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季蓉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93-794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08年在岗的72名医护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6名,实验组给予行为教育干预和指导,由观察员隐蔽观察2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为教育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P<0.01)。结论行为教育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李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096-1097
目的通过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3月—9月医务人员手卫生1 100例次,总结手卫生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发现手卫生执行率低,手卫生知晓率低、手的再污染、手卫生存在误区等现象。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了每个可预防的医院感染案例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例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结论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对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洗手行为和洗手技术的考核。结果:医生:手卫生依从率26.19%,洗手合格率54.76%;护士:手卫生依从性62.22%,洗手合格率84.44%。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掌握的比医生好。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孙秋荣 《大家健康》2013,(14):20-21
目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的办法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对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情况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90%的医护人员都接受过与手卫生相关的知识培训,但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46.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29.46%;在接触2位不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大约为36.12%;在接触患者以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大约为93.42%。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缺乏。医院关于手卫生管理的制度也无法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并且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与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4月我院医护人员833名,统计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从主观方面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我院833名医护人员中,应进行手卫生次数为35 841次,实际手卫生次数为29 172次,手卫生依从性为81.39%;不同年龄、职称、科室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主管护师/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是手卫生依从性的保护因素,急诊科是手卫生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主观方面分析,69.7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繁忙对手卫生依从性有极大影响,31.45%的医护人员认为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另有15.85%的医护人员认为对手卫生依从性重视程度不足。结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较高,但临床手卫生依从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其中年龄、职称、科室与手卫生依从性具有密切关系,工作繁忙、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是医护人员认为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临床应进一步完善手卫生设施,优化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三级管理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09年全年与2010年全年我院临床科室快速手消毒液的平均使用量相比较、临床医护工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的考核相比较、临床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手卫生执行情况考核相比较.结果2010年临床科室快速手消毒液使用量、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合格率及手卫生执行情况明显高于2009年.结论自2010年通过三级管理(院感科、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临床医护人员院感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强调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院感中重要作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考核、抽查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使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冰蕊 《大家健康》2016,(3):295-296
目的:调查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措,降低医院患者的微生物感染率.方法:第四军医大学某附属医院对2015年上半年152例次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调查发现合格者95人次,平均合格率76%,其中医生卫生洗手合格率为69.4%,护士卫生洗手合格率89.4%.结论:手卫生依从性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强化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手卫生氛围,加强手卫生的规范和监督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口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通过临床调查了解口腔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分析手卫生执行欠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解决措施。结果口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逐年上升,手卫生执行正确率分别从2006年的60.8%、68.9%与70.3%上升到2009年的96.2%、99.1%与95.2%,手消毒液的使用率由51.2%上升至100%。x2=16.7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通过具体分析原因,从主观及客观两方面提高口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方法用于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ICU医护人员10人组成品管圈,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作为圈主题。结果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由58.4%提升至81.6%,效果显著(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秦文  郭健 《新疆医学》2009,39(10):20-22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1]。但一些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存在错误观念,加之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了解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找到解决办法,就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以及具体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对318名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167名医护人员进行洗手技术的考核,对调查及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洗手率低、洗手合格率低,操作前洗手执行率10.60%,操作后为37.74%。考核正确洗手方法,护士合格率为67.03%,医生为42.11%,护士掌握较好。结论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及提问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7.19%.诊疗活动前手卫生执行率为51.67%,诊疗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5.14%.实施干预措施后,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19%提高到77.92%.结论 绵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和工作繁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随机手培养反馈策略对ICU轮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4月对轮科医护人员采用常规入科手卫生教育,2014年5月~2014年8月,在常规入科手卫生教育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手培养反馈策略”对轮科医护人员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ICU轮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轮科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从20.6%上升到76.6%,轮科护士的依从性从44.6%到88.6%,轮科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采用“随机手培养反馈策略”,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科学、卫生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对2009~2010年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及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医务人员存在很多洗手误区和手污染情况,2009年洗手合格率80.9%,2010年洗手合格率86.7%,合格率有所提高.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的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门诊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及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门诊40名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具备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标准预防和控制,少数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容乐观和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结论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密切相关,门诊医护人员应重视手卫生,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40.16%上升至60.09%(χ~2=19.091,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从1.62%降至1.29%(±s=0.952,P=0.329)。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但要把活动的"成效"变为"长效",还须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荣德明  张英  曾成惠 《四川医学》2011,32(9):1481-1483
目的探讨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对提高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法对我科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时机调查。结果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前后,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情况调查中有4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手卫生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评价针对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直接原因,再找出根本原因,根据根本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措施改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从25.73%提高到42.79%(P〈0.01),WHO五洗手时机依从率比较,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三组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导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刘少飞  郑燕莲  庄如音 《海南医学》2010,21(11):127-129
目的调查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及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口腔科的30名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个别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依从率较低。结果口腔科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口腔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卢进红 《黑龙江医学》2014,38(2):210-211
文章分析了我院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并针对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