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结核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结核的血管造影表现李良,许达生,全显跃肝结核的血管造影表现,国外只有个例报道,国内少见报道。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肝结核报道如下。例1男,24岁。剑突下隐痛,反复低热2个月余,体温在38~39℃之间,胃纳差,体重下降。体检:腹平软,肝脾未扪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报道4例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和狭窄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结果。结果:肝动脉血栓3例,肝动脉血栓合并吻合口狭窄1例。肝门区有侧支循环2例,门静脉扩张3例。结论: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造影对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了解向肝侧支动脉血管重建情况,为再次肝移植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血管造影及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贾雨辰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207-210,T030
本文分析了5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认为大部分复发病例手术时都有残癌存留、比较了造影、B 超与CT 的诊断价值.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定性,并能了解血供情况,为手术提供参考.分析了肝动脉结扎后的造影表现,为提高肝动脉结扎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8例肝肿瘤病人采用血管造影与 CT 扫描对比观察测定病灶大小,观察结果有12例(约32%)血管造影显示病灶明显大于 CT 图像上病灶的范围.本文还着重讨论了 CT 显示病灶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CO2—DSA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方法:对16例患者行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其中肝动脉造影8例,腹主动脉造影1例,股动脉造影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3例,肾静脉造影2例,并与同一患者碘剂造影比较。结果:在8例肝肿瘤中,CO2-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APF)6例(6/8),而碘剂显示1例(1/8)。CO2-DSA显示肝内小动脉分支及肿瘤染色不如碘造影剂。但腹主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较满意,且副作用小。结论:CO2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CO2-DSA可得到准确、有价值的血管图像,且危险性小。它是显示肝APF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在人体肝脏恶性肿瘤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行肝动脉造影 ,分析普通血管造影和药物性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结果 腹腔动脉造影 2 3例 ,药物造影组中 ,2 3例肿瘤供血动脉均显示更清晰 ,4例发现普通造影组中未显示的变异性肿瘤供血动脉 ,2 2例瘤灶显影密度增高。结论 腹腔动脉的肾上腺素药物性血管造影比普通血管造影更有利于瘤灶及其供血动脉及变异性供血动脉的显示  相似文献   

7.
肝癌的CT动脉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35例临床诊断为肝占位病变病人用超声(US),核素显像(RN),血管造影,CT及CT动脉造影(CTA)五种检查作前瞻性研究,最后诊断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全面比较了肝癌CTA动、门脉两期的表现,发现在动脉期观察病变的范围较好,门脉期对评价肝实质较为有利。五种方法对比结果充分肯定了CTA诊断肝癌的能力。笔者还对CTA在肝癌病人外科手术前评估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肝静脉阻塞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肝静脉阻塞的血管造影表现。方法 肝静脉阻塞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9~54岁。全部病例均行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结果 肝静脉阻塞而下腔静脉通畅37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同时阻塞8例。肝静脉阻塞而下腔静脉造影表现为肝内段下腔静脉局限性或普遍性狭窄31例,肝内段下腔静脉管径正常者12例,肝静脉开口处出现隔膜膨出征5例,副肝静脉开口处出现隔膜膨出征4例,肝静脉之间交通支形成45例。结论 下腔静脉造影能对肝静脉有无阻塞做出初步判断,隔膜膨出征是肝静脉和副肝静脉开口处膜性阻塞的直接征象,选择性肝静脉造影是诊断肝静脉阻塞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碘油完全充填肝癌病灶的CT与肝动脉造影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原发性肝癌碘油TAE术后CT检查会受到影响,对碘油完全充填病灶的患者的CT检查与肝动脉造影作了比较。材料与方法:20例已作过碘油TAE术且术后1~8月CT检查示碘油在肿瘤原发灶内完全充填的肝癌患者在CT检查后1~14天行肝动脉造影,分析比较两者对原发及新病灶显示的差异。结果:CT示所有患者的原发灶均稳定,5例可见新病灶。肝动脉造影示原发灶表现为(1)病灶稳定,无肿瘤血管及染色。(2)有肿瘤血管及染色,但不超出碘油沉积区;(3)病灶明显增大超出碘油沉积区。新病灶表现为(1)肝内多发子灶(2)动-门脉小分枝瘘(3)新肿块。本文结果表明尽管这类患者碘油TAE的疗效最好,但大部分病灶不稳定,随访及TAE间隔太长是不合适的;这类患者的二期手术切除应谨慎;对这类患者应采用新的CT扫描技术及超选择高流速肝动脉造影以提高显示病灶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布-加氏综合征的腔静脉造影与B超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超及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在布—加氏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方法  42例病人均于血管造影前行下腔静脉或肝部的B超扫描。血管造影采用Seldinger法行单向 ( 14例 )或双向 ( 2 8例 )下腔静脉插管法 ,并快速摄片观察。结果 B超发现下腔静脉节段性或膜性阻塞 18例 ,下腔静脉入口处狭窄 2 4例。其中伴有单纯性肝右静脉狭窄或 (和 )阻塞 2 0例 ,肝左静脉狭窄 8例 ,肝中静脉狭窄 12例。肝左—中、中—右肝静脉之间形成交通支血管各 8例 ,左—中—右之间形成网状交通血管 8例。 5例下腔静脉轻度狭窄 ,血流通畅。下腔静脉造影示 12例下腔静脉近端狭窄 ,30例呈节段性或膜性完全阻塞。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显影各 8例 ,余 2 6例肝静脉均未显影。有 2 6例见明显的侧枝循环形成 ,且可见有侧枝循环血管呈瘤样扩张。结论 B超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无创伤性检查是筛选病人的首选方法。下腔静脉造影是布—加氏综合征的确诊手段 ,对完全性节段或膜性阻塞者行双向下腔静脉造影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欲行介入治疗者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DSA表现及瘤血管栓塞的治疗价值。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用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制成的乳剂行瘤血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6例,随访6—24个月。结果:瘤体形态呈“爆米花状”、“半弧形”及“环行”,染色时间呈“早出晚归”征象;栓塞治疗后随访21例,12例缩小50%以上;7例缩小50%以内;2例大小无变化,复查彩超瘤体内血流信号均减弱。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瘤血管栓塞是一种理想的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脏疾病的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9种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讨论了肿瘤血管、病变密度、病变染色顺序等血管造影的征象鉴别,着重讨论了病变染色顺序在肝癌和血管瘤这两种肝脏最常见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组材料显示:呈自内向外顺序染色者97%(32/33)见于恶性肿瘤,其中肝细胞癌占93.8%(30/32),8例直径小于3cm 的无肿瘤血管征象的小肝癌均呈自内向外顺序染色;血管瘤无1例呈此征象;呈自外向内顺序染色者可见于较大的肝癌(直径6~24cm,中位13.9cm)和血管瘤,前者有肿瘤血管,后者则无肿瘤血管,鉴别不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和MRA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腔静脉造影证实的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和MRA表现,并与腔静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MRI和MRA表现如下:1、肝肿大,3例慢性者尾叶增大;2、肝静脉未显示,肝内血管呈逗点状;3、下腔静脉狭窄、阻塞和狭窄阻塞后扩张及血流信号异常,与腔静脉造影比较,MRI和MRA显示狭窄和阻塞的形态不够确切;4、肝外侧枝血管形成。结论:MRI对Budd-Chiari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但不能取代腔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14.
韩萍 《放射学实践》1999,14(3):200-202
螺旋门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是根据血液循环时间在靶血管内造影剂高峰期进行螺旋扫描、采集容积资料,然后通过影像后处理如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获得血管影像的方法。由于螺旋CT扫描速度快,故可选择性地在腹主动脉、腔静脉、肝、肾、脾等器官动脉期、静脉期分别成像。CTA不仅是评价多种血管病变有希望的检查技术,而且由于它是Cf与血管造影技术的结合,还可对腹部实质器官如肝脏分别进行全肝动脉期,静脉期和实质期成像,动态观察肝脏和肝肿瘤的血流情况,达到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造影利进入体内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首次检出和定性诊断几乎只有通过超声、CT以及超声和CT导向活检才能达到。血管造影的适应范围主要限于外科手术前确定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管解剖以及用于门静脉肿瘤种植的局部化疗或肝肿瘤的栓塞治疗。当非损伤性影象检查方法被拒用以及活检不安全时,唯有血管造影对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术前必须了解肝的动脉和静脉的血供类型,占位性病变侵犯哪个(些)段以及门静脉在肝内的分支情况。腹腔——肠系膜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选择性肝灌注造影、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造影以及选择性肝静脉造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应用以氧水行肝动脉造影在肝脏肿瘤中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例肝脏占位病变的患者作了17次经导管内H2O2声学造影,并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进行对分析,认为二者在诊断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方面基本一致,且都优于常规B超,尤其对肝血管瘤,H2O2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对于肝癌的动-门脉分流,特别是动-肝静脉分流的检出率,H2O2造影优于常规X线血管造影,其检出率分别为69%和23%。这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从而避免了盲日栓塞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少见类型变异肝动脉的DSA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少见起源部位的变异肝动脉的血管造影表现特点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资料,将Michels肝动脉解剖分型中未提及的所有迷走肝动脉统称之为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部位、分支、走行及在肝内的分布范围等解剖学特征.结果共发现25例存在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占2.5%.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腹腔动脉干、胃右动脉分别为13例(1.3%,13/1000)、10例(1%,10/1000)和2例(0.2%,2/1000).结论认识少见类型的变异肝动脉,在肝癌的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对于有效地寻找肿瘤的血供来源、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8例在栓塞后1~3个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2例累及心房。2例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布加氏综合征(BCS)是由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梗阻导致肝静脉流出道受阻引起的综合征。确诊主要依靠血管造影,随着无创性彩色多普勒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对本病的检查手段。本文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3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并与血管造影作对比,以评价彩超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5例肝细胞肝癌并脂肪变性的CT及血管造影资料,我们认为肿瘤仍具有肝细胞癌的典型CT及肝动脉血管造影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