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时彻底清除新生儿胃内容物防治咽下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4h内反复多次呕吐,进奶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清水混有黄色片状絮状物,为非喷射性呕吐,并且无发热、无感染及其他表现。新生儿常因呕吐后误吸或反流引起窒息,严重者可致死亡。咽下综合征主要治疗方法为胃管洗胃。为降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减少咽下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危害是产时护理关注的新领域。本研究通过改革产时新生儿护理措施,为降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胃管置管长度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例咽下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传统的置管长度和鼻尖-耳垂-脐与剑突中点置管长度进行洗胃,并观察洗胃效果。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残留洗胃液量、洗胃后再次呕吐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采用鼻尖-耳垂-脐与剑突中点置管长度洗胃效果更佳,新生儿更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应用传统新生儿洗胃法和改良新生儿洗胃法进行洗胃。结果观察组洗胃后患儿再呕吐次数、恢复正常喂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改良洗胃法对咽下综合征洗胃效果明显较传统方法好。  相似文献   

4.
产时彻底清除新生儿胃内容物防治咽下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主要表现为出生后2 4h内反复多次呕吐,进奶后呕吐加重,呕吐物为清水混有黄色片状絮状物,为非喷射性呕吐,并且无发热、无感染及其他表现[1] 。新生儿常因呕吐后误吸或反流引起窒息,严重者可致死亡。咽下综合征主要治疗方法为胃管洗胃[2 ] 。为降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减少咽下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危害是产时护理关注的新领域。本研究通过改革产时新生儿护理措施,为降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提供有效方法。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2 0 0 2年8月1日~10月15日,在某二级医院10 6例足月阴道分娩、Apgar …  相似文献   

5.
林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86-8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持续呕吐时间、出生后24 h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儿持续呕吐时间、出生后24 h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咽下综合征患儿持续呕吐时间,降低出生后24 h内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尽早洗胃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即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呕吐或有恶心感,且生命体征正常时,就进行洗胃,以预防或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羊水粪染或污染、新生儿窒息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吞人大量羊水的新生儿应尽早洗胃,其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窒息作常规洗胃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63例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30例、洗胃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羊水咽下综合征人数、误吸入气管人数、住院天数.结果 洗胃组较对照组的患儿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羊水咽下综合征人数明显减少、住院天数减少.结论 通过洗胃的患儿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此技术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气管插管后洗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0例(观察组),应用喉镜下气管插管后行插胃管洗胃操作,并与同期分娩的窒息新生儿43例(对照组)未用喉镜引导进行插管洗胃对比研究。插胃管长度与洗胃方法相同,两组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畸形、感染性疾病,观察两组插胃管时间、插胃管一次成功率、洗胃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t=-4.658,P=0.0000)。插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P=0.0000),而洗胃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χ2=0.7053,P=0.4010)。结论:在插胃管困难的洗胃操作中,应用喉镜引导下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只要操作轻柔很容易实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洗胃减轻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呕吐的效果.方法观察组先洗胃后开奶,对照组不洗胃而延长开奶时间12~24 h,对比2组开奶后3 d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开奶前洗胃可减轻或控制呕吐,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步法与无保护会阴助产联合干预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接收的产妇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干预,观察组行两步法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情况、新生儿出生24 h内咽下综合征发生率及呕吐频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程度及羊水污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呕吐频率及咽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法与无保护会阴助产联合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温生理盐水洗胃在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潴留需要行洗胃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生理盐水加热至35 ~ 38℃经胃管洗胃,对照组采用常温下生理盐水直接进行洗胃,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适当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治疗能有效减少恶心、呕吐、心率改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对洗胃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7)和对照组(n=213),观察组在洗胃机进出端加用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对照组仅使用同样洗胃机进行洗胃,观察2组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传统洗胃患者比较,使用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的患者其洗胃急性胃扩张、胃出血、误吸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O.0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心跳呼吸骤停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胃进出液平衡监测系统临床实用性强,能明显降低洗胃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值得lf缶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术后两种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实验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食管胃器械吻合,吻合154号丝线间断加强并另行吻合口大网膜缠绕并吻合合口减张。对照组行食管胃粘膜及粘膜下分层吻合加胃浆肌层与食管肌层缝合包埋吻合口并减张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吻合口瘘和狭窄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6%(2/316),吻合VI狭窄发生率为5.7%(18/316),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3/18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8/186),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吻合口近端胃食管反流液随机抽样检查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机械吻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0.3%(1/316),无肺不张,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6%(3/186),肺不张0.5%(1/1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行机械吻合重建方便快捷,可减少并发症,适于临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纯净水加氯化钠在口服药物中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48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21例)。对照组以纯净水洗胃,观察组以纯净水加氯化钠(每桶纯净水10L加氯化钠90g,相当于0.9%氯化钠)洗胃,两组均用自制特殊加温装置加热到36℃。观察洗胃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常规、血钠和血钾情况,并留剩余洗胃液送培养。结果:洗胃后两组血清钠浓度、平均动脉压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剩余洗胃液送培养结果,对照组大肠杆菌超标,观察未见超标大肠杆菌生长。结论:纯净水水源充足,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接近生理盐水的浓度,能避免洗胃时出现的低钠血症及血压下降现象,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早产儿洗胃方法。方法:观察组应用胃容积洗胃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洗胃法。以洗胃12 h内是否发生呕吐、洗胃次数和有无洗胃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早产儿洗胃疗效。结果:两种洗胃方法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胃容积洗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产儿洗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损伤鼻饲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频率是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频率是鼻饲前4次/d。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留置胃管天数、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呕吐和反流、胃潴留、呛咳、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取感觉统合训练后,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χ2=4.32,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留置胃管时间缩短(t=23,P<0.05),并发症的发生减少(χ2=5.19,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能有效促进脑损伤鼻饲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洗胃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确保洗胃效果及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对照组,2013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洗胃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QCC活动步骤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胃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胃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式胃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式胃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式胃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