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药中伍用咪唑安定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急慢性腰腿痛病人中随机分为3组,Ⅰ组硬膜外腔注药为0.5%利多卡因100mg 地塞米松20mg B1100mg B12 0.5mg混合液20ml,Ⅱ组用咪唑安定(MDZ)50μg/kg取代利多卡因,其他用药同Ⅰ组,Ⅲ组为Ⅰ组的配方中加入咪唑安定50μg/kg,结果:Ⅰ组和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Ⅰ组和Ⅲ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认为,硬膜外腔注药中伍用咪唑安定治疗急慢性腰腿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竖脊肌鞘内封闭治疗急慢性腰痛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竖脊肌鞘内封闭治疗急慢性腰痛120例单永安,于宝新,陈永福,杜富果作者自1992年采用自己配制的复方强的松龙混合液(简称混合液)进行竖脊肌鞘内封闭治疗急慢性腰痛120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性92例,女性28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内镜技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结合类固醇激素神经根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0-02—2012-12收治的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MED组30例,行MED手术,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治疗30例,行MED手术并在神经根鞘杰注入5 mg地塞米松。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减低,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ED组比较,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短于MED组患者(P0.05);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6.7%,术中硬脊膜撕裂并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因侧隐窝减压不充分和瘢痕粘连再手术1例;MED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3.3%(P0.05)。结论后路脊柱显微内镜结合鞘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恢复肢体活动范围及更早的恢复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切皮前Ⅰ组0.06mg/kg咪唑安定+芬太尼1.0ug/kg,Ⅱ组0.06mg/kg咪唑安定+布托啡诺0.015mg/kg静脉注射.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分钟、和手术结束时的镇静程度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给药5分钟后两组病人OAA/S均为2-3分;30分钟后Ⅰ组大于4分,Ⅱ组60分钟内OAA/S评分相对平稳地维持在2-3分,而至手术结束时OAA/S评分仍低于4分以下;Ⅱ组与Ⅰ组比较,给药后5、10分钟2时点OAA/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后各时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给药后5分钟和10分钟MAP和SpO2均有降低,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可长时间平稳地维持理想镇静状态,呼吸抑制和循环影响轻,优于咪芬合剂.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芬太尼与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催眠效果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尚无一种静脉麻醉药单独应用就能满足所有手术麻醉的需要。临床麻醉中往往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药物以满足手术的需要。通过相关药物的联合作用可以使麻醉效果增强 ,用量减少[1] 。比如 ,静脉麻醉药联合诱导 ,可以产生明显的催眠效应协同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心血管抑制的不良反应。这样可以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由此产生 ,是否复合的静脉麻醉药物越多麻醉效果越佳 ?本研究比较了咪唑安定 芬太尼两药联合与咪唑安定 丙泊酚 芬太尼三药联合催眠协同作用的效果 ,以把握合理的联合配伍和使用方… 相似文献
6.
我院骨科自1988年7月至1992年6月应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胸腰椎骨折所致慢性腰痛3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种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前,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与传统的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组,用药为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 500ug和康宁克通A 40mg混合加生理盐水至20ml,B组为硬膜外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C组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B,C两组注药相同,均依 注入2%利多卡因3ml,康宁克通A40mg和胶原酶1200U,总结三组的优良率予以比较,结果:B,C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4%和90%,疗效均优于A组(52%)(P<0.05和P<0.01),C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9.
硬膜外阻滞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孙卧林慢性动脉闭塞症是一比较顽固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缓慢,尤其发展到后期剧痛和坏疽时,很难解除病痛。我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共治疗4例,近期效果明显。治疗方法常规腰部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用胶布封闭穿刺点,以防感染,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与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分别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并鞘内注药,观察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0%)(P〈0.01);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明显多于观察组(0例)(P〈0.05)。结论相比反复腰穿放脑脊液,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从2003年6月~2004年6月,80例ICU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地被分为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每组各40例,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mg/kg行镇静诱导,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异丙酚0.5~4mg/kg/h。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行镇静诱导,以0.03~0.2m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持续时间异丙酚组为(28.3±5.6)h,咪唑安定组为(26.8±6.4)h。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异丙酚组为(26.3±7.7)s,咪唑安定组为(62.6±12.3)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静有效率异丙酚组92%,咪唑安定组为90%。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21.2±15.7)min,咪唑安定组(114±36)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丙酚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15%,2例出现心率减慢,发生率为5%,1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2.5%;咪唑安定组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2.5%,4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发生率为10%,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12.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作为ICU的镇静剂安全有效,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异丙酚易引起血压下降,咪唑安定易引起恶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围术期病人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或胸壁手术的病人60例,分为丙泊酚组和咪唑安定组,麻醉前30分钟,术后1小时采血测定凝血功能指标;KPTT,PT,TT,AT-Ⅲ及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结果 丙泊酚给药前后凝血功能未见统计学差异。MPV,PDW在给药后1小时出现明显增加;咪唑安定给药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丙泊酚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但不抑制凝血功能。咪唑安定不抑制血小板功能也不抑制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自 1995年以来 ,采用硬膜外注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2 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就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2 6~ 6 7岁 ,平均 47.8岁。病程 4天~ 3年 ,发病 10个月以内者 2 1例。 2 7例患者共计 32个椎间盘突出 :外侧型 16例 ;中央 (间 )型 4例 ;混合型 7例。 2 7例中有 3例伴有明显的躯体及下肢症状、体征。多数患者以颈肩部疼痛及上肢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颈椎间盘突出部位为 :C3~ 43例、C4~ 5 15例、C5…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常规配方药物和中西医结合配方药物在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并探讨硬外注药疗法的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C组)和中西医结合组(Z组),分别经硬膜外腔注入常规配方药物和中西医结合配方药物。观察①两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所需的疗程;②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7天(T1)和临床治愈后(T2)复查CT的IDH值并计算髓核缩小率。结果Z组疗程较C组明显缩短(火0.01);T1时,Z组的IDH值和髓核缩小率与C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R时则无统计学差异;R时,全部患者髓核缩小率平均为70%,最大为78%,未见髓核完全回纳。结论Z组药物在硬外注药治疗椎间盘突出中疗程短、疗效强。但硬外注药疗法只能消除髓核和神经根水肿,使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解除压迫症状达到临床治愈,而不能使髓核完全回纳。 相似文献
15.
李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2,(6)
使用术前药有助于诱导和麻醉的维持,苏醒恢复也快一些。虽然用术前药多数认为必要,但争议比较多。不过,术前用药能减轻焦虑,使病人镇静和松弛是有益的。此外术前给药还可能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作者选择100 相似文献
16.
鞘内1mg与硬膜外1.5mg吗啡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从1979年鞘内吗啡镇痛临床应用以来,其剂量、副作用各家报告差异很大,尚未见定论。本文观察了鞘内1mg吗啡在妇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并与硬膜外1.5mg吗啡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分组经腹腔子宫全部切除手术病人62例,ASAⅠ~Ⅱ级。...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术中镇静效果及对围术期遗忘的作用。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C三组(n=30),分别在麻醉平面完善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g/kg,并予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A组0.03mg/kg,B组0.06mg/kg,C组0.1mg/kg。观察用药前后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各组烦燥发生率、对术中不适的回忆及循环功能的改变。结果镇静深度:A组Ⅴ级2例,Ⅳ级28例;B组Ⅲ级29例,Ⅱ级1例;C组Ⅲ级4例,Ⅱ级26例。A、B、C三组发生烦燥者分别为1例、0和6例,B组显著少于C组(P<0.01),与A组无差异(P>0.05);对术中不适情况能回忆者:A组8例(26.7%),B组2例(6.7%),C组无不良回忆,B组显著低于A组(P<0.01),与C组无差异(P>0.05)。三组病人用药后心率无明显变化,MAP用药后3、5min均稍下降,但与用药前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O2在用药后3、5min时,B组明显高于C组(P<0.01),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良好,且有较好的遗忘作用,合适用量为0.06mg/Kg。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硬膜外腔注入咪唑安定能缓解术后疼痛,且呈节段性镇痛效果[1]。但咪唑安定剂量与镇痛效果之间关系如何,尚未明确,我们将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布比卡因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80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病人,年龄22~47岁,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