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宦定才 《中国医刊》2006,41(10):26-27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mpC酶均很稳定,在临床上特别适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然而,由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与日俱增,迫使碳青霉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结果导致临床上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也不断增加。在已知的几种耐药机制中,由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MBL)的水解作用引起的耐药性更广泛、后果更严重。根据Ambler分类法,MBL属B类β-内酰胺酶,与传统的β-内酰胺酶不同,其活性中心为金属离子(主要为Zn^2+)。MBL均可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一、二、三、四代)、碳青霉烯类等绝大多数β-内酰胺抗生素,其活性可被离子螯合物EDTA、菲咯啉或巯基类化合物所抑制,但不能被常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86株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2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对可疑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菌株,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三种酶表型的确证。结果 286株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17.8%(511286),其中,金属酶的检出率为8.7%(25/286),ESBLs的检出率为5.2%(151286),AmpC酶的检出率为3.8%(111286),金属酶+AmpC酶的检出率为0.7%。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产酶菌对第3、第4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产生AmpC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3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播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以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利用酶抑制剂能够加快纸片扩散的方法来检测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同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标准为基准,利用KB法来测定细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经检验后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离率为44%(110/250)。同时其能够高度耐受喹诺酮类以及头抱菌素第二、三代,但是对于氨曲南敏感的仅占55.5%,同时其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产生耐药性的非常之重要的其中一个机制就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相关检测,同时应当给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97株产β-内酰胺酶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及耐药性差异。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及ATB药敏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可疑菌株用三维试验确证β-内酰胺酶的表型。结果:97株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有33株(34.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4株(4.1%),产头孢菌素酶有9株(9.3%),产金属β-内酰胺酶有20株(20.6%)。结论: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携带β-内酰胺酶的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杜凤霞  苑琳  陈吉  王艳鸿  李得春 《中外医疗》2014,33(4):194-194,196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之一,但是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由于广谱抗生素、第3代头孢菌素等药物的不断开发使用,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也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些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其主要原因是大肠埃希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该研究就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作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霉烯类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是具有广谱抗茵活性,包括对β-内酰胺酶产生菌,对脱氢肽水解酶-Ⅰ稳定,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生素.本文综述了三类临床研究较多的重要的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利替培南酯和硫培南的抗茵活性.同时对青霉烯类衍生物C-2位取代基分别为硫取代、碳取代和氧取代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汤荣睿  龚雅利  张晓兵 《重庆医学》2011,40(21):2094-2095,2098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试验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PCR方法检测IMP-1、IMP-2、VIM、VIM-2金属酶.结果 51株碳青霉...  相似文献   

8.
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ESBLs是指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氧亚氨基母一内酰胺抗生素,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所抑制的一类酶。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造成产ESBLs的细菌种类及ESBLs基因型种类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可以说对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长期使用中,细菌逐渐对其产生抗药性,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抗生素中的内酰胺环结构,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发出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拉氧头孢及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0.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Carbopenems)属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覆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产β-内酰胺酶细菌。该类抗菌药物因具有对细菌靶体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有良好选择性毒性、  相似文献   

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质粒介导,能水解青霉素、广谱头孢菌素及单环类抗生素并产生耐药。大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由广谱β-内酰胺酶TEM-1和SHV-1突变而来,此外还有CTX-M族、OXA族以及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家族的类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β-内酰胺酶的分类、ESBLs的特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以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利用酶抑制剂能够加快纸片扩散的方法来检测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同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标准为基准,利用KB法来测定细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经检验后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离率为44%(110/250)。同时其能够高度耐受喹诺酮类以及头抱菌素第二、三代,但是对于氨曲南敏感的仅占55.5%,同时其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产生耐药性的非常之重要的其中一个机制就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相关检测,同时应当给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65株变形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与分布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65株变形杆菌产β-内酰胺酶(β-lase)的类型与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底物改良相邻纸片法检测65株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37株,普通变形杆菌15株,其它变形杆菌13株)所产β-lase的类型与分布情况。结果①65株变形杆菌β-lase总检出率为44.6%,其中青霉素酶6株(9.2%),头孢菌素酶7株(10.8%),而检出产广谱酶13株(20.0%),超广谱D-内酰胺酶(ESBLs)3株(4.6%);②不同变形杆菌的产酶不同,奇异变形杆菌以产广谱酶为主,普通变形杆菌以产头孢菌素酶为主,其它变形杆菌以产超广谱酶为主。结论①本组变形杆菌产β-lase以广谱酶、头孢菌素酶为主;②不同变形杆菌的主要酶型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54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应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方法同时检测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用PCR检测ampC和blaTEM基因,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54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除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均〉7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24.1%)。三维试验表明,36株(66.7%)单产AmpC酶,6株(11.1%)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6株(11.1%)同时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54株菌(100.0%)经PCR扩增和序列分析表明均同时携带ampC和blaTEM-1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同时携带ampC和blaTEM-1基因是本组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高产Ⅰ型β-内酰胺酶(AmpCs),进而揭示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的临床关系,得出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Ⅰ型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牛荣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65-126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是以质粒介导耐药细菌产生的相关酶类,现己了解的β-内酰胺酶可达200多种。ESBLs的生物学特性是产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和氨曲南耐药。产酶菌株在医院的流行,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出挑战,临床微生物学常规检测ESBLs势在必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再进行改良三维实验,对菌株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40株中,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9株(22.5%),单产高产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2株(5.0%),5株为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12.5%),3株产酶量过高或其他原因(7.5%),21株无酶活性(52.5%)。[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近3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其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API20-NE对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增效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及表型确认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产酶率为55.6%(40/72),其中金属β-内酰胺酶为37.5%(27/72),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9.4%(14/72),1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26.4%、33.3%、30.6%和33.3%.结论 增效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以及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ESBL菌株,方法简单,适合各等级医院.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是治疗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近10年某院临床样本中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菌株的来源及体外药物敏感性,为KP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该院临床样本中KP的检出率、样本来源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对比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非产酶株、亚胺培南耐药株与敏感株的耐药率,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型别。  结果  从近10年来送检的1684668份临床样本中共分离到KP菌株34573株,占细菌分离株总数的14.6%。KP非重复株16888株,主要样本来源是痰液(10274/16888,60.8%)、血液(1913/16888,11.3%)和尿液(1876/16888,11.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占比从2012年29.6%(409/1382)上升到2021年38.9%(967/248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株(P<0.05)。亚胺培南耐药株的占比从2012年3.2%(44/1382)上升到2021年23.4%(583/248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P<0.05);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菌株占91.1%(920/1010)。   结论  从临床样本中分离的KP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注意监测分离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和碳青霉烯酶型别,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郑楚玉  林章礼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25-1427
目的:调查本院近年来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感染情况,以期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病人中有参考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气管分泌物等进行培养,并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鉴定及统计,并同时做抗生素抗菌分析.结果:2000年呼吸道中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有182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2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15.9%.2001年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有21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共有5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25.8%.2002年有26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共有10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37.7%.统计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较高耐药性,并有明显的逐年增高现象.统计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对亚胺培南及特治星耐药率在5%及8%以内.对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其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低.结论:对呼吸道感染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病人,应警惕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存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病人,其菌耐药性高,抗生素耐药性广泛,治疗时应参照抗菌谱治疗.亚胺培南及特治星对其耐药性较低,是治疗较为理想的药物.对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病人,抗生素耐药性也有逐年增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