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防治剖宫产低血压且对母婴最有利的方法。方法:选择单胎足月择期行腰麻下剖宫产的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泵入麻黄素和去氧肾上腺素防治腰麻后低血压。记录术中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监测脐动脉血PaO2、PaCO2、pH、乳酸等;同时取胎盘组织进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抗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显示血管的方法进行胎盘绒毛间质内微血管体视学研究。结果:两组SBP、DBP、PaO2、PaCO2和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心率和脐动脉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去氧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血管长度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组微血管体积密度明显小于去氧肾上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麻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低血压有利于增加子宫胎盘血量,改善胎儿血供和氧供,从而降低胎儿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F组(在鞘内注局麻药即刻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和M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碱5 mg)。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失血量,输液量,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情况,胎儿娩出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F组各时点观察指标均优于M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各时点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麻醉后5 min时减慢(P〈0.05);F组脐静脉血气pH值、BE值均高于M组(P〈0.05),PaCO2低于M组(P〈0.05);F组恶心、呕吐率低于M组(P〈0.05)。结论: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中大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100例拟行择期剖宫产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25例。行布比卡因腰麻后立即经莫菲氏管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ug(P50组)、100ug(P100组)、150ug(P150组)和5m L生理盐水(C组)。每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心率(heart rate,HR)。观察低血压、心动过缓、高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4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84%(C组)、72%(P50组)、40%(P100组)和32%(P150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随去氧肾上腺素剂量增加而增加,P150组最高达到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恶心的发生率和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大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后,预防性单次注射100ug去氧肾上腺素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持续注射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和注射麻黄碱在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麻黄碱,观察组给予去氧肾上腺素。观察比较两组血压及心率及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麻醉后SBP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以及输注缩宫素时心率增快、收缩压下降的趋势明显于观察组;脐带血血气分析结果,脐动、静脉血pH值、BE方面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CO_2方面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均可运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但持续注射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循环稳定,不增加新生儿酸血症,患者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速度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静脉输注对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6组,每组25例:P1、P2、P3、P4(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泵注组)、E(麻黄碱预防性推注组)、C(对照组).腰麻完成平卧后,对P1~ P4组产妇分别即刻静脉泵注0.1、0.2、0.3、0.4μg·kg-·min-去氧肾上腺素10min;E组平卧后即刻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C组无预处理.监测新生几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E、C组比较,P1~ P4组pH值较高(F=4.70,P<0.05);与C组比较,P1~P4组及E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较高(F=5.80,P<0.01).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与使用麻黄碱相比,剖宫产术中预防性静脉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能增加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值,但对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不同速度去氧肾上腺素泵注亦不影响新生儿pH及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低血压高危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9月在本院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低血压高危因素产妇80例,均灌注指数(PI)>3.5,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性输注组和对照组各40例,输注组麻醉开始时接受0.5μg/kg/min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通过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将收缩压维持在基线≤20%。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输注组低血压(32.5%)、头晕/胸闷发生率(5%)、脐静脉二氧化碳分压(43.20mmHg)均低于对照组(85%、25%、45.50mmHg),脐静脉氧分压(30.15mmHg)高于对照组(25.40mmHg)(均P<0.05);两组心动过缓、反应性高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P>0.05)。与基线血压相比,麻醉诱导后两组血压均降低,输注组术中血压值在基线血压值±10%范围内的累计时长(39.87±17.70min)高于对照组(27.79±15.32min),新生儿出生后输注组有更高的PaO2  相似文献   

7.
章方勇 《现代医院》2008,8(10):46-47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00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A组(小剂量布比卡因6~8mg)和B组(常规剂量布比卡因10~12mg)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的SBP、HR和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远大于A组(p<0.01),而且与A组相比,血压、心率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比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安全,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是比较理想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拟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高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40例。腰硬联合麻醉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产妇行硬膜外麻醉。记录产妇麻醉前(T0)、麻醉起效即刻(T1)、胎儿娩出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评价术中麻醉效果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各时点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评级为Ⅰ级的产妇比例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评级为Ⅳ级的产妇比例明显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够为高龄产妇提供更为良好的麻醉效果。受研究局限性影响,所得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1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麻醉2 min、5 min、8 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 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 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 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 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位不同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91例。A组产妇给予平卧体位,B组产妇给予左侧斜卧30°并抬高床尾15°,观察两组产妇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比较麻醉期间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和相关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产妇麻醉后1 min、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麻醉后30 min、胎儿娩出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产妇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其他各时间点,心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产妇面色苍白、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产妇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胎头娩出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产妇胎心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脐动脉血p H值、脐动脉血BE值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氧饱和度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采用左侧斜卧30°并抬高床尾15°行剖宫产手术能明显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增加产妇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状态,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全麻复合岁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使用麻黄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52例ASAⅠ~Ⅱ级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硬膜外穿刺置管(T9~L2)成功后,给予0.5%罗哌卡因5ml,然后以8ml/h持续硬膜外注射,气管插管后以09%七氟醚(呼气未)维持麻醉,以气管插管后10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值为基础值,与麻醉前的血压比较,平均动脉压下降〈30%者分人对照组,下降≥30%者随机分人麻黄素组(0.1mg/kg)或去氧肾上腺素组(2μg/kg)。后二组给予缩血管药物后观察腑电双频指数变化10min,每2min记录一次。若腑电双频指数〉60,则增加七氟醚浓度0.25%,若腩电双频指数〈60则降低匕氟醚浓度0.25%。每隔2.5min测血压和心率、结果 脑电双频指数变化期间麻黄素组的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第10分钟时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腩电双频指数值碌著升高(P〈0.05),但均〈60;第2~10分钟麻黄素组腑电双频指数值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有10个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值〉60,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比较,第8分钟和第10分钟时麻黄素组脑电双频指数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麻黄素使七氟醚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BIS值升高,而去氧肾上腺素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拟行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C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监测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10,15,20,30min各组患者MAP、H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需药物治疗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更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P〈0.01)。与麻醉前相比,S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MA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后10、15minMAP、HR下降(P〈0.01)。C组患者术中需麻黄索或阿托品治疗25例,S组为4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倾4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应用小剂量硫酸镁和曲马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在萧山医院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预防寒战给药的不同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 A组术前给予静注生理盐水5mL,B组予以10mg/kg硫酸镁,C组给予1.0~1.5mg/kg曲马多,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寒战情况、各组产妇血氧饱和度( SPO2)、嗜睡、恶心呕吐,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B、C组的寒战程度及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3、10.33,均P<0.01);C组发生呕吐恶心情况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1、4.32,均P<0.05);3组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应用曲马多和小剂量硫酸镁进行预防,临床效果确切,但曲马多会导致产妇呕吐恶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等比重组和重比重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达峰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在给药后5min,重比重组患者的SBP、DBP低于等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感觉阻滞达峰时间长于重比重组(P〈0.05),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短于重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患者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重比重组(P〈0.05)。结论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重比重布比卡因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20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0ml(A组)和注入0.75%布比卡因1.6ml(B组)。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1),注药后5rain(T2),取出胎儿后(T3),缝合腹膜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术中牵拉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和孕龄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A组MAP明显低于T1时和B组,HR明显快于T1时和B组(P〈0.05)。两组SPO: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A组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牵拉反应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1.6ml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不仅能满足手术需求,与0.75%布比卡因2.0ml用于脊麻相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区域麻醉方法在妊高征部宫产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择期剖宫产术的ASAⅡ-Ⅲ级妊高征患者60例,分成3组,分别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以上局麻药采用临床常有药物。围术期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记录麻醉效能。结果3组产妇的麻醉效能略有不同,C组麻醉平面最高(P〈0.01),所需时间最短(P〈0.01);在术中镇痛、肌松及内脏牵拉反应方面,A组效果较差(P〈0.05);循环变化C组波动幅度小,C组波动最明显(P〈0.05);术中安全相关指标表明C组安全性差(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妊高征剖宫产术中循环的安全性较高,但又不失良好的麻醉效能.术后可保留导管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