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VIG的治疗机理.方法:本组观察了26例KD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MC)经anti-CD_3单抗刺激培养不同时间后计数凋亡细胞百分率和DNA片断分析,及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6水平.结果:KD患儿 PBMC体外培养上清波IL-6水平较对照明显升高(P<0.001),IVIG治疗后,KD患儿PBNC产生IL-6水平明显降低,外用血淋巴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提高,片断 DNA出现时间提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单用阿司匹林(ASP)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01).结论:IVIG治疗 KD的机理可能部分归于逆转被抑制的淋巴细胞凋亡.本组研究为IVIG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在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前后的变化及其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KD(n=40)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26)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的浓度。结果 KD组血清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K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VIG治疗后CTnI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CTnI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损害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系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原因不明,因其有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导致心肌损伤,临床研究显示约20%的川崎病可发生心脏并发症,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变等。为此本研究于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测定48例KD患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前后及23例普通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及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cTnⅠ水平,寻求早期诊断KD患儿发生心肌炎或心肌损伤的方法,以便早期予以IVIG治疗,防止心脏病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KD组为2001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VIG的治疗机制。方法:观察26例KD患儿和20例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anti-CD3单抗刺激培养不同时间后凋亡细胞百分率计数并进行DNA片断分析,观察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KD患儿PBMC体外培养上清肃清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VIG治疗后,KD患儿PBMC产生IL-6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提高,片断DNA出现时间提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单用阿斯匹林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结论:IVIG治疗KD的机制可能部分归于逆转被抑,制的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 36例川崎病 (KD)患儿不同时期及 34名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内皮素 (ET)的变化 ,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radioim munoassay,RIA)法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和 34名健康正常儿童 ET的含量。结果  KD组急性期 ET含量 (78±10 ) ng/ L显著高于亚急性期 ET含量 (5 0± 8) ng/ L及正常对照组 ET含量 (4 5± 8) ng/ L ,急性期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85± 13) ng/ L明显高于不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6 2± 11) ng/ L。结论 检测 ET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川崎病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K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和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1水平与KD的发病的关系,研究KD的发病机制,为KD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而加强对川崎病心血管及靶器官的保护。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KD诊断标准KD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及其他免疫指标检测,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KD患者血清IL-21明显高于正常患儿,特别急性期及冠状动脉损伤组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D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ESR及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621,P<0.05;r=0.502,P<0.05;r=0.583,P<0.05)。结论 KD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期血清IL-21水平与ESR、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血清IL-21水平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且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K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和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1水平与KD的发病的关系,研究KD的发病机制,为KD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而加强对川崎病心血管及靶器官的保护。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KD诊断标准KD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及其他免疫指标检测,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KD患者血清IL-21明显高于正常患儿,特别急性期及冠脉损伤组更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D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ESR及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621,P<0.05;r=0.502,P<0.05;r=0.583,P<0.05)。结论 KD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期血清IL-21水平与ESR、IgA、冠状动脉扩张程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说明血清IL-21水平与川崎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且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段炤  邹峥 《江西医药》2011,46(11):981-985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并与同期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亚急性期KD患儿组(P〈0.01);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亚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IL-17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10是一种抑炎细胞因子,二者血清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分别在KD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为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在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的K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急性期血小板变化与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KD及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恢复期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的指导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8例KD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组36例(4.46%),IVIG治疗有反应组772例(95.54%)。IVIG治疗无反应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低于IVIG治疗有反应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高于IVIG治疗有反应组(P均<0.05)。恢复期有CAL(CAL组)178例(22.03%),恢复期无CAL(n CAL组)630例(77.97%)。规律随访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恢复期n CAL患儿420例,服药6周后321例(76.43%)PLT可降至400×10^9/L以下,8周为355例(8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P<0.05);12周为371例(88.33%),与8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结论:PLT、PCT、MPV急性期变化可能与IVIG治疗无反应相关,与CAL无明显关系。对无CAL或一过性冠脉扩张的绝大多数KD患儿,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疗程在6~8周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 (IVIG)不敏感型川崎病 (KD)的急性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 1999年~ 2 0 0 2年收治的 6 0名川崎病患儿为对象 ,根据对IVIG治疗的反应情况 ,分成两组 ,一组为IVIG敏感组 (5 0例 ) ,另一组为IVIG不敏感组 (10例 )。分别对两组病例的年龄、原田计分、CRP值、血浆白蛋白值以及IVIG治疗后血清IgG值的上升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是否遗留冠脉损害。 结果  ①不敏感组经IVIG治疗后血清IgG上升程度低 ;②原田计分、血清CRP、血浆白蛋白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IVIG不敏感组CRP均在 12mg/dl以上 ,治疗后CRP下降不到原来的 6 0 % ,血浆白蛋白在 3g/dl以下 ,原田计分为 5分以上 ;③形成冠状动脉瘤的病例均为IVIG不敏感型病人。 结论  对不敏感型KD病例早期预测 ,原田计分 ,CRP ,血清白蛋白是重要指标。及时增加IVIG以外的治疗方法 ,如皮质激素、乌斯他丁等 ,是改善冠状动脉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川崎病临床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VIG的治疗机制。方法:观察 26例KD患儿和 20例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anti-CD3单抗刺激培养不同时间后凋亡细胞百分率计数并进行 DNA片断分析,观察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结果:KD患儿PBMC体外培养上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VIG治疗后,KD患儿PBMC产生IL-6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提高,片断DAN出现时间提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与单用阿斯匹林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结论:IVIG治疗KD的机制可能部分归于逆转被抑制的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Ulinastatin therapy may be an additional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Kawasaki disease (KD). This study set out to determine whether primary intravenous ulinastatin therapy has more beneficial effects than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herapy in the acute phase of KD, and whether addition of ulinastatin to IVIG might improve outcomes in KD. METHODS: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f they had a diagnosis of KD with a Harada's score that predicted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Subjects were selected to receive either primary ulinastatin therapy (30 000 U/kg/day for 3 days) or IVIG therapy (1 g/kg/dose) using sealed envelopes. Of the 27 study subjects, 18 were assigned to the ulinastatin group, and nine to the IVIG group. IVIG therapy could be added to ulinastatin therapy if patients experienced adverse effects of ulinastatin, were found to have complicated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or developed prolonged fever or elevate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or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RESULTS: More patients receiving IVIG as primary therapy had reduced fever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than patients receiving ulinastatin as primary therapy. Five patients in the ulinastatin group (28%) improved without additional IVIG therapy. These patients had lower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on admission. CONCLUSION: Primary ulinastatin therapy prevented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only 28% of cases of KD with a Harada's score predictive of such lesions. Primary ulinastatin therapy may not be the treatment of first choice for preventing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K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原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高原高血压患者39例在应用卡托普利(25 mg,tid,po,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NO含量的测定,并与高原健康志愿者20例进行比较。结果:高原高血压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经卡托普利治疗4周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原高血压患者体内NO水平显著降低,卡托普利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表明NO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高原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组,其中无白蛋白尿组(DM组)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3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Hcy IL-6及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y IL-6及hs-CRP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性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cy IL-6及hs-CRP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 B 细胞亚群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表达特征。 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急性期 KD 患儿 32 例为观察组及体检健康儿童 19 例为对照组。 其中 11 例 KD 患儿(类固醇组)Egami 评分>3 分,预测可能存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采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其余 21 例患儿(IVIG 组)均给予 IVIG 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 CD19+B 细胞群中 ASC、白细胞 LILR 表达情况。 结果:观察组 KD 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水平、B 细胞亚群中 AS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 IVIG 组及类固醇组患儿治疗后 PBMC 水平、PBMC 中CD4+T 细胞、CD8+T 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 05),ASC 水平低于治疗前(P<0. 05),且类固醇组 ASC 占比低于 IVIG 组(P<0. 05)。 流式细胞术检查显示,4 种抑制性 LILR 亚型在单核细胞上表达,LILRB1 在每个 B 细胞亚群上表达,而 LILRB2 或LILRB3 在 B 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在急性期和治疗后均较少;LILRB4 在 ASC 上呈现唯一表达,其急性期水平低于单核细胞;观察组 ASC 的 LILRB1、LILRB4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 05)。 结论:KD 患儿急性期 ASC 呈升高趋势且富含LILRB4 表达,治疗结果不受类固醇给药影响。 ASC 可能在 KD 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季德成  张小兰 《淮海医药》2011,29(3):222-22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老年慢性气管炎惠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SOD、IL-6、IL-8、IL-10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清SOD、IL-10水平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岩  王桂成  潘燕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78-1479
目的 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激素敏感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治疗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血清IL-6、IL-10、IL-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学文 《淮海医药》2011,29(3):219-220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卵巢癌惠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VEGF和IL-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25、VEGF 和 IL-8 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