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简便实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方法 利用小牛软骨Ⅱ型胶原加福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作为造模剂,对Wistar大鼠足底、尾根部、背部多点皮内注射,7天后加强注射一次.结果 二次注射后2周,大鼠四肢严重肿胀,踝关节直径、脚爪体积增大,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胫骨远端骨小梁吸收破坏,可累及骨皮质,关节软骨可见坏死脱落、纤维化,关节软骨可见坏死脱落、纤维化,关节腔狭窄,动物造模全部成功.结论 Ⅱ型胶原加完全费氏佐剂是一种良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口服Ⅱ型胶原诱导免疫耐受对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应用切断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方法制备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以关节软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为观察指标 ,观察口服Ⅱ型胶原对其病程发展的影响 ,并以经典的大鼠胶原引发关节炎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为对照。结果 :在创伤性骨性关节炎时 ,大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受到口服Ⅱ型胶原的抑制 ,从一个侧面反映针对Ⅱ型胶原的自家免疫可能参与了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是 ,从病理改变来看 ,口服Ⅱ型胶原却不能抑制OA的发展 ,因此 ,创伤性骨性关节炎虽然在病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免疫因素的参与 ,但是 ,相比RA ,这种参与不是主要的 ,OA的发病过程仍然是由于机械因素导致关节软骨破坏 ,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口服Ⅱ胶原不能减轻OA的发病程度 ,因此不能应用口服Ⅱ型胶原的方法来治疗OA。  相似文献   

3.
C57BL/6小鼠CIA模型的建立及其监测体系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稳定的C57BL/6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构建进一步进行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体系。方法 取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鸡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在尾部皮内注射,21天后同样方法加强免疫。定期观察两组小鼠的关节和关节外表现以及病理学改变;用三重免疫荧光标记、胞内细胞因子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对照组小鼠均未发病。模型组小鼠在50天的发病率达70%,关节炎评分在3~8分,持续时间大约100天;病理切片显示典型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外周血Th1/Th2比值升高。结论 应用Ⅱ型胶原能在C57BL/6小鼠上成功建立CIA模型,该模型是进行RA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因子     
1类风湿因子的概念本世纪40年代,Waaler和Rose先后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致敬羊红细胞凝集的血清因子,定名为类风湿因子(RF)。随后证实RF是针对人类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该抗体可以是IgM、IgG、IgA、IgD或IgE型免疫球蛋白,而以IgM和IgG型RF研究最多。RA患者的淋巴结、增生的关节滑膜等组织和皮下结节都是产生RF的场所。RF产生的原因不明,多数人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引起的自身变性的IgG产生的应答反应。RF的发现对促进RA的诊断和治疗,对推动RA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胶原诱发关节炎(CIA)的DBA/1小鼠模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别予以分析,为相关药物疗效评价提供合适模型。方法 将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在DBA/1小鼠尾根部2~3cm处皮内注射100μl混合乳剂,3周后再重复注射等量乳剂,动态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如肿胀程度、炎症指数和体重变化等,对中晚期发病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在首次免疫后28d左右,胶原注射小鼠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红肿,5~6周肿胀厚度达到最高为(3.42±0.34)mm,小鼠的CIA发生率为100%,病理学结果显示,患病关节表现出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和骨骼破坏等较为典型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小鼠则无上述表现;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上述表现明显减轻。结论 DBA/1小鼠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可成功诱导CIA模型,而且发生率为100%,该模型在临床发病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较充分模拟了人类RA的病变特征,适用于开展RA防治药物或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蛇乙醇浸出物(AEBFSS)灌胃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自制的可溶性猪尾Ⅱ型胶原注入实验大鼠左后足造成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用(预防性或治疗性)与不用AEBFSS对CIA的影响。结果:在致炎前AEBFSS灌胃,当剂量达浸出蛋白4.0mg/kg,可明显推迟CIA发病时间,降低CIA患病率和减轻关节炎症状;在致炎后AEBFSS灌胃,可明显减轻关节炎症的程度,其作用在用药7天后开始表现明显。关节组织病理检查显示,AEBFSS显著减轻了患鼠关节的炎症程度。初步分析表明,AEBFSS灌胃既降低了CIA患鼠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又对患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AEBFSS灌胃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而其机理同时涉及T和B淋巴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7.
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是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重要动物模型之一,对其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评估是研究药物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重要内容。CIA大鼠关节石蜡切片的质量是实现准确评估的关键,传统的EDTA脱钙方法周期较长,本研究尝试采用低浓度甲酸和混合脱钙液对CIA大鼠关节脱钙,以期提高CIA大鼠关节石蜡切片的制备效率和质量。1材料与方法将牛Ⅱ型胶原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后多点皮内免疫Wistar大鼠,复制CIA大鼠模型。待大鼠出现关节炎症状后脱颈处死,取双侧后足4%甲醛固定48h。将大鼠分为甲酸组、混合脱钙液组和EDTA组(n=6),进行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痹痛康丸对患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CIA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痹痛康丸低、中、高剂量组[0.3 g/(kg.d)、3 g/(kg.d)、30 g/(kg.d)],尪痹冲剂组3 g/(kg.d),甲氨蝶呤片组每周1.2 mg/kg,采用药物溶解于2 ml生理盐水中,1次/d,连续灌胃给药4周,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 ml/只。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IA大鼠血清TNF-α浓度,观察各组大鼠TNF-α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痹痛康丸中剂量组TNF-α浓度水平(1190.84±177.02)、高剂量组TNF-α浓度水平(844.20±142.79)、MTX片组(1149.40±182.17)、尪痹冲剂组(1215.83±102.07)显著低于模型组(1724.67±247.26)(P=0.017,P=0.000,P=0.008,P=0.036)。痹痛康丸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水平显著低于痹痛康丸中剂量组、MTX片组、尪痹冲剂组,(P=0.006,P=0.018,P=0.009)。结论痹痛康丸能有效降低CIA大鼠血清TNF-α的表达,有抑制CIA大鼠滑膜炎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以血啉甲醚 (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效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LEW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5只、关节炎组 10只、治疗组 15只。关节炎组和治疗组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 (CIA)。治疗组在大鼠出现踝关节红肿后 1周 ,炎症达到高峰时进行光动力治疗 (PDT)。随机治疗大鼠一侧的踝关节 ,对侧作为单纯HMME对照。治疗方法是大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入HMME 10mg kg ,2 0min后踝关节照光 ,激光波长 6 2 7 8nm ,功率密度 10 0mW cm2 ,照射时间 10 0 0s,能量密度 10 0J cm2 。治疗后 2周取关节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关节炎组滑膜细胞增生 ,血管翳形成 ,并侵蚀和破坏软骨和骨 ;治疗组滑膜细胞增生不明显 ,软骨和骨完整。病理评分治疗组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及软骨破坏、骨破坏和总分较关节炎组和HMME组低 ,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在HMME 10mg kg,激光功率密度 10 0mW cm2 、能量密度 10 0J cm2 的条件下 ,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CIA的滑膜细胞增生 ,减轻血管翳的形成及对软骨和骨的破坏 ,起到保护软骨和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钠预防骨关节炎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 (海尔根 )预防膝骨关节炎 (OA)过程中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取 1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Hulth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随机等分为 2组。Ⅰ组术后当时及每 2周关节内注射 1ml 1%透明质酸钠 (Hyalgan)至 12周 ;Ⅱ组注射 1ml生理盐水为对照。各组术前及术后每隔 2周收集血清 ,建立间接法ELISA ,检测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结果 Ⅰ组术后第 6、10、12周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Ⅱ组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第 10周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5 ) ;Ⅰ组与Ⅱ组同期比较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OA使机体产生自身免疫 ,引起自身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增加。透明质酸钠能促进体液免疫应答 ,导致抗体水平进一步升高。提示 ,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时 ,应考虑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对称性的大小关节滑膜的炎症。起初症状包括指关节肿胀疼痛,并且在关节部位有晨僵。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质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终致残废。长期以来,RA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和X线改变,缺乏特异性,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常常已经出现骨关节破坏,丧失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要提高RA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的Ⅰ型、Ⅱ型、Ⅲ型及Ⅹ型胶原的分布。方法 :分别用抗Ⅰ型、Ⅱ型、Ⅲ型及Ⅹ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对成人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 :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全层无Ⅰ型胶原 ;Ⅹ型胶原分布在深层和钙化层 ;Ⅱ型和Ⅲ型胶原分布相同 ,轻度病变时分布于软骨全层 ,中、重度病变时主要分布于中、深层。结论 :成人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不仅含有Ⅱ型胶原 ,而且含有大量Ⅲ型和Ⅹ型胶原 ,但无Ⅰ型胶原。Ⅹ型胶原和Ⅱ、Ⅲ型胶原的分布有重叠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伴贫血大鼠模型,并研究沙利度胺对其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1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组(正常对照组,n=24)、Ⅱ组(模型组,n=26)、Ⅲ组(模型 沙利度胺高剂量组,n=26,200mg.kg-1.d-1)、Ⅳ组(模型 沙利度胺低剂量组,n=26,100mg.kg-1.d-1)、Ⅴ组(模型 甲氨蝶呤组,n=26,每周2.7mg/kg)。每组再按不同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各分为14、21、28、35、42、60d6个亚组。模型组大鼠皮内多点、分次注射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CIA伴贫血大鼠模型。对Ⅰ、Ⅱ组大鼠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骨髓形态学及骨髓内、外铁的情况进行观察与测定。造模后12d给药,观察大鼠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Ⅱ组大鼠在造模后28d出现贫血,与Ⅰ组比较,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贫血表现为SI、TIBC、骨髓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P<0.05),而骨髓外铁无显著变化。造模后60dⅢ组大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CIA大鼠模型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关节炎伴贫血的大鼠模型,关节炎越明显,贫血越显著。沙利度胺能够改善关节炎大鼠的贫血情况,为R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99mTc-MDP显像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早期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99mTc-MDP显像在关节炎大鼠病程中的影像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8)与模型组(n=42),两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各分为7组,模型组大鼠通过皮内注射胶原与佐剂制作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99mTc-MDP进行核素显像,感兴趣区法(ROI)计算双膝关节与全身放射性比(R=T/tT)。观察不同时间点核素浓聚情况,并与关节指数(AI)、足爪厚度、病理变化及X线结果比较。结果CIA大鼠膝关节核素浓聚明显增加(P〈0.05),达高峰后逐渐下降,42天后又出现一个小峰值。结论^99mTc-MDP显像可反映CIA早期滑膜病变,与早期病理变化一致,早于足爪厚度的改变,且比X线检查敏感,对早期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赵花  李军民 《武警医学》2012,23(4):342-343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我国患病率为0.41%。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类风湿疾病,最常见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RF是以变性的IgG、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类抗体),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C-反应蛋白(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RA的发生与发展,能够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抗CCP抗体在RA早期即可出现,诊断RA的特异性好于RF、CRP,在发病前10余年就能被检出。本研究通过检测我院2010-01至2011-01确诊为RA患者108例抗CCP抗体、RF、CRP水平,并与非RA组102例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关节软骨细胞培养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观察抗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示抗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对家兔关节软骨细胞DNA和胶原合成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认为抗Ⅲ型胶原抗体可能协同抗Ⅱ型胶原抗体参与关节软骨损伤的自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02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和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155例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104例,阳性率67.1%。RF阳性109例,阳性率70.3%;126例非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4.76%,RF阳性35例,阳性率27.8%;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94.8%;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70.8%;抗CCP抗体或RF某一项阳性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75.3%;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5.1%,特异性为99.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低于RF,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7,P〉0.05);但特异性高于RF,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2,P〈0.01)。结论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RF检测一样对RA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的诊断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胶原表型。方法 :运用抗Ⅱ型、Ⅲ型及Ⅹ型胶原单克隆抗体 ,对OA关节软骨标本分别进行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原发性OA关节软骨的深层和钙化层软骨细胞中 ,存在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的共同分布现象。同一个簇聚软骨细胞团中不同细胞的胶原表型也各不相同。结论 :原发性OA关节软骨细胞在疾病环境中发生进一步分化 ,在不同的分化阶段细胞的胶原表型不同 ,其中早期肥大软骨细胞能够同时合成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择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大鼠,按发生关节炎时间先后顺序再随机入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用药大剂量组[20mg/(kg.d)]和吡格列酮用药小剂量组[4 mg/(kg.d)],每组3只。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吡格列酮两种剂量对大鼠出现CIA 14 d后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结果 PPARγ、S100A8、S100A9 mRNA在关节炎后14 d大鼠滑膜表达均明显增高;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62.7%和34.2%,大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82.1%和71.9%。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CIA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表达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