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血压小动脉硬化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原因。病变血管直径多为100~400微米的深穿支,常为终末动脉,很少有侧支循环。此外,微栓塞、小动脉瘤、脑底动脉环主干血管及基底动脉硬化斑块影响深穿支的出口处,亦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患者因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到医院就诊。颈部和头部的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管超声检查都没有明显的血管狭窄,但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有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血管间隙扩大或点状缺血灶。患者在庆幸自己的血管检查无狭窄的同时,不免对头颅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产生困惑。"这是为什么呢?"殊不知,你已经患有一种病叫脑小血管病。与脑卒中、痴呆关系密切脑小血管病,顾名思义指的是脑部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患,为一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高胰岛素血症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0例脑梗塞患者,分围腔隙性脑梗塞组和大血管病变组,并设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测定3组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空腹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塞组空腹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大于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主要引起脑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影响较小,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高胰岛素血症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以脑内囊灶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腔隙性脑梗死、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提高对此三种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0例血管周围间隙增宽、30例腔隙性脑梗死、10例脉络膜裂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所有病例CT、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依据三种脑内囊灶的发病部位及CT、MRI的表现可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其中尤以MRI的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论CT、MRI对以脑内囊灶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腔隙性脑梗死、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MRI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警惕腔隙性脑梗塞文/乔富渠腔隙性脑梗塞(腔梗)是指发生在脑内口径40~500毫米的终末微小动脉梗塞,又名微梗塞。微小梗塞发生之后,坏死组织被巨噬细胞清除掉,遗留下来的小腔或小洞称为腔隙。近年发现小的腔隙尚有由微小动脉壁的脂肪透明样变性所致。发生腔梗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脑内微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患者(观察组,n=60)和未出现脑微出血患者(对照组,n=120)。收集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脑白质疏松改变评分和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脑白质疏松程度、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均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观察组患者MMSE总分和MoCA总分分别为(24.92±2.16)、(18.69±2.3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视空间/执行、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脑白质疏松程度、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预防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塞(腔梗,LI)系由持续性高血压引起的脑深穿支动脉硬化闭塞产生的微栓塞,累及的病变血管直径为100um~400um左右,腔隙病灶直径小于20mm。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LI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统计LI占缺血性中风的20%,本文按照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要点对120例LI  相似文献   

8.
谭东 《保健医苑》2021,(11):30-32
中风,或者称之为脑卒中,是在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并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中风最为常见的原因是脑内较大动脉突然由于血栓或者动脉硬化、炎症、动脉瘤破裂等因素出现血流阻断,或者血管破裂所导致的突发性一侧身体的麻木,瘫痪,语言不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以至于猝死.病情发展迅速而凶险,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诊断与识别.与中风相比,小中风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诊断往往是在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如进行CT、磁共振检查后,通过阅片时发现.小中风在脑内基本上有3种表现形式:小梗死病灶、微出血病灶以及小梗死与微出血并存的混合病灶.在影像学检查报告中的描述多为"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白质缺血变性灶、多发性脑白质脱髓鞘改变等".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在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的。国外报道,90%的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国内资料一般为50%左右。腔隙性脑梗死是在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坏死的脑组织被巨噬细胞吞噬、移走而留下的空洞被称为腔隙,腔隙的直径一般在0.5~20毫米之间,以2~4毫米最为常见。腔隙数目呈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  相似文献   

10.
陈跃 《健康博览》2012,(1):15-15
石家庄阿丁我因常有头晕、头痛,并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最近做了磁共振检查,结果有腔隙性脑梗死,请问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指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磁共振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3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15~45岁青年患者,头部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和(或)脑白质病变,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颅内或颈部血管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收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常见危险因素的情况,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血管影像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男性脑小血管病检出率(71.42%)明显高于女性(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部MRI病灶位于前循环区域明显较后循环区域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病灶多见。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66.67%的患者未发现明显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明显高于伴有血管异常的患者(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71.43%位于前循环,28.57%位于后循环。危险因素分析发现,76.19%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发现血管硬化表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为56.25%,颈动脉斑块为31.25%,颈动脉管径增粗为12.50%)。57.14%的患者有高血压,52.38%的患者有血脂异常,38.10%的患者吸烟。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好发于前循环供血区域的深穿支动脉,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要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郑劲鹤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38-2138
目的分析脑白质剪切伤的MR I表现,评价MR I在诊断中的价值,为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颅脑MR I平扫,诊断脑白质剪切伤22例,其中车祸致伤15例,高处坠落7例。结果19例出现弥漫性脑肿胀,含液性腔隙变小或消失,但无中线结构偏移。11例脑质中见到1个或数个点状出血灶,脑白质剪切伤其中大脑半球11例,基底节6例,胼胝体3例,脑干2例。结论绝大部分患者MR I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MR I扫描可对临床诊断脑白质剪切伤提供影像学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腔隙性脑梗死(LI)也称脑腔隙梗死、穿通支系梗死、皮质下梗死、腔隙梗死等,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4。LI是指脑深部小的梗死,由脑深穿支动脉闭塞后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引起的小的圆形软化灶,最常见的部位是豆状核、丘脑、放射冠和桥脑等。过去LI只能在尸检中发...  相似文献   

14.
腔隙性脑便塞的诊断及防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范微,朱文炳,汪昕腔隙性脑梗塞是指由于大脑深穿主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微小组织缺血、坏死,最后形成脑内软化灶或小腔的一类梗塞,其直径一般为0.5~15mm,通常不超过20mm,也有报告超过2...  相似文献   

15.
豫勇 《健康生活》2013,(11):23-23
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88%为脑血栓形成或腔隙性脑梗塞(俗称“腔梗”)等阻塞性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病人残废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比在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急性期用西医西药急救效果较好,如果辅助给以中医药治疗,特别是后期及恢复期,辨证选用中医药治疗则对消除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姜蕾  常怡勇  小君 《健康》2013,(3):28-29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聚集增强,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或血小板相互间的凝集机能增强,血液第Ⅰ、Ⅴ、Ⅶ、Ⅷ凝血因子增加,纤维蛋白原增高,因此易并发脑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88%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为脑血栓形成或腔隙性脑梗死等阻塞性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老张在医院查脑CT时,发现了腔隙性脑梗塞。这把他吓得不轻,连忙问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小型的脑梗塞,会不会瘫痪,要怎么办才好?医生让老张不要过度担心,说腔隙性脑梗塞与真正的脑梗塞还是有区别的。治疗与否,主要看腔隙性脑梗塞是否出现了症状。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吗从字面意思上看,腔隙性脑梗塞好像是脑梗塞的一种。实际上,腔隙性脑梗塞只是一个影像学的概念,指发生在大脑深部直径15mm以内的小梗塞。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患者因为头痛头晕等到医院就诊,做脑CT或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发现腔梗或者脑缺血灶,导致患者很紧张。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腔梗就是脑梗了,担心自己会得老年性痴呆。实际情况如何呢?腔梗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简称,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  相似文献   

19.
中风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凡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更不能掉以轻心,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预防中风的突然发生。 中风是指脑血管的病变,如脑动脉的变性,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破裂等病所致。中风在临床上可分为脑梗塞、脑血栓、脑溢血、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类型。颅腔是个半封闭的腔隙,容纳脑及颅内的被膜、血管等。由于颅内液体增多,压迫脑组织,使脑压升高,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40例SBI患者(SBI组)、40例脑梗死(CI)患者(CI组)、4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I组的血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SBI组(P<0.05).36例合并高血压的SBI患者中,梗死灶2个以上者血清hg-CRP水平显著高于梗死灶1~2个者(P<0.05),且未服降压药者较多(14/19).结论 炎性反应过程参与了脑的小血管病变;hs-CRP水平与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未降压治疗的重度高血压更易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