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振家 《华夏医学》2003,16(3):309-310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年收治的残胃癌 5 6例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多在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10年后发病 ,毕罗 - 式癌发生率 85 .7% (4 8/ 5 6 ) ,毕罗 - 式癌发生率 14 .3% (8/ 5 6 ) ,毕罗 - 式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毕罗 - 式 (P<0 .0 0 5 ) ;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根治性切除 4 2例中患者生存 5年以上 14例 (33.3% ) ,生存 3年以上 2 8例 (6 6 .7% ) ;姑息性切除 10例生存 1~ 2 .5年 ,未能手术切除的 4例生存 1~ 10个月。结论 :对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多处组织活检 ,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至2010年施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50例临床资料.50例中10例行胃癌标准根治(D2)术,40例行胃癌根治术(D0/1).结果 术后随访1~5年,D2根治术后1、3、5年分别为80%(8/10)、50%(5/10)、20%(2/10).D0/1术后1、3、5年分别为70.5%(30/40)、42.5%(17/40)、15 %(6/40).结论 进展期胃癌实施胃癌D2根治术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对胃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过治疗且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的胃癌患者218例,获取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对胃癌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TNM分期有关(P<0.01);胃癌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TNM分期及肿瘤大小与胃癌5年生存时间相关(均P< 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胃癌患者5年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敖栋基  明艳  刘奇  杨正益 《重庆医学》2021,50(2):254-258
目的 建立预测分化型(DCA)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后指数(PI)模型,根据PI模型评价DCA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性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78例DCA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DCA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  相似文献   

6.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收集云浮市人民医院从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5例。对患者术前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手术死亡及生存时间。结果 35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的为13例患者(3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病死率2.86%(1/35)。术后1年、3年、5年单纯修补缝合术生存例数分别为1、0、0;姑息性切除术生存例数分别为:5,3,0;胃癌根治术生存例数分别为7,5,3。结论对胃癌急性穿孔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1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对其进行卡培他滨化疗治疗,1000mg/m2,2次/d,连续使用14d,3周为1个疗程.结果疗效可评价患者共有40例,疗效为: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24例,进展(PD)6例,疾病控制率为85.0%,有效率为25.0%;疾病进展时间(TTP)5个月,总生存时间(OS)8个月,1年内随访7例生存,生存率23.3%.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因有较好的耐受性,不需要中断服药.结论对于老年晚期胃癌的治疗,卡培他滨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而且患者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PNI)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2002年日本肿瘤协会公布的JGC-TNM分期标准),研究神经侵犯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胃癌预后的意义。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胃癌神经侵犯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N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NI(-)组患者(P=0.018),与胃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侵犯不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238)。结论胃癌神经侵犯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但不能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胃癌死亡率在2008年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降次排序中,位居第二,仅低于肺癌。我国胃癌发病率较高,仅次于日本,每年新增胃癌患者40万例,病死人数约30万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者中,黏膜内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8%,黏膜下癌约为88.7%;而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有30%~40%,因此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时间关键在于早诊早治。EGC的诊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甚至是驱动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的原动  相似文献   

10.
CD40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胃癌组织和5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0的表达,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11例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0 mRNA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价CD40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并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D40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9%(35/73),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3);RT-PCR检测发现CD40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7%(8/1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表达.随访5年后,CD40阴性组存活57.9%(22/38),CD40阳性组存活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胃癌组织中CD40阴性表达、弱~中等阳性表达和强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6、29和11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CD40表达、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D40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中差异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转移扩散,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谯时文  姜淮芜  袁淼  黄勤 《四川医学》2012,33(12):2044-2046
目的调查T1-3N0-2M0期胃癌调节型双通道重建+胃裸区清扫术后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QOL)状况,为T1-3N0-2M0胃癌患者术中是否进行胃裸区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对75例胃癌患者,随机行胃癌调节型双通道重建+胃裸区清扫术40例(A组),单纯胃癌调节型双通道组35例(B组),应用Spitzer生存质量总体评分量表,对不同时期的QOL总分及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及精神5个主题项目得分进行比较及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后总有效率、术后5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QOL总分是持续增加的,在术后36个月两种重建术式得分相互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重建+胃裸区清扫术治疗T1-3N0-2M0期胃癌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残胃癌58例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5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残胃癌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与转归。结果全组患者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8例,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生存情况:仅行剖腹探查或胃空肠吻合28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姑息性切除8例,术后分别生存10个月5例,1年3例;残胃癌根治术32例,术后生存1~3年17例,生存3~5年10例,生存5年以上5例。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要定期内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及时行残胃癌根治术或联合脏器切除,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生存素、P5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将100例术前无放、化疗史的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和30例对照组胃黏膜制成组织芯片,取样针直径2.0 mm。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随访14个月~13年的47例患者作生存分析。结果:100例胃癌和30例对照组胃黏膜共获得2个组织芯片蜡块,分别含114和116个位点。在胃癌组织芯片中,生存素和P53阳性表达为78%和52%,而对照胃黏膜几乎无表达(P<0.01),生存素的阳性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血管神经(BV/N)侵犯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生存素阳性组胃癌细胞AI(3.2±1.0)明显低于阴性组(4.0±1.1,P<0.01)。P53表达与在胃癌不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和BV/N侵犯、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P53表达与AI无关(阳性组:3.5±1.2,阴性组:3.2±1.0;P>0.05)。在有随访结果的47例胃癌中,单因素Cox分析显示,BV/N侵犯、临床分期及生存素表达均与预后有关(P<0.05),胃癌组织分化、P53表达与预后无关(P>0.05)。但经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只在临床分期、生存素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生存素表达与胃癌病理形态特征、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似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26例(89.7%),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吻合22例(75.9%),首次手术距诊断残胃癌平均间隔时间11.6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本组29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接受手术27例,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8例(66.7%),胃空肠吻合术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5例。发生并发症9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获得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未行手术2例及仅行剖腹探查或胃空肠吻合或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3~7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1~3年12例(41.4%),3~5年5例(17.2%),超过5年1例(3.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超过5年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纤维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5,CDCA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评估价值。方法:首先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生存素的编码基因BIRC5 mRNA与CDCA5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6例胃癌和63例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接着,通过PROMO数据库分析可能作用于BIRC5与CDCA5启动子的转录因子。最后,利用HDOCK预测生存素与CDCA5的相互作用。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BIRC5 mRNA和CDCA5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且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胃癌和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均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表达,两者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瘤旁组织(P均<0.001),且两者在胃癌、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胃癌(≤40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青年胃癌组(年龄≤40岁)110例,老年胃癌组(年龄≥60岁)7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与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常见,肿瘤大部分位于胃中下区,多见低分化腺癌、弥漫性胃癌,青年胃癌组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更高,而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比例低(P<0.05)。两组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TNM分期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69,95%CI:1.590~8.468;HR=8.153,95%CI:3.657~18.180)。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为主,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56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毕Ⅱ式癌发生率82.14%(46/56),毕Ⅰ式癌发生率17.86%(10/56),两种手术方式癌变率呈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40例中患者生存3年以上27例(67.50%),生存5年以上13例(32.5%)。姑息性切除9例生存12-30月,未能手术切除的7例生存2-14个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患者进行定期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早期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则是进展期胃癌的最佳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壮年胃癌的临床特点,评价饮食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3年4月收治的40例青壮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癌男女之比1.24:1,分化不良者27例(67.5%)。吸烟饮酒者31例(77.5%),饮食不规律者28例(70%),喜食油炸、熏腌饮食者34例(85%),早期患胃炎者18例(45%)。结论:青壮年胃癌有症状隐匿,早期诊断率低,恶性程度高,患者大多无良好的饮食习惯,且预后不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袁松亮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02-2103
目的:探讨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行姑息性切除的可行性以及其对患者术后生存期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于2007年1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共74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姑息性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姑息性非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其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不能根治的患者来说,姑息性胃切除可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胃癌Runx3基因甲基化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筛选我院肿瘤外科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86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男性5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2(28~78)岁.20例正常对照选自同期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Runx3基因甲基化状况;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H.pylori感染状况;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①胃癌组织Runx3甲基化率(65.1%,56/86)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8.1%,7/86)和正常对照组织(0/20)(P<0.01).②Runx3甲基化与组织分化(P=0.017)、浸润深度(P=0.004)及淋巴结转移(P=0.001)等显著相关.③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Runx3甲基化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0.003).④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甲基化与生存相关(P<0.01).⑤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浸润深度、Runx3甲基化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胃癌Runx3甲基化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H.pylori感染增加Runx3甲基化,Runx3甲基化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