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运用益气活血醒脑开窍方法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并口服益气活血醒脑开窍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5个疗程为观察时限,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颅脑CT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2.1%,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与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50例(对照组)作比较。2组治疗均以2个疗程(10日为1个疗程)为观察时限。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颅脑CT扫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效率为78.3%;对照组分别为86.0%和48.0%,经χ2检验2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梗死区供氧供血,增强脑细胞活力,具有增强组织耐缺氧能力,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发病6h内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超早期治疗组,其中49例发病3h内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A组,31例发病3h后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B组。76例发病24h后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开始愈早,显效率愈高。超早期治疗组中A组显效率达到837%,较对照组之553%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078,P<001);超早期治疗组B组显效率为774%,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A、B组相比,A组疗效更好,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χ2=045,P>005)。治疗后超早期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23±52,对照组减少87±60,超早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399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尽可能在6h内(ultraearly,超早期)进行,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醒脑静组20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病程第3、10、15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CD54分子表达情况,并与20例健康组作比较,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第3日PBMCCD+54分子处于高水平表达状态(与健康组比较,P<0.001);第10日时,醒脑静组降至健康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至第15日时才达健康组水平(P>0.05);且醒脑静组愈显率65.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χ2=4.91,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与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50例作比较。2组治疗均以2个疗程为观察时限。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颅脑CT扫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效率为98.3%;对照组分别为86.0%和48.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鞘膜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中药“神脑康胶囊”治疗重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脂蛋白的影响。方法:106 例重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56 例)鞘膜内注射NGF2 000 BU,每周1 次,同时静注NGF1 000 BU,每日1 次,并口服中药“神脑康胶囊”,每次3 粒,每日3 次;对照组(50 例)静滴NGF2 000 BU,每日1 次;疗程均为4 周。治疗前后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0±16)分〕与对照组〔(300±12)分〕比较显著降低(P< 001);临床总有效率(893% )显著高于对照组(580% ,χ2= 1009,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DL升高显著(P< 001),LDL、TG、TC下降显著(P< 005 或P< 001)。结论:鞘膜内注射NGF联合中药神脑康治疗重型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能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并能使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1998年6月,我们对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绿疏欣和维脑路通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病程均<10日,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颅脑CT改变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绿疏欣,每次2片,每日3次,14日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同时静滴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每日1次,连用14日。对照组用维脑路通10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46 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合用脉络宁注射液静滴,每日1 次,对照组38 例单用脉络宁注射液。2 组均连用14 日。于治疗2 周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疗效及检测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治疗前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 )显著高于对照组(579% ),2 组经Ridit分析,差异显著(P< 005);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除血细胞比容外均有显著改善(P均< 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 005)。治疗前后PT、BT、CT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未见出血现象。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发病6~72 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综征)的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综征Ⅱ型26例,并与西医治疗该病25例对照观察。西医治疗组主要用激素(泼尼松)、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缓解率为100%,而西医治疗组缓解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χ2=5.81,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西医治疗组为24.0%(χ2=4.3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为3.8%,而西医治疗组为28.8%(χ2=5.59,P<0.05)。表明中医中药、激素、细胞毒药物三者有机结合使用是提高本病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4—08/12于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9例,均自愿参加观察。依据发病时间分为2组,超早期组38例(发病时间≤6h)、急性期组31例(发病时间24~72h)。两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均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为治则,主穴为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2次/d,10d为1个疗程,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14,21d后的疗效、中医辨证分型及发病次数与疗效间的关系,根据治疗后缺损分值的降低率进行疗效评定。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100%;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结果:69例脑梗死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14d,超早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142.11%,12.90%(r=5.60,P〈0.05)];超早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77.32%,58.06%(x^2=5.51,P〈0.05)]。治疗后21d,超早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76.32%,51.61%(x^2=5.51,P〈005)]。②两组患者临床证型及发病次数与疗效的关系: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首次发病患者与复发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在发病6h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肝昏迷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肝昏迷的疗效。方法:将肝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西药保肝、抗昏迷治疗并加中药汤剂高位保留灌肠,每日2次,每次200ml;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西药保肝、解毒、抗昏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3,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29.6±6.1)μmol/L〕、丙氨酸转氨酶〔(880.18±153.36)nmol·s-1·L-1〕、天冬氨酸转氨酶〔938.52±140.03)nmol·s-1·L-1〕较治疗前〔分别为(64.3±7.6)μmol/L、(1626.99±186.70)nmol·s-1·L-1和(1560.31±206.71)nmol·s-1·L-1〕明显改善(P均<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59.4±6.3)μmol/L、(1570.31±63.35)nmol·s-1·L-1和(1468.63±86.68)nmol·s-1·L-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肝昏迷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视神经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思路,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应注意病变过程的阶段性;提出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成果选择配伍中药和中药注射液,注重康复期的治疗;应用多种现代检查技术的检测指标,客观评价本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神经炎可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减少或遏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论: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西医治疗组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1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29.50%)低于西医组(38.33%);肺部感染发生率(38.33%)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1.64%-18.03%)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分别为19.67%和6.67%-43.33%),P均<0.05。2组存活人群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治疗结果分级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康复的良好率(53.49%)和重残率(9.30%)均明显好于西医组(分别为27.03%和40.5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的重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胃肠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9例胃肠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实验室检查指标、胃镜、腹部X线检查变化情况。结果:胃镜和腹部X线检查,治疗组10例均有效,对照组9例中6例有效,2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与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粪潜血、尿素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胃肠功能衰竭可促进胃肠道有效防御屏障功能恢复,阻止胃肠道细菌与毒素吸收或易位,打断胃肠功能衰竭向多脏器功能衰竭转化的连锁反应,有利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 例和对照组58 例。2 组均采用解痉平喘药、皮质激素,必要时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发作期治疗3日,缓解期治疗2 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水煎服,每日1 剂,疗程与西药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 显著优于对照组 62.1% (χ2 = 14.86,P< 0.01)。治疗组治疗后 T 细胞亚群(CD3、CD4、CD4/CD8 和CD16)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 均<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增高(P均<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气道炎症吸收,改善肺部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心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心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5 例CRF并心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299 例)和西医治疗对照组(对照组,56 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一般治疗(201 例血透,98 例结肠中药透析)基础上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 组患者心脏病变和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2 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2 组治疗后SCr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后〔(453.1±92.2)μm ol/L〕与对照组治疗后〔(592.0±113.6)μm 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并心脏病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时,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法 选择6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血浆MT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MTL、S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GRP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MTL分泌下降,SS分泌增高,致使胃肠运动及胃排空受到抑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MTL上升、SS水平下降,胃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医药疗法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SNS)的疗效。方法:40 例S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20 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率(95.0% )、开始达到缓解的时间〔(27.0±9.7)日〕、1 年内复发率(10.5% )及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35.0%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 、(37.9±8.9)日、18.8% 和65.0% 〕,P均<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SNS缓解率,提前使SNS缓解,降低复发率,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是治疗SNS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IC P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妇产科IC P患者184例,分为中医组(9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9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中医组90例中,早产儿16例(17.78%),胎儿宫内窘迫12例(13.33%),剖宫产59例(65.56%),1例围产儿死亡(1.11%),产后出血3例(3.33%)。中西医结合组94例中,17例早产(18.09%),胎儿宫内窘迫14例(14.89%),剖宫产60例(63.83%),产后出血2例(2.13%)。两组患者妊娠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密切监测、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IC P患者围生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