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德莱尔面弓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矫治骨性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应用德莱尔面弓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结果表明:上颌骨与上牙弓均有前移,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减小;下切牙舌侧倾斜,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形态改变;上、下颌骨矢状方向的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德莱尔面弓与方丝弓矫正器联合应用,增强了支抗,稳定了口外力作用部位和方向,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李某,男,8岁。于1997年4月9号来诊,要求矫治前牙反。检查:6666中性,Ⅱ11Ⅱ2112反。11之间隙约为3mm。1远中唇向扭转约30°。ⅢⅢⅢⅢ对刃,均呈圆锥形。ⅢⅢ牙尖已磨耗约1/3。ⅢⅢ无磨耗,ⅢⅢ牙冠近远中径与唇舌径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牙期牙性、功能性反验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后硬组织及牙弓长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固定矫治器对30例乳牙期前牙反验患儿进行早期Ⅲ类牵引矫治,配对t检验比较头颅侧位定位片的21项测量值及上、下颌牙弓长度矫治前后之差异。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上中切牙角显著增大,下中切牙角显著减小(P〈0、01);上牙弓长度增加,而下牙弓长度减小(P〈0.01)。结论 早期Ⅲ类牵引矫治乳前牙反验的过程中,上切牙唇倾和(或)下切牙舌倾,且上下切牙发生唇舌向的移位,但下颌位置未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片断弓技术实现前牙压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关系的异常,如何矫治取决于诊断、治疗计划及矫治器的选择,其总的矫治机制可分为前牙压低、后牙伸长、前牙唇倾、手术四种方法,不同的错类型应选择不同的矫治机制。对于伴有垂直生长型以及凸面型、长面型、唇间隙过大或上唇过短...  相似文献   

5.
Edgewise技术对前牙内倾性深覆病例的矫治往往需分期进行,先将上切牙唇向开展之后再打开咬合等治疗.将下颌联冠斜面导板(MIP)与固定矫正器(Edgewise)技术联合应用于矫治前牙内倾性深覆患者的早期治疗中,利用MIP矫治反的机制,使内倾的上切牙更易于唇向开展,同时利用MIP具有打开咬合的倾向的特点,在唇向开展上前牙的同时打开咬合,具有简化治疗、缩短疗程、节约治疗时间的优点,有利于以后的治疗.由于戴MIP的治疗时间短,不会对颞颌下关节及牙齿松动产生不良影响,且对打开咬合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观察FR3矫治前牙反的效果,尤其是矫治疗后颅面形态的改变。方法采用FR3对17例乳牙期和10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其矫治前后的变化及矫治后与正常值的差异。结果FR3能促进上颌生长发育,唇倾上切牙;使下颌后退,有效地改善异常的间关系,乳牙期反矫治后,除下切牙舌倾、颏角尖锐外,基本恢复Ⅰ类骨面型,矫治效果好。替牙期反由于骨骼异常较严重,因而矫治后虽面型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遗留部分Ⅲ类骨面型。结论用FR3矫治前牙反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7.
FR3矫治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He的头影测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观察FR3矫治前牙反He的效果,尤其是矫治疗后颅面形态的改变。方法 采用FR3对17例乳牙期和10例替牙期前牙反He患者进行矫治,通过头影响测量分析其矫治前后的变化及矫治后与正常值的差异。结果 FR3能促进上颌生长发育,唇倾上切牙;使下颌后退,有效地改善异常的He间关系,乳牙期反He矫治后,除下切牙舌倾、颏角尖锐外、基本恢复Ⅰ类骨面型,矫治效果好。替牙期反He由于骨骼异常较严重,因而矫治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32人,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一些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矫治乳前牙反对恒牙胚及颌骨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乳前牙反患儿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SNG、G-SN、G-SV、SNA、UI/NA、UI-NA、ANB、Wits、NA/PA的增加值,SNB、LI/NB、LI/MP的减小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乳前牙反使上颌骨、乳上切牙明显向前移动,恒牙胚随之唇向移动。结论矫治乳前牙反对预防恒牙期再度出现反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的改变。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88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结果: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I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肌骼异常,面型仍属Ⅲ类,琥发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1.
骨性开畸形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错畸形,尤其是恒牙期的前后牙开畸形,临床上对这种错的矫治方法以及治疗后的稳定性仍有一些争议。作者在临床上通过拔除64466446成功地矫治一例骨性前后牙开畸形,探讨了骨性开畸形的特征、正畸治疗开畸形的原理及临床矫治开畸形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选用下切牙区下颌运动的描记,探讨用FRI矫治器矫治安氏ⅡⅠ错,下颌运动的变化,发现型对下颌边缘运动具有引导作用,随着矫治后深覆的改善,运动轨迹随之改变;通过矫治使下颌运动轨迹重复性增加,说明下颌运动可作为一种功能监测手段,帮助分析、诊断、评价正畸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Angle Ⅲ骨性反He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效果。方法:7—12岁安氏Ⅲ类骨性的反He8例,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结果:上颌骨与上牙弓均有前移,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减小;下切牙舌侧倾斜;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是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尖牙埋伏阻生临床中常见,上中切牙埋伏阻生尤其是埋伏倒置较少见,矫治存在一定困难,临床上一般采取拔除后义齿修复的方法。本文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倒置切牙一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混合牙列,6|6|远中尖对尖,|6|6中性牙合,1|13未萌,2|2之间存在5mm间隙,|Ⅴ滞留,5|萌出,2|221|12反牙合;X片示,1|1埋伏倒置180°,牙冠舌面唇向位,牙冠无畸形,牙根唇向弯曲,|3低位埋伏。矫治过程:拔除4|4,切开牙龈暴露牙冠唇面23,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3错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弓矫治安氏Ⅲ类错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途弓技术矫治26例混合牙列前牙反病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8~12岁,平均10岁。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Bo1ton指数分析,骨量与牙量有异常者采用Kes1ing诊断性排牙。结果:对26例前牙反病例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SNB角减小,SNA角增大,ANB角增大,SN-MP角增大,但改变较小,说明下颌有向后下旋转趋势。U1-L1角减小,U1-NA角增大,说明上前牙唇向倾斜,面中部组织发育不足得到改善。结论:使用改良Activator联合多用途弓矫治,不仅可以解除前牙反,还可压低前牙,使上切牙产生冠唇向转矩。导弓可诱导下颌前牙舌侧移动,可改变上颌骨及下颌骨的生长方向。上颌牙列唇倾病例,下颌牙列舌倾病例及高角病例不宜使用该功能性矫治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切牙托槽倒置粘贴对安氏Ⅲ类错[牙合]切牙牙冠转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均角病例分别采用切牙托槽常规粘结和倒置粘结,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包括测量13个硬组织项目和6个软组织项目,用SASv8.0统计分析矫治前后切牙倾斜度和面部软组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NA、ANB、U1-SN、U1-FH、U1-NA、U1-L1、A’UL-FH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切牙托槽倒置粘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控根方法,可增大切牙根唇向转矩,减少上切牙倾斜度,使美观和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磁力矫治器治疗骨型前牙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磁力矫治装置(垫式磁力后牙压低器,加前牙固定片段弓的联合使用)对6例平均年龄为15岁9个月的骨型前牙开青少年进行尝试性矫治。除一例因复发而失败外,其余个体均在平均2年5个月的矫治后,开纠正,面型改观。表现为磨牙压低,前牙伸长及舌向移动和倾斜移动的综合效应。结果证明该磁力矫治器治疗骨型前牙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一例上中切牙完全腭向错位的矫治张扬,邓燕,赵玉书一、典型病例:张宁,男,8岁,1990年2月2日因牙齿不齐要求矫治。口内检查:替牙殆期,完全腭向错位。二、矫治方法:设计环托式活动矫治器,唇面直接粘固牵引钩,与环托式活动矫治器唇侧基托上牵引钩之间用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amonQ自锁托槽控制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切牙转矩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使用Damon Q自锁托槽(试验组)和Gemini MBT托槽(对照组)进行不拔牙矫治,在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2组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切牙倾斜度和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矫治后,试验组SNA、ANB、U1-SN、U1-NA、U1-L1、A′Ls-FH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可以有效地控制上切牙根唇向转矩,减小上切牙唇倾度,改善软组织侧貌美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的改变。方法 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8例 ,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侧量分析研究。结果 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 ,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 ,乳牙反牙合改变最明显 ,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 ,骨面型仍属Ⅲ类 ,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 ;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 ,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