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松涛  安丽萍 《人民军医》2003,46(8):464-464
传统的硬膜外神经阻滞是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 ,病人平卧后再于导管注入局麻药 ,而这种方法有时会出现健侧单侧麻醉。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于 1990~ 2 0 0 2年采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侧卧位下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 5 0 0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ASAⅠ~Ⅱ级 5 0 0例中 ,男 2 89例 ,女 2 11例 ;年龄 15~ 78岁。胸背部手术 76例 ,腹部 2 4 9例 ,下肢 175例。1 2 方法 硬膜外穿刺时患侧在下 ,穿刺成功后留置导管 3cm ,保持侧卧位于硬膜外腔注入 2 %利多卡因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 3~ 5ml,5min后再注入利多卡因 6~…  相似文献   

2.
田海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107-107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对300例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手术病例施行硬膜外腔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PCEA用于术后镇痛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0例剖宫产术后病例,年龄22岁~35岁。采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点选L2—L3椎间隙先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针孔穿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出通畅后,根据病人情况缓慢注入局麻剂(0.75%罗哌卡因2 ml 50%葡萄糖1 ml)2.5 ml~3.0 ml(约5秒钟1 ml速度),拔出腰穿针,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固定导管,调节手术所需麻醉平面。平面低追加2%利卡多因5~10 ml进行调节,效果较满…  相似文献   

3.
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选择L2~3或L3~4椎间隙穿刺,用B-Braun CSEA套件行硬膜外腔穿刺,然后经硬膜外针插入腰穿针。以5~10 s/ml速度注入0.75%布比卡因0.8~1.5 ml。结果全部病例麻醉效果满意确切,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4 min出现麻醉平面,20 min麻醉平面固定,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无一例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对高龄患者髋部手术是一种安全、麻醉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对120例65~98岁的股骨颈以下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侧卧位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于L3~L4或L2~L3用25G腰穿针穿刺,成功后以每秒0.1ml速度注入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经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cm,视情况需要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3~10ml。结果腰麻及硬膜外置管均成功者109例,成功率91%;全部病人均达到完全无痛,优良率100%;需硬膜外追加局麻药者,切皮前18例,术中22例;并发高平面麻醉(≥T4)2例,低血压19例,血压升高9例,心动过缓5例,术后头痛1例。结论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不仅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例1,男,46岁.左胫腓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取右侧卧位经上,正人法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经穿刺针向头侧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 cm.给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后无脊麻征象继以0.75%盐酸罗哌卡因10 ml注人,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进行顺利.但术毕拔管困难.恢复穿刺时屈曲体位,管被拔细也无法拔出导管,注入冰盐水,插入硬膜外导丝等措施,管被拔细也无法拔出导管.  相似文献   

6.
单次与分次硬膜外隙小剂量吗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众多,但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单次与分两次将2 mg 吗啡复合布比卡因、托烷司琼注入硬膜外隙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有剖宫产指征且无严重并发症孕妇10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5~35岁,体重50~100 kg.于L2~3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硬膜外隙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给药: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l,给药量2~3 ml.针斜面向头侧,硬膜外隙置管4 cm,留做术后镇痛用.手术历时30~90 min,所有病例硬膜外隙均未追加局麻药,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4 h.  相似文献   

7.
麻黄碱是从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 ,临床上多用于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最近有报道 ,该药有镇痛作用。据此 ,我们将此药与硫酸镁合用于手术后止痛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选 73例硬膜外阻滞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 48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5 9岁。手术部位 :胃肠手术 2 0例 ,下肢骨科手术 2 0例 ,妇产科手术 18例 ,泌尿外科手术 15例。均以 2 %利多卡因 (不加肾上腺素 )进行麻醉 ,平均用量为 (35 6± 7.8)ml,最后一次追加用药均在手术结束前2 0min ,待缝皮结束后 ,开始自硬膜外导管一次注入临时配制的术…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的长效局麻药。其对神经阻滞作用和镇痛作用强,对感觉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神经,术后运动阻滞迅速消失[1]。本文观察比较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置管分次注入罗哌卡因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ASA~级,头位单胎、无产科并发症的足月初产妇400例。术前禁食水6~8小时。年龄22~32岁,体重58~99kg。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0)硬膜外穿刺后单次注入0.75%罗哌卡因:B组(n=200)硬膜外穿刺后置管分次注入0.75%罗哌卡因。400例剖宫产手术均采用髂前上棘连线2~3cm处横切口,手术历时17~65min。1.2麻醉方法入室…  相似文献   

9.
哈氏棒矫正术使用硬膜外麻醉国内报道不多。我院1985年9月至1995年3月采用硬膜外麻醉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侧弯病人哈氏棒矫正术6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14~56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9例,22例伴截瘫症状;脊柱侧弯25例,其中重度14例,6例肺功能测定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手术时间:最短1h32min,最长4h23min。1.2 麻醉方法:术前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4mg肌肉注射。病人入手术室后测血压、脉搏,然后侧卧位。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一般选在手术野中点偏上2~3个椎间隙,如棘突间隙窄,可在其上、下相邻的棘突间隙中选一个间隙较宽者,或根据Χ线检查来确定。若脊柱畸形严重,正中直入困难时,可行侧入法。穿刺成功后均置硬膜外导管,一般向上置入3cm,平卧位后注入试验量3ml,观察5min,如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即推注全量,后拔去硬膜外导管,待出现麻醉平面后安置手术体位。对手术范围宽者使用二点硬膜外麻醉。部分病人在切  相似文献   

10.
董浩林  张进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4):80-80,94
病人 ,男 1 7岁 ,6 6kg ,ASAⅠ级 ,因突发左胸针刺样疼痛 ,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液气胸住院。在静吸复合 +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开胸探查 ,行左肺大泡切除术。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 ,派替啶 5 0mg。取T5~ 6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上置管 3.0cm固定后平卧。诱导顺利 ,经口明视置入右双腔气管导管 30cm ,双肺呼吸音清 ,单肺通气好后固定。吸入异氟烷 ,静脉给普鲁泊福及间断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维持 ,手术顺利。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T5~ 6硬膜外腔内注入吗啡 2mg ,氟哌利多 1mg ,维生素B1 2 0 .2 5mg,地塞米松 2 .5mg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 mg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15 ml)2.0 ml(A组)、1.8 ml(B组)和1.6 ml+硬膜外2%盐酸利多卡因3 ml(C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的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和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情况;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娩婴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麻醉后5 min及10 min收缩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娩婴时收缩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舒张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用量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小剂量腰麻1.6 ml(8 mg)复合硬膜外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影响最小,副作用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18%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隆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T2~3或T3~4硬膜外隙穿刺,分次注入0.18%罗哌卡因20~25 ml,使阻滞平面达到C5~T10。结果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意识清醒,无呼吸困难表现,能较好地耐受手术,术后伤口疼痛轻微。结论0.18%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是隆胸手术有效合理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周锦  金伟 《人民军医》1999,42(6):332-332
1983~1997年,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取得满意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7岁;体重43~105kg。ASA~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8例,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3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本组均在俯卧位下手术,手术时间3.5~6h。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45min口服地西泮10mg。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点高于病变2或3个椎间隙,前者向头侧置管,后者向尾侧置管,均为3.0cm。于仰卧位下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出现节段性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年龄65岁~83岁的患者,行下腹部、下肢手术,随机分为CSEA组和CEA组,每组20例。两组术前有合并症予以适当治疗。入室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mL,连续监测ECG、BP和SpO2。穿刺点选择L3~4或L2~3椎间隙,取水平位行腰硬联合穿刺,CSEA组以0.1mL/s速度注入1%的罗哌卡因(1~1.5)mL加脑脊液1mL的等比重混合液行腰麻,然后向头端或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后转为水平仰卧位,10min后测试麻醉平面,不足者硬膜外腔给予2%利多卡因(2~3)mL试验量,然后酌情追加药物。CEA组常规行硬膜外麻醉,据麻醉阻滞平面及患者反应追加全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CSEA组20例阻滞完全,不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CEA组有7例阻滞不全,需要静脉镇疼镇静药,给药后SpO2明显下降,需面罩辅助给氧。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在西宁地区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下肢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莉  骆沙舟  辜敏 《西南军医》2011,13(4):718-719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68例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选用腰-硬联合麻醉,选用L2-L3或L3-L4间隙进行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6G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注入0.75%布比卡因1.5~2ml,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备用,平卧后调整体位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10平面以下.结果 麻醉效果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肌肉松弛,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局麻药可达到阻滞效果完善,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术后恢复好,适用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混合用药在痔痿术后硬膜外止痛(PEA)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急诊或择期手术80例,均采用18G硬膜外穿刺针于L3-4行硬膜外穿刺,向下置管3 cm,先后注入1.5%利多卡因5ml,10 ml,手术结束后于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地塞米松10 mg+吗啡2 mg混合液共5 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及术后12,24,48 h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人术后镇痛时效达72 h,恶心呕吐发生率10%,尿潴留发生率12%.结论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配伍在痔瘘术后硬膜外腔止痛疗效满意,且方法简便,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于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分别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3ml(A组)或0.5%盐酸布比卡因3ml(B组)。记录2组患者最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所用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手术时间,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20min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最高阻滞平面均在T7,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时间、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MAP在麻醉前后变化不明显;B组MAP在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20min下降明显,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R麻醉后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5%的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对血压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同浓度的盐酸布比卡因,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于盐酸布比卡因,适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2岁。有“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史”,本次又因“剖宫产”入院。选择L2~3为穿刺点,常规行腰硬联合麻醉,导管置入腔内约4cm,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以镇痛。术后第3~5天多次试图拔管,均未成功。第6天,在腰麻下用深静脉扩张器沿硬膜外导管置入,再次尝试拔管仍未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2000年初采用地塞米松混合0.25%布比卡因注入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外科手术45例,男40例,女5例,年龄20~29岁。体重50~61 kg,均行硬膜外麻醉术。1.2 方法手术结束后保留硬膜外导管,送回病房,待数小时后病员开始感觉伤口有轻微疼痛时,用地塞米松7.5 mg 加0.25%布比卡因10 ml 从硬膜外导管1次性注入硬膜外腔。  相似文献   

20.
在硬膜外麻醉时穿刺及置入导管过程中损伤神经致下肢持续性异感14例,即予处理,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7~57岁,平均37岁。穿刺部位胸11~腰3。穿刺过程出现5例,置管过程出现9例。表现为下肢电击样酸痛异感,几不能忍。1.2 处理方法 穿刺针直接损伤神经,即取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00mg,维生素B120.1mg,混匀后硬膜外腔注入。如置导管时损伤则接5ml空针回抽无血、脑脊液后,抽取上述混合药液硬膜外腔注入。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1.3 结果 注药3min后异感均消失,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