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铭惠 《腹部外科》2005,18(2):89-91
生物治疗在解决治疗肝细胞癌(HCC)所面临的难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尤其是在与其它治疗方法综合应用时,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一、细胞因子用于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 2(IL 2)、IL 12、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但目前临床在预防 HCC根治切除术后复发或治疗不可切除中晚期 HCC时多与介入治疗联合应用[2]。黎洪浩[3]等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门静脉化疗(PVC)联合 IFN治疗 33 例根治性切除HCC,对照组 42 例单行 TACE 和 PVC,比较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术后 1、2、3 年复发率。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白细胞介素 18(IL 18)和胰腺癌细胞裂解物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用药物诱导制成BALB/c小鼠的胰腺癌模型。通过IL 18和癌细胞裂解物修饰小鼠DC(MTSC4) ,制成DC疫苗 ,检测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 18、干扰素γ(IFN γ)的浓度 (分为DC IL18 裂解物组 ,DC 裂解物组 ,DC IL 18组 ,DC组 ,PBS组 ) ,研究了其对小鼠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作用。结果 DC IL18 裂解物组中IL 18与IFN γ的浓度 ( 2 161± 43 9)μg/L和 ( 4 3 5± 72 ) μg/L ,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DC IL18 裂解物组接种胰腺癌细胞后 5 0d均未见移植肿瘤形成 ,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对胰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DC IL18 裂解物组最强 ,DC 裂解物组次之 ,DC IL18组较弱 ,其余 2组则缺乏 (P <0 .0 1)。DC IL18 裂解物组的小鼠的生存期比他各组明显延长 ,且肿瘤的重量比其他各组明显减轻 (P <0 .0 1,P <0 .0 5 )。结论 IL 18和胰腺癌细胞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胰腺癌荷瘤小鼠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免疫治疗已是当今肿瘤生物治疗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针对近几年胰腺癌肿瘤抗原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因子治疗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对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接受异种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xeno /allo ADM )移植后全身和局部多种细胞因子与移植物近期转归的关系。 方法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四肢切痂创面上 ,移植xeno ADM (12例 ,19块 )或allo ADM(15例 ,18块 ) ,其上覆盖自体超薄断层皮片 ,并以 6例单纯移植自体中厚断层皮片 (auto TTS)的烧伤患者为对照。移植物成活后 4~ 8周 ,收集局部组织标本、血清和xeno ADM排斥后的创面渗出液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4、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γ型干扰素 (IFN γ)的含量。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移植物内IL 1β、IL 4、IL 6、TNF α和IFN γ的阳性细胞密度或着色强度相比较 ,xeno ADM >allo ADM >auto TTS (P <0 .0 5 )。ELISA检测结果显示 ,xeno ADM被排斥后创面渗出液中IL 4、IL 6、TNF α和IFN γ水平明显高于自体血清 ,但其血清IL 4与IFN γ水平分别低于和高于未排斥时。xeno ADM移植后血清中IL 4、IFN γ水平明显高于allo ADM和auto TTS(P <0 .0 5~ 0 .0 1)。 结论 xeno ADM移植后可在局部检测到高水平的IL 1β、IL 4、IL 6、IFN γ ,可能与细胞杀伤和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放大作用有关。这些细胞因子的动态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IL 2、IFN γ、GM CSF基因修饰的胰腺癌细胞疫苗、DC疫苗、MUC 1或突变ras蛋白质 /多肽疫苗 ,而核酸疫苗研究刚起步。多数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少部分进行了以晚期胰腺癌为对象的临床Ⅰ /Ⅱ期试验。研究发现 ,接种疫苗后出现较为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并存在抗原特异的CTL应答。胰腺癌疫苗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在未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反复自然流产病人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RSA)病人PBMC产生IFN γ、TNF α、IL 4和血清sIL 2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了 36例RSA病人、15例正常妊娠、13例经产妇以及 8例配偶白细胞免疫治疗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经PH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 ,IFN γ、TNF α和IL 4以及血清中sIL 2R水平。 结果 :RSA病人PBMC产生的IFN γ为 (0 .5 9± 0 .2 6 )ng/ml,TNF α为 (1.11± 0 .5 6 )ng/ml,较对照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经配偶白细胞免疫治疗者 (成功妊娠 )的IFN γ、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RSA病人妊娠后再次流产血清sIL 2R显著增高。 结论 :RSA病人某些细胞因子产生异常是妊娠的不利因素 ,sIL 2R增高与先兆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物反应调节剂( biological responsemodifier,BRM)理论的提出为生物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领域。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本文就肝癌的生物治疗进展做一简要概述。一、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疫苗治疗、细胞因子治疗、抗体治疗、过继免疫治疗等。近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IL-2、IFN-γ、GM-CSF基因修饰的胰腺癌细胞疫苗、DC疫苗、MUC1或突变ras蛋白质/多肽疫苗,而核酸疫苗研制刚起步。多数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少部分进行了以晚期胰腺癌为对象的临床Ⅰ/Ⅱ期试验,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较为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存在抗原特异的CTL应答。胰腺癌疫苗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未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免疫治疗已是当今肿瘤生物治疗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就针对近几年胰腺癌肿瘤抗原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因子治疗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物治疗已成为癌症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手段。生物治疗主要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清除肿瘤。腹部肿瘤的生物治疗目前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肿瘤疫苗和基因治疗等[1]。一、肝癌的生物治疗(一)肝癌的免疫治疗:1.肝癌肿瘤疫苗:至今,尚不能确定有肿瘤特异性抗原存在,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这种没有或很少有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但是,有可能在分子或基因水平研究诱导肿瘤抗原的表达,以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识别,唤起宿主的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2单克隆抗体 (IL 2Mab)对同种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及局部细胞因子网络的影响。方法 分A组 (对照组 ) ,B组 (IL 2Mab组 )。每组 12只。分别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及抗白细胞介素 2单克隆抗体 (A3 8 3 ) ,采用改良的移植术式建立移植模型。常规监测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每组 5只用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 ,7只用于动态切取标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移植物局部细胞因子如IL 1β、IL 2、CD2 5、IL 4、IL 5、IL 6、IL 10、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干扰素 (IFN ) γ的表达水平。结果 IL 2M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 2 6.4± 5 .7)d显著长于对照组 ( 8.3± 1.7)d ,实验组IL 1β、IL 5、IL 6、IL 10、IFN γ的表达较强于对照组 ,而IL 2、CD2 5、IL 4、TNF α的表达反之。结论 IL 2Mab能够显著的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 ,但对细胞因子表达模式的偏离产生的预期效果并不理想 ,其可能的机制在于细胞因子网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连续肾替代治疗 (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对 10例应用CRRT及 10例应用常规疗法治疗的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 (TNFα、IL 1β、IL 6、IL 8)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应用CRRT后血浆内毒素、细胞因子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其下降速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应用CRRT能有效降低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浓度  相似文献   

13.
大鼠烧伤后库普弗细胞在促炎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 ,库普弗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1β、IL 6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1)烧伤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库普弗细胞分泌TNFα、IL 1β、IL 6的刺激作用 ;(2 )烧伤后大鼠库普弗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 ;(3)应用库普弗细胞特异性抑制剂三氯化钆后 ,烧伤大鼠血浆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结果 烧伤血清能刺激库普弗细胞释放TNFα、IL 1β、IL 6 ;大鼠烧伤后库普弗细胞TNFα、IL 1β、IL 6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 ;预先抑制库普弗细胞的活性 ,烧伤后血浆TNFα、IL 1β、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 ,分别为烧伤组的 34.71%、36 99%、33.70 %。结论 库普弗细胞是大鼠烧伤后血浆中TNFα、IL 1β、IL 6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0基因治疗在炎症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细胞介素鄄10(interleukin10,IL鄄10)是一具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可调节巨噬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且其既可抑制Th1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鄄α)、白细胞介素鄄1α(IL鄄1α)和γ干扰素(IFN鄄γ),同时可刺激胸腺细胞、肥大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生[1]。IL鄄10被称为细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0选择性抑制钛颗粒激活的巨噬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本实验研究钛颗粒通过特定的信号传递通道激活巨噬细胞的转录因子核因子 IL 6(NF IL 6)、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 ,检测白细胞介素 (IL) 1β、 6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 ,并采用细胞因子抑制剂IL 10处理巨噬细胞 ,观察其对巨噬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单核 /巨噬细胞 ,进行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处理用钛颗粒浓度为 0 .0 75 %(体积比 )。IL 10组先用IL 10 (2 0 μg/L)预处理巨噬细胞 10min ,后再加入钛颗粒。按不同时间段采集细胞培养液和巨噬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L 6、IL 1β和TNF α采用ELISA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经核酸抽提 ,采用EMSA方法检测NF IL 6和NF κB ,并经半定量分析。结果 未经钛颗粒刺激的巨噬细胞 ,48h内上清液中未能检测出上述细胞因子。钛颗粒刺激后 2h ,上清液中检测出IL 6,4h后可检测出IL 1β和TNF α。TNF α在 12h达到高峰 ,IL 6和IL 1β在 2 4h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IL 10在各时相抑制近一半IL 6的释放 (P <0 .0 5 ) ;IL 1β和TNF α也受到IL 10不同程度的抑制 ,但是差异并无显著性 (P >0 .0 5 )。经钛颗粒刺激后 1h ,EMSA方法即可检测出NF IL 6表达 ,并持续表达 5h。IL 10预处理的巨噬细胞 ,NF IL 6的表达量减少 (P <0 .0 5 )。巨噬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膀胱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联合不同细胞因子瘤灶内过继免疫抗癌的效应及对机体全身抗肿瘤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BTT73 9动物模型 ,分离、培养TIL。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 ,将TIL、白细胞介素 (IL) 2、 4及三因素交互组合悬液分别直接注射至瘤体内 ,定期测量肿瘤体积 ,免疫治疗 2周后检测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转刺激指数 ,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比较对照组 ,治疗 2周时各TIL相关组均不同程度抑制了膀胱肿瘤体积的增长 ,且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得以提高 (P <0 .0 5 )。TIL/IL 2疗法明显抑制了瘤体的增长 ,免疫治疗 1周后即表现出协同增强效应 (P <0 .0 5 ) ,而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转刺激指数也显著提高 (P <0 .0 5 )。TIL/IL 2 /IL 4组获得了较强的抗癌功效 ,但与TIL/IL 2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超微结构变化显示出TIL强烈的溶癌现象。结论 TIL在细胞因子特别是IL 2协同下瘤灶内注射的局部免疫疗法 ,具有较强的抗膀胱癌效应 ,并显著提高了机体全身抗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术后腹腔内脓肿是腹腔手术后的重大并发症 ,外加的感染常是脓毒症病人经初步复苏而生存患者的主要死因。脓毒症可由全身前炎症细胞因子〔诸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干扰素 (IFN) γ、白介素 (IL) 1 2和IL 1 8〕所激活和持久存在 ,有时引起过度的组织损伤和死亡。为了阐明脓毒症综合征中肝脾天生细胞因子反应和器官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 ,作下列实验研究。按盲肠结扎和穿刺技术 (CLP)制成鼠腹膜炎模型 ,均生存 7天以上 ,测血清TNF α、IFN γ、IL 1 2、IL 1 8、IL 1 0 ,CLP后 1 2小时达峰值 ,至 7天后回复至基础值。随后在C…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是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 ,将基因治疗的方法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构建IL 1 0的腺病毒载体和阳离子脂质体载体 ,经腹腔和血管内注入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胰癌细胞裂解物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 )疫苗 ,在体外诱导抗胰癌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分化、增殖出DC ,经胰癌细胞裂解物修饰 ,并与T细胞体外共培养 (分为致敏DC组、未致敏DC组、肿瘤裂解物组、对照组 ) ,检测了各组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 12与IFN γ的浓度和T细胞的反应性增殖 ,并评估激活的T细胞对胰腺癌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致敏DC组中IL 12与IFN γ的浓度 [(1161± 2 39) pg/ml和 (10 44± 312pg/ml) ]与未致敏DC组及肿瘤裂解物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在致敏DC组中T细胞有明显的增殖 ;激活的T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有高效、特异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可高效的诱发机体T细胞 (Th1和CTL )多重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炎症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IL-21、IL-33、磷酸二酯酶(PDE)-4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 在该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IFN-γ/趋化因子配体(CXCL)10轴。近年来, 靶向治疗通过调节与白癜风发病机制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相应受体, 对其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JAK抑制剂及其与光疗联合治疗已被临床证实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本文全面评估各种生物制剂在白癜风治疗中的疗效和个体化用药选择, 以期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