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小结微创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对12例继发孔型ASD患儿,年龄2~16岁,平均(5.9±3.8)岁,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2~3 cm小切口入胸,根据超声心动图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类型,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关闭ASD,实时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以及是否累及房室瓣及冠状静脉窦. 结果12例患儿均1次封堵成功,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的时间为3~14 min,平均(6.5±3.1)min,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术后3~5天出院.结论经右胸小切口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5年12月我们对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外科封堵术。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3~4cm小切口入胸,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将合适型号的外科专用房缺封堵器释放,关闭房间隔缺损,并实时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以及是否累及房室瓣及冠状静脉窦。结果2例患者均1次封堵成功,术后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痊愈出院。结论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全组109例患者,年龄3~63岁,ASD直径6~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06例手术成功封堵,手术时间(1.5±0.3)h,术中失血量平均(41.5±10.3)ml.3例患者因术中封堵失败改为体外循环下修补.全组无死亡,术后3~9d恢复后出院.随诊3~3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改善显著.结论 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分析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资料,评价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共16例,操作均在普通手术室进行,单纯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在全身麻醉下,经股静脉穿刺封堵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全程监测封堵全过程并评估手术效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6个月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 共14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患者术中封堵器释放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靠近下腔边缘存在大量分流,封堵器收入鞘管再次释放后仍存在残余分流,调整为经右胸小切口成功释放封堵伞,另一例术后7日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脱落位于右心室内,再次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可以完成大多数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避免放射线可能引起伤害,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cm切口,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心彩超未见残余分流。2例出现术后高血压,给与降压对症治疗,1例中度肺动脉高压复查心彩超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术后右心大小较术前有减小。结论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5例ASD适合介入封堵的病人,术中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ASD最大直径,与测量球囊测量ASD直径比较,指导封堵器封堵、释放等过程,并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是否影响周围结构功能。结果 25例患者ASD直径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为(20.52±1.53)mm,球囊导管测量值为(21.41±1.5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全部一次堵闭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各瓣膜无病理性返流或原有返流加重,上、下腔静脉回流正常。结论床边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中能准确估测ASD直径,指导封堵过程,监测有无并发症发生,在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封堵器封堵大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 253例大型继发孔ASD患者,ASD直径(19±7)mm,均在右胸骨旁第三或第四肋间作长1.5~2.5 cm切口,切开心包并悬吊,右心房外侧缝双荷包,将合适封堵器纳入输送管,在TEE引导下穿刺右心房荷包,通过ASD将封堵器送入左心房,释放封堵器完成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残余分流发生率为16.0%(40/253),术后3个月为2.8%(7/253),1年为0.8%(2/253),5年为0.4%(1/253),7年时无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9 a,无其他晚期并发症。结论 TEE引导下封堵器封堵大型继发孔ASD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超声心动图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 (ASD)。方法  15例待外科手术的ASD患者 ,超声检查 [1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3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检查 ]符合条件而准备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在超声及X线引导下 ,以ASD最大伸展径或加 1~ 2mm为标准 ,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 ,导管送封堵器到ASD处、释放 ,腰部卡于ASD口处 ,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结果  2例患者ASD最大伸展径 >34mm ,没有相应大的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 ,其余 13例成功地进行了ASD封堵。超声测量ASD径非常显著小于ASD最大伸展径 [(16 92± 5 35 )mm∶(2 1 38±5 0 1)mm ,P <0 0 1],平均相差 4 46mm。术后立即、2 4h、1个月及 3个月行TTE检查 ,13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 ,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ASD ,超声在病例的选择、引导封堵器置入及术后疗效观察等方面有极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静脉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2 4例患者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ASD直径为 6~ 30 (18.96± 7.0 3) m m。在透视及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静脉置入Am platzer封堵器闭合 ASD。结果 :2 4例 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 15~ 36 (2 6 .2 5± 7.5 7) m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 14~ 36 (2 6 .5 2± 7.15 ) m m。 2 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术中无并发症 ,1例在术后第 3天出现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2周后恢复。 7例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微量残余分流 ,术后 1周复查均无分流。结论 :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小婴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患儿79例,拟行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6例患者术前TEE剔除,69例患者封堵成功,4例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TEE显示,64例无残余分流,5例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内超声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良好,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的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的释放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