健康人18例。采集血样,分离PBMC,分别与含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2216(CPG ODN2216)、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刺激共培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其分泌IFN-α量。结果经ODN2216刺激后,CHB组患者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31.20(7.33~44.04)pg/ml,HBV携带者组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109.91(13.74~240.27)pg/ml,健康对照组PBMC分泌IFN-α量平均为107.95(48.59~227.33)。CHB患者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91,P=0.007)。CHB患者组显著低于HBV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6,P=0.027)。经poly(I:C)刺激后,三组PBMC分泌IFN-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8,P=0.427)。结论较HBV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CHB患者体内PBMC中树突状细胞分泌IFN-α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分泌IFN-α量无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有或无HBV感染证据组中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 常规分离78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组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BMCs中的HBV DNA和HBV cccDNA;进行PBMCs的培养,孵育72 h后,收集PBMCs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BMCs的增殖活性.结果 PBMCs中HBV cccDNA阳性的患者组,其PBMCs产生IFNγ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PBMCs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HBV感染PBMCs可能是HBV感染后机体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是指一群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单个核白细胞,主要指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等免疫活性细胞。HBV属嗜肝DNA(deoxyribonucleicacid,DNA)病毒,主要侵犯肝脏组织,但在肝外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HBVDNA及其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BV DNA的抑制作用. 方法 选取从2007年8~12月的20例HBsAg阳性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围手术期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每天0.5 mg联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作为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案,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4、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及PBMC内HBV DNA定量.同时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共34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随访组),随访时间4.0~22.5个月,同样的方法检测血清及PBMC内HBV DNA定量.结果 20例受者血清HBV DNA在恩替卡韦治疗12周时全部转阴.术前1 d和术后1、4、12周PBMC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17/20)和45.0%(9/20)、45.0%(9/20)、40.0%(8/2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但1周以后阳性率无显著变化;围手术期PBMC内HBV 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4.07±2.07和101.69±1.96、101.51±1.72、101.30±1.63拷贝/106细胞,同样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缓,术后4周后定量值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平均随访13.6个月,均未发现HBV再感染(血清HBV DNA均阴性),PBMC内HBV DNA阳性率为32.4%(11/34),定量均值101.03±0.26拷贝/106细胞.结论 恩替卡韦对肝移植术后血清及PBMC内HBV DNA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PBMC内HBV DNA下降趋势在术后4周后即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不能完全被清除.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人RANTEs(rhRANTEs)刺激后PMNc的增殖反应和淋巴细胞表型变化,以及PDTc和cTLA4Ig对免疫活化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体外循环(CPB)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差异表达基因,为CPB炎性反应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CPB开始、CPB结束即刻抽取患者动脉血,分离PBMC,用BD Atlas^TM cDNA Expression Arrays表达谱基因芯片对比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将基因芯片技术成功应用于CPB研究,并得到CPB前后PBMC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其中自细胞介素-6(IL-6)和Wnt5a差异表达较明显,但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888,0.13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CPB后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表达谱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了CPB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CPB引起的炎性反应及其他病理生理反应;PBMC可能不是CPB中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成为破骨细胞样细胞阳性率。方法将人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实验组在地塞米松、1,25(OH)2D3和M—CSF的存在下,在盖玻片和骨磨片上与UMR106细胞共同培养20天,对照组除不与UMR106共培养外,其余条件与实验组相同。结果在培养20天后,实验组电镜检查发现有多核巨噬细胞形成,有伪足,骨磨片上有骨吸收陷窝形成,盖玻片上有TRAP染色阳性细胞形成,其细胞阳性率约为3%,对照组没有TRAP阳性细胞形成。结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地塞米松、1,25(OH)2D3和M-CSF的存在下,与UMR106细胞共同培养有TRAP阳性细胞形成,其细胞阳性率约为3%,提示可能在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较早阶段就决定了哪些细胞能被诱导成为OLC。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特征,探索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llumina测序技术,对4例二期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数字基因转录组分析。后行实时PCR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78个,其中有16个免疫应答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7(TNFRSF17)、IL-17C、IL-21、IL-31受体A(IL-31RA)、C-X-C配体10(CXCL10)、趋化因子配体1(CCL1)等炎症因子和相关受体、CD4+T细胞激活标志CD38、Fc类吞噬性受体(FcγR1A、FcγR3B)以及补体(C2、SERPING1)等均显著上调。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多种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分子参与机体系统性抗梅毒应答。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过程中单个核细胞的激活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合并的一些并发症与透析过程中单个核细胞激活产生细胞因子有关。其中透析膜的生物特性、特性膜激活补体的能力,以及透析液中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是影响单个核细胞激活的主要因素。测定单个核细胞激活的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一种大家都认可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依赖蛋白酶,它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转运、组织重塑[1]。MMP-9是MMPs家族中最大的成员,主要降解IV型胶原,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对细胞的迁移、侵袭、活化及动脉硬化的形成、血管重塑等均起重要作用[2]。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MP-9 mRNA表达的研究,探讨MMP-9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正常对照组(NC):18例,男 10例,女 8例,年龄 25- 62岁,均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胎儿停止发育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8年8月1日至2010年2月1日于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因慢性HBV感染第1次胎停育患者为入组研究对象(胎停育组),随机将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11月1日分娩者按年龄和末次月经配对的108例慢性HBV感染者为对照组(分娩组)。对两组患者相同孕周时(平均孕11.0±2.4周)的慢性HBV感染史、HBVDNA载量、肝功能异常情况、早期用药及凝血功能等资料进行对比。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类资料采取χ2检验。结果胎停育组半年内有间断肝功能异常者34例,对照组20例(χ2=4.840,P=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早期HBVDNA载量≥105拷贝/ml者胎停育组有38例,分娩组有19例(χ2=9.163,P=0.002)。胎停育组正在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者6例,分娩组有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580),胎停育组纤维蛋白原(FIB)增高者29例,分娩组有16例(χ2=4.744,P=0.029)。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处于高病毒复制期及近半年肝功能异常时妊娠后易发生胎停育。一直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妊娠患者未见胎停育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胆管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国胆管癌伴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的现况,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胆管癌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所医院的680例胆管癌临床调查资料(1995年6月至2001年8月),采用SSP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胆管癌的高发病年龄组为60~65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39:l。(2)上段胆管癌多见占41.6%,其次为下段胆管癌占28.7%。(3)胆管癌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根治性手术仅为21.6%(147/680)。(4)乙肝、丙肝病毒血清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易发上段胆管癌,病程短,病理趋于低分化且趋向与肝转移与其它脏器浸润。结论 胆管癌是一种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好发上段胆管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2145例HBV感染者和2145例非HBV感染者分别归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研究HBV感染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合并症以及药物使用分布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HBV病毒和未感染HBV病毒的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为0.28%和0.26%,调整年龄、性别、合并症、药物治疗等因素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95%CI)为1.15(1.02~1.27)。HBV感染引起的骨质疏松风险随年龄而下降,对于年龄≤49岁的患者,HBV感染患者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显著高于无HBV感染者,风险比为1.43(1.17~1.72)。HBV感染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风险随着合并症的发生而降低,有合并症的风险比为1.02(0.90~1.17),无合并症的风险比为1.26(1.08~1.49)。结论 HBV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HBV感染的影响较小,HBV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HBVDNA水平与HBeAg状态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调查337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ME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同时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不同Child—Push分级和肝癌患者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患者中不同HBVDNA水平和HBeAg状态患者的比例。结果80.4%(271/337)患者HBVDNA阳性,31.5%(106/337)患者HBeAg阳性,68.5%(231/337)患者HBeAg阴性。HBVDNA水平越高者中HBeAg阳性者比例越高,HBeAg阴性者比例越低;不同HBVDNA水平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VDNA3~41g拷贝/ml患者中肝癌的比例高于HBVDNA〈31g拷贝/ml患者(P=0.014)和≥71g拷贝/ml患者(P=0.009);HBeAg阴性患者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且2/3患者HBeAg阴性。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管理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HBsAg定量检测联合HBV DNA水平不仅可以监测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且可以预测干扰素疗效。但是,对于核苷(酸)类药物,HBsAg定量检测在评估抗病毒疗效方面的作用尚不一致。此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分析血清HBsAg水平定量检测在慢性HBV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LA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HBV逆转录酶区基因的突变模式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共260例慢性乙型肝炎LAM耐药患者的HBV聚合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回顾性分析LAM耐药时HBV聚合酶基因的不同突变模式及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60例患者诊断为LAM耐药,215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患者血清HBVDNA为(5.41±1.29)log10拷贝/ml。98.1%(211/215)患者存在YMDD基序突变。其中3种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40.0%(86/215);rtL180M+rtM204V占37.2%(80/215);rtL180M+rtM204I占13.0%(28/215)。与rtM2041相比,rtM204V多以联合rtL180M突变的形式存在(P〈0.05)。LAM耐药时,单位点突变与联合突变类型患者的血清HBVDNA、ALT、年龄、HBeAgFH性与阴性,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出基因突变患者与伴生化学突破患者HBVDNA载量较高(P〈0.05)。结论YMDD基序突变是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的主要模式,LAM耐药后患者临床病情轻重可能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PBMC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54名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月进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并以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IL1、IL6水平,计录PBMC细胞数目改变。结果利塞膦酸钠治疗组服药6月后,PBMC培养上清中TNFα、IL1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IL6较前增加,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BMC细胞数目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作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口服治疗对PBMC分泌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及细胞数目并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利塞膦酸钠并未通过影响PBMC参与骨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