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气管切开外固定带进行改进研究,既能减少患者颈部皮肤损害,又不额外增加护理工作量,体现优质护理内涵.方法:按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间隔分为ABC三组.A组41例,患者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使用棉带固定后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厚纱布的布带;B组41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止血带作为固定带;C组40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缝制的颈部衬垫作为外固定带.比较三组患者颈部皮肤损害情况及护理工作量的比较.结果:三组患者都没皮肤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换BC两组患者固定带花费的时间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患者使用的气管切开外固定带方便实用,既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气管外套管脱出、阻塞、损坏等情况出现时,需紧急更换外套管,这时同气管切开术一样,首先摆正患者体位,再将带管芯的套管顺创口孤形插入。一般都能成功。但准备不充分临床也常有插入困难的情况发生。根据临床体会常有以下诸因。气管切开术后24小时内颈前软组织瘘道未形成,外套管脱出后,创口极易重新闭合,故手术后要精心护理,严密预防外套管脱出,对长期戴管需消毒外管者,一般术后10日内不必更换外套管。气管切开部位过低或切口自气管侧方切开,切开时气管未造孔。术后并发颈部皮下气肿、血肿可使气管距颈部皮肤距离变远,使套管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止血带固定患者气管套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至行气管切开术40 d。对照组用普通布带固定气管套管;观察组用止血带固定气管套管。比较2组患者局部皮肤损害的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与40 d更换固定带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皮肤损害发生率、40 d更换固定带次数分别为12.82%、(7.54±1.8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2%、(13.32±2.4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2例脱管,观察组无1例脱管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止血带固定气管套管可减少患者局部皮肤损害,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减轻护士工作量,增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制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带并应用于临床气管切开患者,探讨其能否有效解决现有改良气管套管固定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我院ICU中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名,采用传统改良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实验组患者50名,采用自制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气管脱出和固定带更换次数和各项情况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不良情况中Ⅰ度皮损(χ2=10.84,P=0.00)、Ⅱ度皮损(χ2=12.83,P=0.00)、Ⅲ度皮损(χ2=7.44,P=0.00)、咳嗽(χ2=12.29,P=0.00)、气促(χ2=8.36,P=0.00)要远远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气管移位(χ2=11.12,P=0.00)、部分脱出(χ2=10.19,P=0.00)、完全脱出(χ2=6.57,P=0.00)均远远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更换1次(χ2=16.06,P=0.00)和超过1次(χ2=11.15,P=0.00)固定带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固定带使用时间(t=27.11,P=0.00)高于对照组,每次更换固定带所需要的时间(t=11.08,P=0.00)少于对照组。出现皮损的时间(t=18.74,P=0.00)晚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充气式气管套管固定带能有效减少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情况,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管内套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气管切开留置套管50例,采用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管道的消毒和有效控制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气管扩张1例,气管黏膜损伤性出血1例,加强护理后均恢复。结论:气管切开内套管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ICU77例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我们认为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的消毒和固定,选择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并采用浅层吸引法吸痰,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喉癌患者术后放疗的顺利完成,我科对此类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后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皮肤护理等,防止了切口感染、咽瘘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气管切开后护理气管切开是喉全切术必须实施的治疗手段,术后放疗一般不超过2周,经过清扫手术的颈部,由...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通道,以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气管切开的部位通常选择在甲状软骨下第2 和第3 或第3 和第4 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的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气管切开后气道管理是护理的重中之重,其质量影响原发疾病的转归.我科自2008年至今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26例,本文分别从气道湿化护理、吸痰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方面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早期气管切开是抢救大面积烧伤或严重头面部烧伤伴有吸入性损伤时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能迅速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增加有效通气量,并能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但气管套管可由于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翻身、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等原因而脱出。虽不多见,可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气管套管脱出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汪春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70-17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管内套管的最佳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对我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的60位气管切开患者内套管清洗和消毒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结果:内套管的清洗和消毒护理量大大降低的同时,60位气管切开患者住院期间消毒后的内套管中未检测出致病菌,且其中52位成功拔管。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其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持套管内管通畅,如果护理不当可使分泌物增多、干燥结痂阻塞内管而影响呼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行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员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开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行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3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病员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开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包括环境护理,气管套管护理,气道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切口护理等。认为通过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可达到预防和控制感冒减少并发症,缩短带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1例高龄喉癌气管切开带管患者的护理过程。通过整体护理使患者得到身心全面舒适的护理,未出现套管脱落、堵塞、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患者安详地离开人世,家属得到安慰。  相似文献   

16.
对颅脑外伤所致昏迷的患者 ,在急性期均应做气管切开 ,这样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是一项十分得力的治疗措施。但颅脑损伤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 ,因此 ,在行气管切开后 ,给护理工作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此外 ,由于对气管切开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高 ,除要求每个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外 ,护士还必须具有基础护理及专业临床护理的技能 ,特别是防止气管切开后出现并发症的问题 ,更应引起重视。1 密切观察气管切开术后皮下气肿的变化要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 ,皮下有无气肿或血肿。一般情况下 ,气管切开后 ,由于解剖关系的变化 ,气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训练对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气管切开术后早期行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留置气管套管时间显著缩短,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可改善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重要的是能缩短气管套管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是避免气管切开后再次发生窒息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是密切观察患者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套管、引流、切口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教会代管患者自行处理套管情况。结果是27例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是气管切开术后观察与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护理123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内套管消毒采用浸泡法,气道湿化采用输液式滴入法。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结果:所有出院病人无1例出现院内感染及肺部感染。结论: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既简单又安全,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娜 《内蒙古中医药》2014,(16):151-15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改善病室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防止气管套管脱出。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